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登輝遺體今火化,BBC回顧台灣首位民選總統的歷史遺產

2020-08-14 11:40

? 人氣

李登輝。(BBC News中文)

李登輝。(BBC News中文)

台灣前總統李登輝於7月30日逝世,享年98歲。台北時間14日清晨6點30分,從台北榮民總醫院移靈到台北濟南教會,進行追思禮拜。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禮拜儀式結束後,移靈車隊將繞行台北總統府一週,再前往台北第二殯儀館火化。 李登輝將下葬於「台北五指山軍人公墓特勳區墓地」。台灣總統府之前表示,為尊重李登輝家屬,以基督教儀式舉行的葬禮細節不對外公開,亦不會發佈新聞。

此前,台灣政府為他設置的追思會場所,陸續有各國政要前來悼念,包括日本前首相森喜朗以及美國衛生部長艾薩(Alex Azar II)。

李登輝過世當日,美國國務卿龐畢歐(Mike Popmeo)隨即正式發表聲明,稱「在他12年的執政期間,李的大膽改革發揮了關鍵作用,將台灣轉型成為我們今天所看到的民主燈塔。他鞏固了美國與台灣之間的深遠友誼」。

艾薩在訪台期間曾前往追思會悼念李登輝,再次重申台美關係緊密,並稱「李前總統的民主遺產,將永遠推動美台關係向前發展。」

然而,回顧李登輝在內(1988-2000)的台美關係,並不如此平順。

1995年,李登輝以總統身份首次訪美,一開始並不被當時柯林頓(Bill Clinton)政府接受,在美國國會壓力下,柯林頓決定反覆,後來同意李登輝回母校演講,北京方面作出強烈反應,引發1995年至1996年間的「台海飛彈危機」。

之後,為安撫中國政府,柯林頓1998年在訪華期間在上海發表美國「不支持台灣獨立、不支持一中一台、不支持台灣加入主權國家組成的國際組織」,所謂的「三不政策」,美中台關係再次變化。

20多年過後,有學者認為,1995年李登輝訪美後的「台海危機」,美國派遣航母至台灣海峽,新的美中台三角關係成型。李登輝以台灣在亞洲完成民主化的成績單,將台灣重新推進國際外交舞台。

台灣重新加入外交戰場

李登輝擔任台灣總統12年 (1988-2000),台灣藉著民主化的轉型,開始重返國際關係舞台,特別是藉著和平轉型的成績單與美國往來,也開始與北京斡旋。有分析稱,李登輝在1990年代的外交成績之一是,將民主化的台灣,帶入新型態的美中台三角關係,延續至今。

台灣中央研究院兼任研究員裘兆琳告訴BBC中文,李登輝上任後開始推動「務實外交」,自1989年之後,台灣陸續與12個國家建立邦交。李登輝後來設置「海基會」及「陸委會」,大陸設置「海協會」與台灣交流。1993年兩岸在新加坡舉行歷史性的「辜汪會談」,當時兩岸關係比較和緩。

同時,彼時美國因為「六四」,與中國大陸關係並不特別和睦,在這個背景下,台灣與美國互動,有一些進展,譬如柯林頓政府軍售台灣上百架F16戰機,之後,台灣重新加入全球重點貿易組織 「關稅及貿易總協定」(GATT),後者之後轉型為世界貿易組織(WTO)。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