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挺生觀點:德國參謀本部的前世今生

2020-06-21 07:10

? 人氣

在這些年中,老毛奇最感興趣的,是之後在參謀本部發展為支配性領域的鐵路發展。1841年,他剛結束四年的鄂圖曼帝國軍事顧問任務回國,就加入柏林—漢堡鐵路公司的董事會。普魯士已開始發展鐵路運輸,但陸軍對這個新的交通工具仍很陌生。1839年時,曾用鐵路將8000名部隊從柏林運到波茨坦(相距35公里)參加演習;1846年,第6軍的12000名部隊被送到克拉科夫(Krakow,波蘭舊都,與該軍駐地相距272公里);1850年代初期,擔任第8軍參謀長的老毛奇在該軍演習中也使用了鐵路運輸。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些小規模的嘗試,並未能觸及戰時大規模動員的複雜問題,結果導致了嚴重的軍事災難。1850年5月,與奧地利的關係進入衝突一觸即發的危機(德意志聯盟事件),普魯士陸軍利用鐵路動員49萬人,但整個動員過程用了超過兩個月才完成。軍方專用的鐵路運輸計畫付之闕如,鐵運使用的是既有民營公司的設備與人員,運兵列車只是簡單地插入正常鐵路班次表中。這些載著軍人的列車經由單軌路線悠閒地一站一站行駛;後勤補給的問題完全沒有考慮到,連專責軍官都忘了任命,全部委託商務部負責運送。部隊抵達前線預定部署地區的先後,居然與戰鬥序列完全不符;後方區域中,後勤補給與醫院單位全部亂成一團;砲兵與騎兵部隊缺乏足夠馬匹,就算馬匹送到,也沒有草料。最後這些失敗的戰爭準備導致11月在奧洛摩次(Olomouc, Olmütz)政治與外交的屈辱與挫敗,德意志聯盟被奧地利強迫解散。

當時為砲兵團軍官的瓦德西(Alfred von Waldersee,1888-1891年參謀總長,1900年庚子拳亂時八國聯軍統帥),與野戰軍參謀長的老毛奇,都親身經歷這個動員混亂,體認到重新思考鐵路動員體系的重要性。

1848-1850年間軍事計畫制訂與軍隊組織之間的落差,在這個挫敗中明顯暴露出來。普軍承平時期的兵力為20萬人,戰時動員後可達64萬人。參謀本部由1位中將擔任參謀總長,4位上校處長,以及14名尉級軍官。其下為9個野戰軍共計18個師,部隊參謀部共有27名校級參謀長,與18名上尉擔任助手。總數為64名的參謀軍官中,只有28 %在柏林任職。軍隊動員工作的主要負責單位為戰爭部與各野戰軍,部隊參謀部的規模大於參謀本部,而他們與柏林的關係卻很鬆散。部隊參謀長的軍階與本部處長相同,雖然他們是參謀總長的下屬,但在日常工作上直接由所屬軍、師級上司指揮;年度人事考核報告,也是經由軍區的指揮將領簽名後呈報戰爭部,與本部的關係難免益形疏遠。由於戰爭動員的命令來自戰爭部,而部隊參謀部的參謀為自己的直屬上司效力,參謀本部實質上被排除在計畫指揮體系之外。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