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技術成功、政治失敗─才定案就輸一半的振興券

2020-06-03 07:30

? 人氣

如果對當年的消費券有記憶的民眾,當記得消費券政策定案與發放時,民間充滿「吃白吃的午餐」、花「天上掉下來禮金」的興奮與期待,因為消費券簡單易懂,透過民眾熟悉的系統發到手上,使用全無限制、不強迫搭配支出。相較之下,這次的振興券在這些方面就有所欠缺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此外,振興券「敲鑼打鼓」宣傳的時間過長,似乎一個政策一定要多宣傳、多示惠、充份榨取其文宣政治效益才夠;但負面效果是:一來讓民眾期待與興奮之情冷卻,二來在振興經濟上亦可能影響時效。當年馬英九是在2008年11月18日透露政府有意發放消費券,當天中午行政院長劉兆玄正式宣佈,2009年1月18日即仿效投票方式透過全國鄰里體系發放交到民眾手上。

但蔡政府從3月就說要發錢給民眾去消費,當時叫「酷碰券」、說4月底發;之後一延再延且三易其名,振興券喊了2個月,周二宣布時又再改名為「三倍券」,即使6月2日定案宣布,領取時間卻要到7月15日,前前後後要搞掉近5個月。如此行事效率,確實沒有「衝衝衝」的感覺,甚至遠遠遜於外界感覺行事「溫吞」的馬政府。

至於振興券對經濟的效果,經濟部長沈榮津說效果是1112億元,這毫無疑問的吹牛膨風;從總體經濟效果觀點看,重點是花多少錢而不是誰出錢。這次振興券每個人3000元,比當年消費券的3600元還低,官員卻拿更高額的數字來計算;消費券有的高比例消費替代效果,振興券情況雷同。但那些財經官員可批判消費券效果差、卻又誇口振興券效果好,為官之嘴臉與無恥盡在其中矣。

政府似乎迷信改名字就能「改運」,蘇貞昌說:「為什麼叫三倍券?因為讓你一千變三千」,這種說法非常有「朝三暮四」的風格,但從網路上普遍的負評來看,埋單者不多,是可惜了。蔡政府要為三倍券力挽狂瀾其實也不難,只要出動1450在網路上多「洗」幾次,就有可能轉變風向。不過,對經濟的效果大小則不會因網路風向改變而變大就是了。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45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