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挺生觀點:德國參謀本部的前世今生

2020-06-21 07:10

? 人氣

1859年老毛奇向戰爭部要求於普魯士西部興建更多鐵路,尤其是雙軌路線。6月,法國與奧地利之間爆發戰爭(第二次義大利獨立戰爭),普魯士動員80 %的兵力,企圖進行武裝調解。結果兩國在普軍尚未完成動員就議和,再次暴露出動員速度太慢的缺陷。利用這個教訓,老毛奇推動了軍隊動員改革。他先是建立了由參謀本部與民用鐵道管理單位合組的三級常設委員會,分別位於柏林、各鐵路幹道、與幹道上各大車站,專責協調與管理鐵路使用。接著又將本部第二處改組為動員處,下轄鐵道管理部門。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動員的標準程序進行了大幅修改:動員命令改由電報傳送,使通知時間從120小時縮短到24小時;限定動員鐵路運輸在21天內完成;軍方運輸與通信享有鐵路與電報使用的優先權;部隊將以開戰時的戰鬥序列運送;個別部隊在運送過程中不被拆散;最遠與最先就緒的部隊優先運送;1個戰時編制的步兵營、騎兵中隊、或砲兵營,將由單一列車運送,中途不更換車頭,不長期停留;野戰演習中增加部隊裝、卸載的訓練。

1860年迎來大規模的軍隊重組,甚至因此引發憲政危機,但改革還是堅持了下去。在軍隊內部,每個師級參謀部現在擁有自己的支援部門,而每年入伍的新兵達到7萬人。老毛奇認識到外在戰略環境已經大幅改變:在戰術上,步兵不再能於開闊戰場上向著掘壕固守的敵軍前進;在戰略上,陸軍的組織需要加以簡化,戰場總司令不再能單獨進行所有決策,必須盡可能將決策權下放區域指揮官與參謀。部隊的規模與作戰的空間都大為擴張,使得兵力在地理上更為分散,帶來分工方式與通訊工具改變的需求。

老毛奇繼承了克勞塞維茲的戰略觀點,改造普軍的戰爭思維,攻城掠地的傳統目標讓位給摧毀敵人的作戰能力。由於部隊變得十分龐大,只有使用鐵路才能發揮最大作戰潛力,特別是在動員、集結階段,以及戰鬥中的後勤補給任務。鐵路可強化防禦,更可用於將大量兵力長距離地運至戰場外圍,然後發動向心攻勢。有了戰略指導思想,也有執行的工具,接下來就是戰場上的實地驗證了。

*作者為加拿大魁北克大學蒙特婁分校政治系教授(本文為系列一,第二篇下周待續)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