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代觀點:台灣頭的假多頭

2014-08-10 09:57

? 人氣

總統府前副秘書長羅智強發起「基隆台北合併讚」,但區域塣顯然不是一句合併就能解決的。(取自基隆台北合併讚臉書)

總統府前副秘書長羅智強發起「基隆台北合併讚」,但區域塣顯然不是一句合併就能解決的。(取自基隆台北合併讚臉書)

「民國五十七年,我猜想當時的陸軍總司令陳大慶認為台北市長的選舉,常常弄得民心浮動,為了避免暴亂,想個一勞永逸的辦法解決,頂多讓高玉樹再做一任便罷。便將台北市改制為院轄市…」(中研院近史所,<高玉樹先生訪問紀錄>,2000.05.09)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上個世紀最後的二十年,每當國民黨選情低迷或施政遭逢重大挑戰,就會有「消息人士」跑出來釋放「省屬三商銀」合併的「利多」,雖然從來沒人講清楚三家差不多的公營行庫合併哪會有綜效,也雖然那麼多年過去了,三商銀不但沒有併成,還可以讓國民黨中常會今年五月再度釋放選前多頭。  

  

戰後的台灣行政區調整就跟三商銀合併一樣,不考慮執行方式與最終效果,先看看能不能讓國民黨短線(通常不超過一年)獲利;早年多少還有擺平地方利益糾葛的考量,到了馬政府手上就成為代價高昂的媒體聲光秀,執行的細膩度每下愈況。本來我國的地方制度,存在市縣的二元體制,結果地制法沒翻修、財劃法沒配套、行政區劃法不存在,五都卻已升格四年,還即將出現第六都。

相較於國民黨初來台時,對於鄉鎮市區採取「眾建諸侯少其力」的策略,讓如新莊泰山等鄉鎮分治,或讓新竹市、嘉義市、屏東市分割降格(只有台北市因為國民黨老是選不贏,旗幟鮮明的黨外市長高玉樹培養的「議會五虎將」還老是砲口對準中央政府,所以乾脆讓台北市升格,不給選了),隨著都會化與人口變遷,讓民眾幻想「成為直轄市的好處」,這年頭顯然更為有效。

不過,「北北基合併超級都會區」對現有體制的衝擊實在太大,沒大舉修法,「就算馬英九」也不敢蠻幹上路。但某些媒體政治人僅管對於體制掌握相當笨拙,倒如同在名嘴界的投顧老師一般,繼續推銷不用成本的合併願景。一度想以「馬金核心」之姿返鄉參選基隆市長、最後走不進地方現實而自稱「基隆事長」的前總統府副秘書長羅智強,便極力推銷「本夢比」更高的「北基合併」。

      

除了發起可謂「臉書治國2.0」的「基隆台北合併讚」外,羅智強七月初以<基隆習題的上中下策>投書媒體,說明為什麼台北市與基隆市該跳過新北市合併。羅文寫到「基隆是海港,台北是內陸市,二者互補性,高於基隆新北合併。北基合併,基隆可進入首都圈,引進首都的管理團隊與資源,對台北來說,擁有海港的海洋想像,是雙贏局面。缺點是,中間跨了汐止,有跨域治理問題,但一則法律未禁跨域治理,且現在交通便捷…」。  

可是,以我國的地方制度,「內陸市」到底會有什麼問題呢?難道台北市民會因為地處「內陸」,而無法享受吃海鮮的小確幸嗎?而基隆現在的地理位置,難道就不在首都圈裡嗎?而首都圈除了代表生活圈的概念,到底意義何在?難道不在首都圈進首都就要辦簽證嗎?而比起這些語焉不詳,更讓人錯愕的是曾為當朝核心的羅智強,居然以為「跨域治理」指的是「台北要管基隆中間得跳過汐止」?  

   

要先釐清的,是世界上確實不乏都市型的行政區,轄區不相連的例子。比如常被台僑戲稱為「德國基隆」的布萊梅邦,因為沿襲第二帝國前的城邦疆域,所以整個邦除了「布萊梅市區」外,尚包括60公里外不相連的「布萊梅港」;莫斯科的綠城區距離莫斯科市37公里,原本是附屬於首都的最高機密「蘇聯矽谷」;東京都做為日本首都,多年來則管理著上千公里外罕有人煙的小島~當然,沒有人會認為1880年後這些小島就「進入首都圈」。

像上一段這樣有幾塊「飛地」,跟「跨域治理」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跨域治理」所指的,是行政機關跨越轄區界限的整合性治理行為,比如說共管河流、共治大眾運輸。羅智強究竟是不了解?還是另作新解?如果是不了解,明明國內主導相關研究的,大多是國民黨智庫的公共行政學者,從相同體系出來的羅智強,以前到底在都在幹嘛?而如果羅智強要另作新解,則他或許根本沒搞懂為什麼「舊解」才是都會治理的正辦。   

我國現行未設更下層地方自治團體的五都,龐大臃腫世所罕見,這是因為只求快速合併升格,卻未考慮都會區形態的地方自治團體,根本不存在於我國地方政府體制樣態裡。不管「北基合併」或是「北北基合併」,都會讓現行地方制度法中政務官不足的現象,更為惡化;讓議員不足以充足代表的「民主赤字」,病入膏肓;把我國特有的里長制度解釋為區民代表,或為「民主赤字」一解,但這一樣得要大幅修法。理當能解決問題的「區自治」呢?不如問那一開始幹嘛要亂併?

都市不可能無限擴張,地方政府轄區也不可能無限擴大。北北基合併,與桃園和宜蘭的邊界,一樣要處理共通的問題。要處理各式各樣跨行政區的治理課題,合併絕非解答,創設不同黨派主政也能穩定運作的常設跨域治理機制才是。羅智強不主張簽署行政政契約、開辦合營企業或創立常設的跨域治理機關,卻獨鍾於合併出超大型行政區,那麼先公開自己對制度改革的主張(以羅智強的身份,更該去跟國民黨立法院黨團遊說),才是負責任的作法。

另一方面,基隆面臨的挑戰,與台北市合併就能解決嗎?港口城市基隆曾被視為台北之後島嶼上最富裕的都市,而人們也習於將基隆的衰敗與基隆港沒落混為一談。但仔細推敲,則會發現基隆經濟社會環境的下坡,始於高速公路通車後,帶走了大批港口產生的殷實階層,而為數眾多的基隆富豪,也將再投資的重心轉向台北縣市;然後曾經充滿活力的基隆腹地,隨著礦業一同消逝;基隆的海洋經濟,在缺乏足夠投資下,則始終停留在港口市況的維持而已。

把基隆交給台北市統治,並沒有辦法改變上述問題。或許有人會相信分食台北市的財政資源,至少短期會是特效藥,但這完全忽略各種中央專案補助都將因為合併,而大幅減少(爭取商港建設費,才是基隆財政的藥方);又或許有人會如馬金核心般,誤信地方派系是基隆停滯的主因,但仕紳政治年代不管一信派或二信派,基隆的派系要角過去大都是體面人,今日基隆地方政治由草根人物主宰,背後的結構因素,又怎會在合併後憑空消失?

對於切實的治理問題,跨域治理才是改善的動力。比如就都會區所繫的交通運輸來說,不論民進黨執政時定案的台鐵汐止七堵三軌化或目前在談的北宜直鐵,都是在工程上釋放基北間的路線容量,產生鐵路捷運化與開辦區域快鐵的機會。但要在營運管理與路線規劃上,整合北北基間不同交通工具,則得透過創設共同的運輸制理體制。透透過與中央的協商,這樣的機制甚至能扮演前經建會研擬「都會區通勤鐵路系統」的推動主體,對於仰賴台鐵的基隆,助益最大。 

總之,叫三商銀合併,並不會產生匯豐銀行,不去處理制度問題並衡量各種替選方案,空談「北基合併」,則不過是在台灣頭高喊假多頭。曾經的馬金核心只會喊假多頭,也難怪馬朝新貴總給人「小孩開大車」的印象!

*作者為台北市大稻埕人,因為老家就在台北車站旁邊被推舉或鄙棄為本土型天龍人。自以為是進步的社會自由主義者,但留學時被歐洲同學揭發自由主義認同來自於當不了社會主義者又覺得保守派屬於鄉巴佬。唸過一些法律,但也常被誤會唸的是交通都計或社會學。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