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骨四散,屍橫遍野,昭示著死亡與治理失敗:《躁動的亡魂》選摘(3)

2020-06-20 05:10

? 人氣

在《辛酉記》(第六章會更詳細討論這部作品)中,作者張光烈回憶說,遍布杭州街巷無人過問的屍體,是他戰時經驗的重要部分。例如,他提到,當杭州在一八六○年被太平軍短暫佔領後,他們一家回到杭州城,發現沿途「屍骸橫臥,血水盈盈」。後來,在母親死後,張光烈與照顧他的僕婦在浙東流浪,其間也躲藏在「叢屍中」。當時,死者給這位身心俱疲的男孩與他的褓母提供了不可思議的保護。在金長福的詩中,他認為那些對壅塞道路的死嬰、死童視而不見的人,比那些逃走的人更可悲;在正常情況下人們應該無法承受這種童屍遍野的場景,而那些已經習慣的人,真的是相當可悲。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時任湘軍統帥和兩江總督的曾國藩,在一八六三年提交給皇帝的奏摺中,描寫了皖南的慘況,提到了遍野的白骨:

自池州以下,兩岸難民皆避居江心洲渚之上,......,狀者被擄,老幼相攜,草根掘盡,則食所親之肉。風雨悲啼,死亡枕藉......。徽池甯國等屬,黃茅白骨,或竟日不逢一人。

在這裡,曾國藩用傳統的災難意象來描述這個殘破省份承受了多大的災難。這讓我們又一次看到,吃自己親人的肉被當成了紐帶斷裂的標誌。成山的屍骨暴露於「風雨悲啼」之中,違背了自然秩序和道德秩序。「黃茅」讓人想起墳場與死亡,因此成了死者的借代,而「白骨」也因意涵相似,而與「黃茅」配對出現。第二年,幾乎一模一樣的意象出現在曾國藩的另一道奏摺中—這次是為了請求減免皖北的稅賦。然而,雖然這些意象十分老套,曾國藩仍用它們來強調這場浩劫無以復加、無可言喻的性質。在他的奏摺中,死人的骨頭象徵著徹底的破壞,象徵著朝廷採取減免賦稅等特別措施的必要性,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生者與土地回歸農業生產。

外國人的江南旅行見聞錄,無疑為巨大的死亡人數提供了佐證。大部分人都描述了一個雜草叢生、白骨遍野、屍首壅塞水道的景象。例如,英國領館一名工作人員在一八六一年三月往返於上海與南京時寫道:

四處都述說著同一個悲傷的故事。在我們的旅程中只看得到毀滅。[大運河]兩岸往內陸延伸一英哩內的土地全是荒煙蔓草,而被太平軍當作交通要道的縴道,則像是被挖得底朝天的墳地。人的遺骸橫七豎八倒臥在地上......如果說縴道上尚有殺戮的痕跡,運河水道則隱藏了更多受害者的遺體。

在一封寫給倫敦傳道會的信中,楊格非牧師描述了一八六○年夏天他從上海行經蘇州時所看到的情景:

城鎮與村莊都是一片悲傷至極的景象。這些曾經繁榮的市集現已徹底荒涼,成千上萬的房屋被燒成灰燼。到處可見孤獨的老頭或老嫗獨步履蹣跚、顫顫巍巍地走在斷垣殘壁之中,因周遭的殘敗不堪而沉思、啜泣。除了這些景象,不斷映入眼簾的死屍也讓人感到無以名狀地噁心。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