美中台灣海峽紅線在哪裡?華盛頓政策圈激辯戰略模糊vs.戰略清晰

2020-09-05 13:00

? 人氣

美軍尼米茲航母打擊群與印度海軍在印度洋舉行聯合軍演。(美國海軍官網)

美軍尼米茲航母打擊群與印度海軍在印度洋舉行聯合軍演。(美國海軍官網)

中國對台灣的軍事壓力與日俱增,解放軍侵入台灣防空識別區、越過台海中線、在台海周邊演習的次數更加頻繁,有美國學者發出警告說,解放軍武統台灣的姿態並非虛張聲勢,在華盛頓政策圈,要求美國改變戰略模糊政策、明確表態一旦中國對台動武美國會協防台灣的呼聲正在加大。不過也有反對意見認為,美國不應該踩中國的紅線,讓北京當局有藉口對台灣使用武力。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美國外交關係協會會長哈斯(Richard Hass)與研究員薩克斯(David Sacks)9月2日在《外交事務》期刊發表的文章說,40多年來美國歷任政府不分黨派,都避免對台灣一旦遭受中國攻擊美國是否協防台灣的問題作出答覆,讓台海兩岸都摸不清底細,以免雙方輕舉妄動。

戰略模糊走到盡頭

不過文章說,這個所謂的戰略模糊(strategic ambiguity)政策如今已經走到盡頭,因為習近平治下的中國在推進其利益上更有自信,在南海、中印邊界、新疆、台海周邊和香港的作為,都顯示美國不能不嚴肅看待中國武統台灣的可能性,更何況連隸屬主張獨立的民進黨的台灣總統蔡英文,在處理兩岸關係時都小心翼翼,避免採取可能跨越北京紅線的舉措,防止台灣宣佈獨立已不再是美國的主要關切。

因此,這篇「美國對台灣的支持必須毫不模糊」的文章說,美國改弦更張,採取戰略清晰(strategic clarity)的政策是時候了,因為 「等到中國對台灣採取行動美國再決定是否介入,是一個製造災難的藥方。」

兩位作者建議白宮,以總統聲明和行政命令的方式重申美國對一個中國政策的支持,但同時「毫不含糊地表明,一旦台灣遭到中國的武裝攻擊,美國必定會有所回應」,不過聲明也明確表示,美國不支持台灣獨立,以防止台灣試圖利用美國這個新政策。

「戰略清晰不涉及美國承認台北或升級與台灣的關係」,文章說,也不涉及共同防禦條約或任何與台灣簽署的文件,因為這些舉措「必定會迫使習近平有所反應。」相反的,聲明要強調美國的基本政策沒有改變,那就是美國「會持續避免對台海兩岸分歧的最終解決採取立場,只堅持解決方式必須和平並得到雙方同意。」簡而言之,美國政策目標不變,可能改變的是手段。

在習近平對香港快速採取行動後,文章說,如果美國發佈聲明表示會對任何武裝攻擊台灣的行動做出反應,並以實際作為讓這種宣示更加可信,那麼習近平在武統台灣並引發與美國衝突的問題上就會有所顧慮。


前五角大廈中國主管事務官員包士可(Joseph Bosco)

防止中國戰略誤判

前五角大廈中國主管事務官員包士可(Joseph Bosco) 長期以來不斷在華盛頓政策圈及媒體上倡議美國採取戰略清晰政策,並且經常為此和主張戰略模糊派的人士辯論。

包士可告訴美國之音,「我認為,絕對有必要讓中國毫無疑問地知道,如果他們攻擊台灣就是在和美國作戰。我不認為中國有自殺傾向,我也不認為他們很笨。我認為如果他們真的理解到那就是現實,他們就會有所收斂並停止對台灣的冒進和侵略性作為。」

他說,中國還沒有完全得到那個信息,「因為奈伊1995年宣示的政策仍然是美國政府的正式政策」。

1995年夏天,中國對當時的台灣總統李登輝訪美做出強烈反應而在台海試射導彈,1996年3月台灣總統直選前,解放軍又在台灣周邊海域試射導彈,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稱導彈試射的目的是要打擊李登輝的台獨氣焰,並對美國試圖分裂中國的霸權主義思想發出警告。作為回應,美國總統柯林頓派尼米茲及獨立號2艘航母群到台灣周邊海域,尼米茲號及其戰鬥群還航經台灣海峽。

當年11月,時任國防部國際安全事務助理部長的奈伊(Joseph Nye)在訪問北京時被中國官員問到,如果台海發生衝突美國會有何反應時答覆說,「沒有人知道。那必須視情況而定。」12月,奈伊在亞洲協會的演說中重複這個說法,表示美國在北京與台北的衝突中會有何反應「沒有人知道」。

包士可認為,川普政府至今在對台政策上採取了極佳的做法,對台灣和美國的國家安全都是有利的,但美國仍然沒有完全宣示將會協防台灣,而且美國智庫及學術界偶爾還有人在說,「這太瘋狂了,我們不會為台灣而戰,那不是我們的事情。那是8千里還是5千里外的事情。」

包士可說,當中國聽到那些聲音,會以為那些人可能很有影響力,可以防止川普政府和之後的其他政府協防台灣,因此「我們必須排除這種不確定性,我們必須清楚表態,否則中國會做出危險的戰略誤判,他們會想,我們真的可以沒有後果,那我們就去做吧。突然,就像韓戰爆發一樣,美國突然起來去協防韓國,但現在的例子是台灣,那麼我們將會陷於一個主要對抗的困境。我們應該能夠以戰略清晰來避免那種困境。」

戰略清晰不利台灣安全

不過歐巴馬政府時期的白宮國安會亞洲事務資深主任貝德(Jeffrey Bader)反對美國在是否防衛台灣的問題上做明確的表態。

貝德告訴專門報導華盛頓政策圈內幕的《尼爾森報導》,終止《美台共同防禦條約》是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的基石,「提供台灣一個堅定的安全保證將放棄一個(美中關係)正常化的前提。」

他說,這麼做將強化中共中央政治局的強硬派及解放軍的論點,那就是美國不只是一個競爭對手,而是一個「敵人」,那麼「不僅會加速美中關係的直線下墜,中國也會發展並採取新的灰色及深灰帶手段來騷擾並擠壓台灣,台灣的安全會受到危害而不是強化。」

對於貝德的觀點,已退休的前美國國會研究處(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亞洲安全事務研究員簡淑賢(Shirley Kan)有不同看法。

簡淑賢在任職美國國會研究處時長期追蹤美國政府的官方政策立場,針對《台灣關係法》、美國的一中政策及美中三個聯合公報寫過多篇研究報告,為國會議員提供立法參考。


前美國國會研究處(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亞洲安全事務研究員簡淑賢(Shirley Kan)

台灣關係法是唯一政策指引

簡淑賢(Shirley Kan)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台灣關係法》是美國的國家法律(law of the land),它是唯一重要文件。如果我們必須做選擇,它是唯一指引美國政策的文件。它比1982年里根總統給台灣的蔣經國總統的「六項保證」還要重要,而且《台灣關係法》也比我們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發表的任何公報還要重要。」

也因為《台灣關係法》是美國唯一的對台政策指引,簡淑賢說,要確定的是,任何關於協助台灣自我防禦的宣示性聲明是否符合或偏離《台灣關係法》,這才是重要的問題,「而不是看它是否偏離對(美中關係)正常化時的理解。」

隨著台海緊張加劇,華盛頓和北京對於是否採取軍事行動的底線是什麼?彼此的紅線在哪裡?多位美國國會議員也提案要求美國終結戰略模糊政策,在台海對北京清楚劃下紅線。但是美國在什麼情況下會協防台灣?美國在台海議題上究竟應該採取戰略模糊或戰略清晰的政策?

對於這些問題,簡淑賢說,她認為在關於所謂紅線議題上討論必須極為小心,因為它可能是「有不同意涵的問題」(loaded questions),雖然戰略清晰或戰略模糊的辯論「從抽象的層次」來說很有意思,不過她認為在現實上,美國會在有需要清晰時清晰,而為了自身的利益,也會在「需要有彈性時保持模糊」。

她舉例說,在1995、1996年的台海危機時,柯林頓總統派遣不只一艘,而是兩艘航空母艦到台灣附近海域,「那是為了發出信號說,美國不想看到中國在台灣舉行第一次總統直接選舉前破壞亞洲的和平穩定。在其他時候我們也曾經模糊過,而那種模糊有一部分其實是來自《台灣關係法》本身。」

為何《台灣關係法》會有模糊之處?簡淑賢說,直到2019年她都還曾經數度詢問當初立法時的眾議院外委會亞太小組主席沃爾夫(Lester Wolff)關於《台灣關係法》的立法意圖。

根據沃爾夫的說法,簡淑賢說,國會不明確規範美國在何種情況下、會或不會協防台灣,其設想是國會「不想限制任何未來關於戰爭的決定,而且國會意圖要讓任何未來關於戰爭的決定取決於國會的行動,而不只是由總統來決定。」

無論戰略模糊或戰略清晰,美國軍艦穿越台灣海峽、軍售、衛生部長艾薩訪台、蓬佩奧等高層官員祝賀蔡英文總統連任等,這些都被外界視為是川普政府近來一系列作為表明美國支持台灣的立場。


美國霍夫斯特拉大學法學教授古舉倫(Julian Ku)

解密電報與戰略清晰

國務院亞太助卿史達偉8月31日在保守智庫傳統基金會發表的對台政策講話,更進一步宣示了美國對台政策的清晰度。

在關於美國40年來的對台政策是基於《台灣關係法》、三個聯合公報及里根總統1982年提供給台北的「六項保證」的段落,其副標題就是「長期戰略清晰」(Longstanding Strategic Clairity)。

就在這個段落裡,史達偉宣佈解密「六項保證」與美國在《八一七公報》中對台軍售立場的兩個電報,文件已公佈在美國在台協會網站上,而美國在台協會在公佈兩個解密電報的聲明中指出,「『六項保證』始終是美國對台及對中政策的根本要素」 ,這也讓美國對台灣安全承諾的立場更加明確。

對於美國為何在此時解密這兩個重要電報,美國霍夫斯特拉大學法學教授古舉倫(Julian Ku)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他認為有兩個主要原因,一是在香港情勢發生變化後,美國對台灣安全的關注更為增加,許多人對台灣的脆弱感到擔憂,「國會中和行政當局都有呼聲要加強美國與台灣的關係,給台灣更多保護和支持。」

其次,古舉倫說,持平而論,美中關係目前處於糟糕的局面,雙方在許多領域上都在較勁,因此已經沒有那種要與中國維持良好關係、不要冒犯中國的顧慮,也無需考慮中國是否以貿易行為來報復美國,因為雙方貿易關係已經十分困難,「由於美中關係已經如此糟糕,這或許是為什麼美國官員可以發表這種以往可能不會發的聲明。」

對於美國公開這兩個機密電報的後續影響,古舉倫說,明顯的是美台關係將進一步深化和強化,美台之間的往來也會更加公開,而不是像以前一樣一些重要的接觸只是在檯面下進行,「問題在於,中國將會有何反應?在美中關係已經如此緊張的情況下,我不確定它們還可能如何更糟,因為它們已經夠糟糕了。」

不過他說,對美台關係而言,美國對台灣的立場更清晰對雙方都是好事,「因為如果他們都能公開表明自己的立場,那可以去除一些不確定性,讓中國不會以為採取一些行動不會引發美國的反應,所以這麼做可以在這個議題上提供有用的清晰度。」

美對台清晰因中國衝擊台海安全

對於美國解密兩個涉台文件,台灣總統蔡英文9月2日在民進黨中常會前受訪時說,這是美國首次公開「六項保證」的內容,美方還強調六項保證是美國對台政策的重要基礎,這次美方的公佈和宣示,「其實意味美國對台政策上更清晰、更明確。」

她說,特別是中國近來在台海或西太平洋地區的軍事活動已衝擊地區的穩定和安全,所以這個宣示代表美國政府長期對台海穩定與台灣安全的重視,「尤其是美方支持台海現狀不受破壞的政策立場。」

不過中國政府仍然強調一個中國原則,拒絕承認美國的《台灣關係法》及對台「六項保證」。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9月1日在例行記者會上,針對史達偉在傳統基金會上關於美國對台政策是基於《台灣關係法》、三個聯合公報及「六項保證的說法表示,美國「當年單方面制定的所謂『與台灣關係法『以及美方所謂對台『六項保證』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是完全錯誤『非法、無效的,中國政府從一開始就堅決反對。」

她說,美方應該遵守的是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而不是什麼『與台灣關係法』或『六項保證』」,她敦促美國停止提升美台實質關係及與台進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來,「停止在錯誤和危險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