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淳專欄:莫讓TPP跟兩岸經貿協議一起封存

2014-12-09 05:47

? 人氣

為了台灣的未來,TPP談判千萬不可和兩岸協議一起被封存了。(取自越南之聲官網)

為了台灣的未來,TPP談判千萬不可和兩岸協議一起被封存了。(取自越南之聲官網)

1129地方公職大選,國民黨慘敗,民進黨大勝。敗的一方口口聲聲要加速改革,但還看不清改革方向。勝的一方則摩拳擦掌,準備再次政黨輪替。從現在起算,距離2016總統大選還有不長不短的16個月,很多人卻感到悲觀,認為大概原地踏步已是最好的局面。然而在經貿領域,卻因台灣早與亞太及世界高度整合,因此若世界繼續光速前進,原地踏步就等於向後倒退。選後氣氛,兩岸經貿幾乎已成為政治禁忌,誰碰誰衰;但台灣並沒有本錢放慢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的準備工作。所以未來16個月,在兩岸經貿被封存的無奈下,只剩力拼TPP一途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以1129當作起點,先來看看未來16個月內,國際經貿有哪些幾乎可以預見的發展。先看雙邊經濟整合的發展。首先,流於口水仗主角的中韓自貿協定(FTA),很可能會在第3個月簽署,第12個月生效。連中日韓三方FTA,都可能隨著習近平與安倍的一場令人莞爾的會面,重現生機。歐盟與日本、馬來西亞的FTA,大約也會在第16月以前簽署。

再看多國大型整合集團。美國國會11月改選後,向來支持自由貿易的共和黨重掌參眾二院;若歐巴馬政府處理得當,可能在第6個月能獲得國會的立法授權,讓美國取得完成「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談判的最後一塊拼圖,給歐巴馬政府當畢業禮物。東協十加六(RCEP)協定雖不被看好,卻也預計在第12個月完成談判。一切順利,這二個旗艦型區域整合集團,都可能從第16個月開始,陸續接受第二梯次的報名。

眾所週知,在國際政經現實下,台灣要加入這些經貿整合賽局,在絕大部分場合都無法迴避「北京防線」。過去馬政府全力推動兩岸經貿正常化的目標之一,就是創造出條件,能翻牆擺脫北京防線。不過兩岸經貿正常化本身具有政治與社會的風險與成本,感覺上這個代價可能比加入區域整合的利益更高,所以雖然這個計算式從來無法驗算,但大家還是將兩岸經貿政策,列入國民黨大敗的因素之一。

在這種解讀下,兩岸經貿正常化與協議已成為沒有人願意觸碰的票房禁忌。藍綠立委都似乎有如同核四一樣,把兩岸監督條例,兩岸服貿協議甚至貨貿協議都封存16個月的打算。這個政治算盤打很好,因為封存票房毒藥後,既不會影響立委選舉,萬一民進黨真的勝選,也可以把開封的難題交給下一任總統。至於中韓FTA、東協加六等對中小企業的衝擊,就再說吧。反正明年大廠應該還是能繼續啃蘋果,出口還能繼續成長。

無論如何,這樣的算計絕對沒有蔓延到TPP的餘地。加入TPP沒有令人憂心的政治代價,只有強化與美國結盟的好處。加入TPP固然要照顧農業與來不及升級的傳統產業,還要開放含瘦肉精的美國豬肉,但其實TPP所能帶來的體制改革壓力,對台灣才是真正的長期利益所在。這是因為TPP特別注重關稅以外的法規透明與調和,例如法規草案預告期的延長,政府「喝咖啡」後要公佈內容,郵政、金融、電信法規要改革,國營事業不能享有不當的競爭優勢等。美國提出這些義務出發點,當然是為了美商的利益,但我國的各型企業,在面對政府過時、過當的法規時,往往也跟美商一樣無言。

台灣加入TPP,一樣無法完全迴避北京問題。但若是我們做的仁至義盡,準備工作無懈可擊,至少給了美國為台灣與北京力爭的理由。但是令人擔心的是,TPP第二梯次的開放,很可能是在2016大選過後,因此執政黨是否願意冒著「把料備好,讓民進黨快炒上桌」的風險,讓民進黨收割好處,不無疑問。若是有這種算計,將會是台灣最大的風險。因為沒有搭上這班車,下班車真的不知何時會來。對準備工作而言,16個月已經夠用;但若TPP也跟兩岸經貿一樣下場,那可能就是連台灣的未來也一起封存了。

*作者為中華經濟研究院WTO中心副執行長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