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孝庭專文:蔣經國、李登輝與台灣政治「本土化」二三事

2020-07-31 06:50

? 人氣

然而華府情報單位對於台灣未來是否能夠真正走向民主化,仍不表樂觀,中央情報局研判當時亞太地區形勢的急遽變化,讓蔣經國無法不採取改革行動來強化國民黨的開明形象;當時台灣南鄰菲律賓發生「人民力量革命」,執政長達二十年的馬可仕 (Ferdinand Marcos) 遭到推翻,倉皇流亡海外,北邊的韓國,民主化運動也風起雲湧,這些都讓蔣心生警惕,美方因而高度懷疑蔣經國是否真心推動改革、願向「黨外」釋出權力,抑或只是在分化反國民黨力量,消弭島內政治緊張對立,甚至根據中情局在台掌握之內線情報,大膽預言健康狀況不佳的蔣經國極可能在該 (1986) 年年底主動辭去總統職務,免除儀式性任務,但仍將以國民黨主席身分繼續主掌國政,而毫無政治班底的李登輝一旦繼任總統,極可能僅是一名空頭元首,屆時政府運作重心將落在行政院,而非總統府。華府還認定「後蔣經國時代」的國民黨,不論步入集體領導制或由李登輝取得部分權力,台灣政局未來仍將被外省集團所掌控。觀察此後台灣政局演變,顯然與中情局的評估有不小的差距。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20200117-前總統李登輝擔任總統時期。(資料照,取自維基百科)
1988年蔣經國逝世,李登輝以副總統的身分繼任總統。(資料照,取自維基百科)

1988年1月13日下午蔣經國於七海官邸突然大量吐血,因急救無效而撒手人寰,消息傳出後,立即引發國際關注。在日本沖繩的中央情報局遠東總部裡,美方人員評論蔣經國的辭世,同時標誌著一個「時代」(era) 與一個「朝代」(dynasty) 的終結。在華府白宮,美國總統雷根獲報後,立即與幕僚討論,準備敦請前總統福特 (Gerald Ford) 率領一重量級代表團前來台北悼唁。在倫敦的唐寧街十號,由首相柴契爾夫人主持的內閣會議上,英國內閣眾官員咸認為蔣經國的去世,標誌著一股舊力量在台灣的結束,預言國民黨在台權力結構將從根本上被翻轉,並且將在民意壓力下,逐漸蛻變成為一本土性政黨,強化自身認同,甚至務實地放棄對中國大陸統治權主張,這些預測果真在1990年代實現,對政治風向判斷始終老練的英國人,依然有著極為敏銳的洞察力。

同時接受中國傳統文化與蘇聯馬列社會主義洗禮的蔣經國,其治理台灣風格,既與父親蔣介石時代所呈現的那種天朝制度崩解後,舊式軍閥專權色彩濃厚的統御術有所不同,也與他身後本省籍李登輝、陳水扁所代表的「皇民化」與「去中國化」政治性格,有著天壤之別。生前多次自詡從「蔣經國學校」畢業、於1990年代因推動台灣民主改革而被譽為「民主先生」的李登輝,如今也離開人世,然而吾人對於李登輝治台風格、其對台灣政局帶來何種影響、以及有關其歷史評價的研究與討論,或許才正要開始。

*作者為美國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研究員、胡佛檔案館東亞部主任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