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智庫》後疫情時代國際經濟格局與人民幣國際化戰略

2020-09-02 05:50

? 人氣

隨著境外人民幣的不斷積累,市場自發形成了以香港和倫敦為主的離岸人民幣中心,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離岸人民幣存款餘額超過2萬億元,境內機構向境外人民幣貸款餘額合計超過5300億元,離岸人民幣債券餘額4227億元。市場對人民幣信心明顯增強,人民幣離岸匯率圍繞在岸價格波動,離岸人民幣計價的權益類投資產品更加豐富。全球人民幣外匯交易日益活躍,日均交易量占全球外匯市場份額從2%上升至4%,其中95%是人民幣對美元的交易。從2010年開始,人民幣陸續對歐元、英鎊、盧布、韓元等27個國家和地區的貨幣直接掛牌交易。上海外匯交易中心已成為世界第八大外匯交易中心,與人民幣的交易貨幣地位相匹配。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三)人民幣計價功能有所突破。2013年以人民幣計價結算的中國鐵礦石期貨上市,目前大連的鐵礦石期貨市場已發展成為全球第一,對國內鋼廠鎖定利潤、穩定經營具有重要意義。2018年,以人民幣計價的INE原油期貨在上海掛牌交易,目前已成為亞洲交易量最大、全球第三的原油期貨合約,僅次於美國WTI原油期貨和英國BRENT原油期貨。人民幣計價的精對苯二甲酸(PTA)期貨交易和期銅交易也分別於2018年和2019年上市,同時引入境外交易者,其交易合約報價將成為全球或區域基準。推動人民幣成為大宗商品的計價結算貨幣,是中國擴大對外金融開放的重要舉措,緩解了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原材料進口國但缺乏定價話語權的困境,在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

(四)人民幣儲備貨幣功能逐步顯現。2016年10月,人民幣正式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權重為10.92%,在籃子貨幣中排名第三。截至2019年年底,IMF官方外匯儲備貨幣構成中人民幣儲備規模為2176.7億美元,在主要儲備貨幣中排名第5位。據人民銀行統計,已有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中央銀行將人民幣納入外匯儲備。

但是通過比較我們也可以看出,人民幣的國際地位與中國的經濟實力仍然不匹配。據SWIFT統計,2019年中國的GDP約占全球GDP的20%,但是人民幣主導的交易僅為1.16%,美國GDP約占全球的25%,但美元交易卻占44%。資本項目可兌換和人民幣匯率市場化是制約人民幣國際化的根本原因,國內金融市場的開放程度、境外使用人民幣的網路效應和宏觀經濟政策調整是當前影響人民幣國際化的主要因素。

二、國際經濟格局的大調整要求加速人民幣國際化

(一)面臨著國際經濟體系「去中國化」的嚴峻風險。特朗普政府的「美國優先」戰略對二戰以後形成的國際經濟合作體系造成了巨大的衝擊,同包括中國在內的各主要經濟體掀起貿易戰,多邊貿易體系被美國的雙邊貿易協定所替代,世界貿易組織(WTO)的運轉處於半癱瘓狀態,全球的產業鏈和供應鏈被迫調整。中國是經濟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2019年中國出口總額占國際市場的13.1%,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外資流入國和對外投資大國。相比之下,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削弱了美國的整體經濟實力,國內貧富差距加劇、產業空心化以及失業嚴重等社會問題,被美國的政客們歸罪於中國的崛起,中國的強大已經威脅到美國的國家安全和在國際治理體系中的老大地位。中美在貿易、科技、外交領域的矛盾和衝突造成了中美脫鉤的現實,這是當前國際關係最主要的背景和不穩定因素。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