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經驗證明,新冠病毒疫苗可能永遠不會問世!CNN:必須準備與疫情共處的「B計畫」

2020-05-05 14:30

? 人氣

墨西哥一處火葬場的工作人員,站在新冠肺炎死者的成堆棺木旁。在新冠病毒疫苗出現前,人們必須適應疫情下的新日常(AP)

墨西哥一處火葬場的工作人員,站在新冠肺炎死者的成堆棺木旁。在新冠病毒疫苗出現前,人們必須適應疫情下的新日常(AP)

截至台灣時間5日中午,全球武漢肺炎(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逾350萬,奪走超過25萬條人命。面對尚無特效藥的新冠病毒,以及封鎖造成的經濟損失與身心折磨,全球科研機構、製藥公司與生技大廠競相投入新冠病毒疫苗研發,盼能在最短時間內產製出疫苗,為這場世紀之疫畫下句點。但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指出,在疫苗被視為擊敗瘟疫最大希望的同時,歷史經驗卻表明,某些疾病至今始終未能開發出疫苗,若相同情況再度上演,勢必得發展出一套「B方案」,打造與新冠病毒共處的「新常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拜各國全力加速製程所賜,目前已有數支疫苗進入人體臨床試驗階段,多國政治人物也對疫苗成功問世抱持樂觀態度,包括「美國抗疫隊長」佛奇(Anthony Fauci)在內的專家,更預期疫苗可以堪稱「史上最快」的速度,在一年至一年半內研製完成。

「我們從沒有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加速產製出疫苗,」美國貝勒醫學院(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國家熱帶醫學院院長霍特茲(Peter Hotez)告訴CNN:「雖然這並非不可能,但也會是耗費極大力氣的成就......除了A計畫(疫苗),我們也需要B計畫。」

英國倫敦帝國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學者、身兼世界衛生組織(WHO)新冠肺炎特使的公衛專家納巴羅(David Nabarro) 等人也強調,包括愛滋病毒(HIV)及瘧疾等疾病,至今仍未能產出疫苗,必須認真考量新冠病毒疫苗研發夭折的可能性,「我們不能完全假定新冠疫苗會問世,即使疫苗出現了,也不能肯定其是否能通過所有效力及安全性測試。」

疫苗無法擊敗的疾病

1984年,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部長海克勒(Margaret Heckler)在記者會上宣布已識別出一種病毒,並稱預防疫苗將於兩年內展開測試,這種病毒即是日後為人所知的HIV病毒。十多年過後,疫苗研發仍舊卡關,時任美國總統柯林頓(Bill Clinton)於1997年宣稱美國將在10年內產出疫苗,但時至今日,HIV疫苗仍然只聞樓梯響,愛滋病40年來已造成逾3200萬人死亡。

新冠肺炎橫行全球,疫苗研發工作正如火如荼進行(AP)
新冠肺炎橫行全球,疫苗研發工作正如火如荼進行(AP)

而HIV病毒也絕非病毒難產的唯一案例—,每年感染40萬人的登革熱,自1970年代起便展開疫苗研究,至今仍進度緩慢,此前甚至傳出接種試驗疫苗者病情惡化的壞消息;就連常見會引發感冒症狀的鼻病毒(rhinoviruses)及腺病毒(adenoviruses)目前也尚無疫苗上市。納巴羅說,開發疫苗的過程緩慢且痛苦,不斷產生希望又幻滅,「我們面對的是生物系統而非機械系統,(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人體的反應。」

與病毒共度的嶄新日常

在緊鑼密鼓投入新冠疫苗開發的同時,科學家也並未偏廢「B計畫」,正針對不同療法進行試驗,包括被視為新冠肺炎「特效藥」的瑞德西韋(remdesivir)及血漿療法,但大規模試驗皆尚處於起步階段。若療法確實收到成效,將形成一系列連鎖反應—患者在加護病房接受治療的平均天數減少,從而釋放更多醫療量能,便可以大大提升政府「重啟」社會的意願。

巴西里約熱內盧耶穌像。在新冠病毒疫苗出現前,人們必須適應疫情下的新日常(AP)
巴西里約熱內盧耶穌像。在新冠病毒疫苗出現前,人們必須適應疫情下的新日常(AP)

好消息是,新冠病毒與HIV病毒不同,並不會在體內快速變異,也降低了疫苗開發的困難性,使專家普遍對新冠疫苗的開發充滿信心。但若是疫苗難產的不幸命運再度降臨,社會恐怕仍得與新冠病毒共處好幾年。而當新冠病毒成為長期威脅,處於封鎖中的城市仍將逐漸開放,人們一步步重獲原本享有的自由,篩檢及追蹤可能在短期內成為生活的一部分。納巴羅認為,關鍵在於全球各國的社會皆須具備抵禦能力,「(即便)病毒就在你我之間,仍能從事經濟活動與社交生活。」

由於新冠病毒的傳播並未被根除,全球各地可能在每年冬季會爆發疫情,但歷史經驗也證明,就算沒有預防感染的疫苗,人類仍有能力減緩疫情流行的程度,並找出有效的治療方法。輪狀病毒疫苗的共同研發者奧菲特(Paul Offit)告訴CNN,如今感染HIV不再如40年前形同被宣判死刑,「透過抗病毒藥物,我們已經使愛滋病成為一種慢性病,這也是我們想對癌症做到的事。」

哥倫比亞民眾等待政府分發糧食。在新冠病毒疫苗出現前,人們必須適應疫情下的新日常(AP)
哥倫比亞民眾等待政府分發糧食。在新冠病毒疫苗出現前,人們必須適應疫情下的新日常(AP)

直到疫苗問世前,各國政府與人民勢必得建立不同以往的生活方式,在生活重返正軌的同時,遠端工作、出現症狀者自我隔離都可能成為「後新冠時代」的新常態,首要之務則是制定大規模的檢測及接觸者追蹤(contact tracing)計畫,一旦疫情在解封過程中再度爆發,當局隨時可能重新收緊限制,為這場抗疫之戰爭取時間。英國諾丁漢大學(University of Nottingham)流行病學名譽教授尼爾(Keith Neal) 指出,當前的封鎖措施從政治及經濟層面看來都是不可持續的,「我們需要其他東西來控制疫情。」

喜歡這篇文章嗎?

鍾巧庭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