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淑娟專欄:請問賴市長 是推照顧住宅 還是幫建商賣房子?

2014-08-26 05:42

? 人氣

阿嬤大清早綁起布條,反對南鐵東移地下化工程。(朱淑娟攝)

阿嬤大清早綁起布條,反對南鐵東移地下化工程。(朱淑娟攝)

周六,台南市東區一大早就透著炙熱的陽光,北門路一段附近巷口陸續有民眾聚集,其中有多位老人家,黄色T恤上「反台南鐵路東移」字體看起來格外醒目。開車穿過熱鬧市區後,進入稱為南台南副都心的生產路,在一棟「和築真邦」樣品屋前下車,不過今天不是要參觀樣品屋,是專程來抗議。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台南市政府為了興建鐵路地下化工程,將徵收400多戶東區、北區及仁德住戶,為了安置拆遷戶(徵收程序未完成,應該不能稱為拆遷戶),要在這裏蓋七棟大樓,以每坪10.5萬元賣給拆遷戶。7月30日台南市長賴清德參觀樣品屋時表示:「市府對於拆遷戶的照顧,是台灣自治史上第一例」。

(反南鐵地下化工程的民眾拉起布條抗爭/朱淑娟攝)


對於賴市長的德政,姑且稱為拆遷戶的民眾為何不知感恩、還來抗議?


自從兩年前這400多戶突然收到一紙徵收公文後就不斷陳情,他們不反對鐵路地下化工程,但希望能以侵害民眾最小的方式,把地下軌道就做在現在地上軌道的下方,施工期間居民願意將民宅部份借給市府做臨時軌道,完工後再還地於民。但市府卻執意要將鐵軌東移,導致400多戶居民將被迫離開家園,其中多位老人在這裏已住了四、五十年,人生已走入黃昏時節。


至於為什麼市府一定要「徵收」民地、而不接受居民提出的「徵用」建議,市府的說法很多人是不懂的,也因此讓爭議延燒兩年無解。其實化解爭議的方式很簡單,就是舉行聽證會、或專家會議,讓議題攤在陽光下讓各方檢視,但很遺憾台南市政府對於這些有助於化解爭議的公民參與,全部拒絕。


成大法律系副教授王毓正說,鐵路地下化對整個台南市的意義是什麼?市府至今沒有說清楚。如果是為了交通,市民應該進一步問,台南市交通真正的問題是什麼?這短短幾公里的鐵路地下化工程就可以打開東西向交通的結嗎?


而就在徵收程序未完成前,市府又急著蓋安置住宅,賴清德自以為的「德政」,其實是打著安置之名跟建商合作蓋房子,還說已經賣你們很便宜了、有低利貸款、未來會增值等等。看在居民的眼裏,其實是被吃盡豆腐。而就這個安置住宅而言,台南市政府有以下幾點必須說清楚的:


徵收程序未完成,何來安置?


政大地政系助理教授戴秀雄表示,在徵收程序未完成前就做安置計畫,程序上大有問題,如果未來徵收計畫沒做成,那這個安置計畫如何單獨存在?當然所謂「安置」不必然要免費提供,但安置最主要的精神是「合宜」,甚至應該要跟社會計畫綁在一起,提供文化上、生活上的其他協助。


但比較現有住家跟安置地點,兩者的生活機能卻天差地遠。現在的住家走路十分鐘就有市場、銀行、醫院、公園、學校。賴清德說安置住宅交通方便、生活機能好,有小巨蛋、誠品書店、百貨公司、菜市場…。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