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有奶就是娘」!經濟,就是我們要的奶

2017-04-13 06:30

? 人氣

台灣經濟何時走出陰霾?(風傳媒)

台灣經濟何時走出陰霾?(風傳媒)

看見有人提及,臺灣曾為亞洲四小龍之首,曾為科技龍頭,如今淪落為代工加工國…,我想請大家回顧一下臺灣的經濟發展史。其實臺灣大部分的公司工廠,都是中小企業,在民國70年以後出現的台積電等電子大咖顯現實力之前和之後,這些中小企業一直是以代工加工為主,並沒有改變過。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電子業的蓬勃發展,拉起了臺灣的經濟奇蹟。民國77年以後,臺灣前所未有的經濟高峰出現了,而孕育出了現在當家的四五年級這一代。這一代人做了父母,是臺灣前所未有的平均收入最高的一代。現在的工資說是倒退到了十六七年前的水準,也正是四五年級生30多歲的黃金人生階段。

這個十六七年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變化?為何當時的富裕程度,在現今已經變成可悲的標準??年輕人不要說買房,連買輛機車都開始有困難?當然物價的飆漲,世界經濟的全面提升,是跑不掉的因素。但是,臺灣的中小企業,還是幾十年來一樣的中小企業,其實,並沒有走出去。臺灣一直是一個內需的市場,電子大咖除了股票和工作機會,跟一般百姓是沒有關係的。這份高薪,的確影響了臺灣許多其他的工資,相對地也影響了消費的水準和品質要求。

四五年級生當時開始大量的出國深造,是真正有在讀書吃苦的年代;為什麼「開始」有高比例的學子能出國深造?自然與經濟起飛,國民所得提高直接相關。這批後來的父母,對社會開始產生了質變的要求:生活開始國際化,服務標準要求國際化。而國際化的代價,勢必是大量的服務人工,進口成本。早期第一家量販店萬客隆,沒有撐過臺灣轉型所需要的時間,但幾乎同時進入的家樂福,卻因地制宜成為了臺灣量販業的霸主。後來的好市多,開了很多年也就維持四五家,一直做不大,被家樂福遠遠甩在後面;可家樂福在民國94年開始出現經營上的虧損,大潤發開始慢慢崛起,後來大潤發也開始出現虧損,而好市多在近幾年崛起了。好市多的崛起,主要是因為社會主流完全交到了四五年級生的手上,他們因為之前的經驗,和對於傳統食安問題的擔憂,以及自身經濟條件的允許,轉向消費進口食品用品。除了西化,日化越來越多,也有相當比例的人選擇了日本留學與遊學。

台灣量販店吸收各國量販店的經驗和養分。(圖為好市多賣場內景/維基百科)
台灣量販店吸收各國量販店的經驗和養分。(圖為好市多賣場內景/維基百科)

前面提到,臺灣一直是一個總體經濟的內需市場。一般中小企業,沒有自己的產品外銷,當然賺的就是加工代工,以及賣東西給國內市場。農漁業更不消說,本來就是內銷為主,一直到了當年的香蕉外銷,才開始有了出國之路;而量的不集中而品質差異,加上外銷成本,匯率差異,無法大面積符合世界市場需求,也使得這一塊一直做不大。

撇開政府能做的,不管是補助,還是關稅協議,我們必須正視臺灣有一個天然的障礙,就是政治地位問題。這個問題其實早已經無關是叫中華民國還是叫做臺灣;因為這是世界上的一個特例,一個沒有被聯合國承認的政權,也幾乎沒有邦交的國家。這個問題基本上是無解的。而我們該問的是,政治上的東西,跟我們老百姓有什麼關係??我們要的是能豐衣足食,生活過得好。所以,問題又回到民生自己的身上。

臺灣的薪資水準停滯不前有許多原因,其中由於中小企業的發展有限,無法給出(也不願意)跟著物價調漲的薪資是一個主要因素。不管國內自己或者外資來投資,所需要的人工成本和土地成本相關事項,絕對是主要考量。

歷屆政府一直提到要留住人才,可是說實話我看到的是,都是限於嘴上功夫,提不出任何具體行動。首先第一個,你要留住的是什麼人才?是哪些群體?你能給出的薪資福利和前途在哪裡??江山代有才人出,但回過頭去看看,臺灣經濟史上培育出來最輝煌的一代,是不是四五年級生?眼下年輕人被詬病的各種草莓行徑,是不是都因為有四五年級的父母打拼走在前面?而這些父母原本才是臺灣經濟起飛的核心經歷人物?你要留住新生代的人才,要能提出前景的規劃與誘惑,但是大片的四五年級社會中堅,不需要太多的額外利誘,可以隨手取用的,卻已然悄悄變成中高齡失業人口…政府只知道把退休年齡延後,因為勞保財政支出問題,因為高齡化社會問題,可是政府知道應該要好好運用這批可貴的資源嗎?只是延後,沒有經濟創造力,沒有吃苦的耐心,沒有好好利用豐富的人生經驗,不是十分可惜嗎?你看過那個中高齡就業人跟你一天到晚抱怨上班時間,休假時間?

孫中山先生說,政府是為了治理眾人之事。既然是眾人之事,自然應該瞭解民之所向,而不是操弄民意,影響民意,再來說這就是民之所向。百姓要的絕對是能過好生活為主,不是政治優先;操弄政治的人,自然有他們的生存之道,百姓不必隨之起舞。

我看到的新政府,標舉轉型正義,實際上是分裂族群,加強仇恨意識。古人自有歷史來評論功過,誰一天到晚拉著秦始皇出來鞭屍?你要中立可以,什麼叫做中立?中立就是在政治經濟等各個方面與各國合作,不選邊站;你要獨立成為一個國家,中華民國本來就是一個國家,只是世界官方都不承認。英文叫TAIWAN,是老美從以前就這麼叫,以區分中國。幾十年來,美國還是日本在正式邦交上,敢承認你是一個獨立國家嗎?要中立的目的是什麼?自然是希望民生優先,與周邊鄰近國家簽訂各種互惠條例;你願意簽,人家還不一定願意跟你簽;你誰都要去簽,就是中國不簽,那麼你的目的何在?政治嗎?那麼民生在哪裡?

你不承認你是中華民族可以,那有何理由承認你是大和民族呢?說殖民,荷蘭日本中國都是殖民,那麼偏偏就只承認大和民族?人家殖民你的時候,壓根沒承認過你是國民,也沒說你是日本籍,不然就算日本戰敗,你願意回日本的不就跟著回去了嗎??這又是歷史問題,現在拿出來不是惡搞嗎?有什麼意義?你要去中國化,是要做到「外來政權」滾蛋,外省籍統統住不下去離開臺灣嗎?可能嗎?一個好的執政者,應該是要廣納百川,民族融合,鞏固全民利益一起向前邁進,而不是製造仇恨,分化社會,只會在原地打轉甚至倒退!

我所看見的新政府,不斷地以自己的認知來求所謂的公平正義。其結果卻是,不斷地鞭屍,不斷地數落前人,不斷地把社會在各個議題方面分成兩派對立。甚至換了屁股換了腦袋,搞特權,顯尊貴,耍派頭,一樣在破壞法制操弄司法。有的立委顯然連什麼是法制都搞不清楚,就想要改變法律,說好聽是解決人民實際問題,實際上就是違法亂紀。告訴你棄養是違法的,你偏偏要硬拗「那我不想養了,沒辦法養了是不可以嗎?」法律是眾人行為指導的最高準則,怎麼可以因為各種個案情況去改變最大的初衷?要是這樣,那麼什麼法令都不需要存在了,一切都以「人治」為主就可以了。

如今的社會經濟衰退是有目共睹的。臺北市的上午,已經看不到幾家店鋪在十點十一點以前開門的。經濟衰退,政府又想要討好人民休息,來個一例一休,結果造成對立,運營成本提高;又不敢得罪財團,因為他們才是交稅大戶。那麼可不可以不要自相矛盾來做秀呢?為百姓找到一條賺錢的路子不行嗎?找到新的市場把東西賣出去,找到永續經營的方向來輔助中小企業,找到年輕人的未來前景與希望,不要買不起房子之後,連租房買機車都做不到。臺灣自己自閉鎖國過,結果呢?不敢接受外力介入的競爭,就封閉的自己霸佔市場,然後沒有競爭就沒有創新,反而刺激了年輕人不願工作,卻情願去做小吃店小吃攤,夜市文化搖身一變變成了「觀光」議題。然後再來討論大陸客,內需客,東南亞東北亞遊客數的問題;不覺得這是本末倒置了嗎?

「有奶就是娘」,經濟,就是我們要的奶。

*國際零售業前副總,退休台北市民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