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讓全民變窮的貨幣戰爭 絕非化解中韓FTA的答案

2014-11-14 11:37

? 人氣

有學者提台幣貶值因應中韓FTA,但發動競貶的貨幣戰爭結果是讓大家一起變窮。(取自中文百科在線)

有學者提台幣貶值因應中韓FTA,但發動競貶的貨幣戰爭結果是讓大家一起變窮。(取自中文百科在線)

中韓國完成FTA談判後,有學者提出「台幣貶值7%」的因應之道,央行總裁彭淮南則在立法院公開表示反對競貶;但近來台、日、韓3國間,卻又隱然出現一波競貶的貨幣戰爭。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對學者提透過貶值因應中韓FTA,彭淮南反對的理由包括:若匯率貶值就可以解決問題,每個國家都會讓匯率貶,各國都貶就等於沒貶,而台灣很多東西仰賴進口,貶值會讓物價上漲。最後是無緣無故貶值,不能見容於國際社會。

這些理由大體上是充份且的確存在的現象,不過,台幣如果強貶、大貶,對社會與經濟的傷害,其實還不止於此。

最現實的結果是:大家都變窮了。以全球觀點看,台幣貶值代表的是台灣人日常使用、領取薪資計算的台幣變小、變薄了,統計上以美元計的平均國民所得減少,現實生活上,國外進口的東西都變貴了,民眾要花更多錢才能對外買到同樣的商品。

民眾不去買所謂「舶來品」,不就不受影響?當然不是,台灣沒有人可以拒絕買舶來品,因為生活中充斥著進口商品的元素。民眾吃麵、吃麵包,吃的麵粉是進口的;民眾開車加油,車子吃的油也是進口。甚至每天用電,發電來源不論是燒煤、油、還是天然氣,全是進口。更何況台幣大貶必然帶來輸入型通膨,沒有任何一個人能例外,每個人都變窮了。

貶值對企業的影響,則是正負都有;短期而言,出口廠商享受貶值提高的價格競爭力,進口商則承受進口價格上漲的壓力。但中長期而言,出口廠商未必有利。因為出口廠商如要投資,向國外購買機具設備,要支付更多錢。

那些提出以台幣大貶因應中韓FTA的學者,顯然只見其一、未見全貌。貨幣貶值其實也是一種「示弱」,代表這個經濟體競爭力下滑,沒有能力支撐強勢幣值。回想過去,台灣人最感自信昂然、富足、台灣錢淹腳目的那個時代,正是台幣從38-40元兌1美元,一路挺升到25元的時代。當時確實有相應提升的競爭力支撐強勢台幣,落到今天,顯然已無此條件。

不過,雖然要把台幣大貶因應中韓FTA是愚蠢的主意,雖然央行明白表示反對競貶,甚至明確說出其不良後遺症;但如果貨幣戰爭再起,顯然央行也難自外,只能讓台幣加入競貶行列。從2周前日本擴大QE(量化寬鬆)起,日圓再走貶值路,視日本為主要出口競爭對手的韓元跟進,接著是與韓國在全球競爭的台幣只能跟著下水。

9月初還在105左右價位的日圓,現在已貶到116日圓兌一美元,市場是看要貶到125日圓的價位,日行才會干預。韓元快速跟進也貶到1100韓元,台幣跳水到30.7元。如果日圓真貶到125,韓元大概要向1200靠攏,台幣則跑到32.5到33的價位。

3個國家一起貶值,抵消貶值帶來的出口優勢,台灣也賺不回中韓FTA的影響;只是,大家一起變窮了。最歡喜的是老美,可以用更低廉價格買到更多東西,台、日、韓一起幫老美作奴工。所以,別儘想著貶值,提高競爭力、支撐強勢台幣吧,那才是讓民眾富足、經濟強盛之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