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紀宇專欄:伊拉克──歐巴馬無法脫身的戰場

2014-06-15 09:25

? 人氣

伊拉克戰雲陰魂不散,歐巴馬苦思應變之道。(美聯社)

伊拉克戰雲陰魂不散,歐巴馬苦思應變之道。(美聯社)

伊拉克戰爭?不是早就結束了嗎?2011年底美軍不是全數撤離了嗎?石油產業不是恢復了嗎?國會選舉不是順利進行嗎?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然而2014年6月上旬,伊拉克情勢突然快速惡化,以恐怖組織起家的叛軍「伊拉克與黎凡特伊斯蘭國度」(ISIL)在北部、中部大舉攻城略地,號稱經費充裕、裝備精良的伊拉克安全部隊丟盔棄甲,只能向首都巴格達方向逃竄。

這幾乎已經是一場內戰,最受傷的人,除了伊拉克的平民百姓之外,還有遠在數千公里外的美國總統歐巴馬。因為這場戰爭曾經是他的起身砲,是他的政治生涯的亮點,是他克敵制勝的利器,是他攀上全世界權力巔峰的墊腳石,是他塑造歷史地位的材料。

2002年10月2日,美國總統小布希推動國會表決通過《伊拉克戰爭決議案》(Iraq War Resolution),時任伊利諾州參議員的歐巴馬,出席芝加哥一場反伊拉克戰爭大會,公開反對美國出兵。當時的紐約州聯邦參議員希拉蕊.柯林頓(Hillary Rodham Clinton)在表決時投下贊成票。6年後兩人在民主黨總統候選人黨內初選對決,對伊拉克戰爭立場正是勝敗關鍵之一。

2008年1月20日,歐巴馬從小布希手中接下總統大位,也接下3個非常棘手的爛攤子,除了經濟大衰退與阿富汗戰爭之外,就是伊拉克戰爭。歐巴馬必須履行競選承諾,在自己任內終結這場他所形容的「愚蠢戰爭」。

2011年10月21日,歐巴馬真的做到了,宣布伊拉克戰爭即將畫下句點,在苦戰8年多、4500名官兵陣亡之後,駐紮當地的每一位美國大兵,終於全都可以回家過耶誕節。歐巴馬成為結束伊拉克戰爭的人,歷史地位的第一根樁牢牢打入。

然而歷史總是禍福相倚,華府與巴格達始終未能談成《駐軍地位協定》(Status of Forces Agreement),迫使歐巴馬放棄在伊拉克留駐部分兵力的計畫。換言之,美國大軍開拔回國之後,伊拉克政府是否能夠撐住局面,30萬伊拉克正規軍是否能夠壓制叛軍,都是巨大的問號。

如今看來,兩個問題的答案都是否定的。伊拉克什葉派總理馬利基(Nouri al-Maliki)掌政8年,始終無法彌縫多數什葉派與少數遜尼派的裂痕,從權力分享到行政改革,都拿不出多少實際成績,結果就是遜尼派與庫德族日益離心離德,教派鬥爭愈演愈烈,分裂與內戰陰影幢幢。

庫德族已經在北部建立自治地區,與巴格達當局分庭抗禮,實質上等於獨立。遜尼派阿拉伯人的問題要麻煩得多,2003年之後,他們從當權派淪為弱勢族群,一直覺得受到什葉派壓迫;以什葉派為主力的政府軍,更是讓他們怨聲載道。因此ISIL之類的團體雖然被國際社會認定為恐怖組織,但是在許多遜尼派民眾眼中,卻是唯一可以倚賴的力量。

至於美軍花了無數心血、人力、經費訓練的伊拉克部隊,表現更是令人失望,幾乎已到畏恐怖分子如虎的地步。

現在ISIL儼然已從恐怖組織「升格」為叛軍,兵鋒直指巴格達。於是歐巴馬的一連串難題來了:2年多前好不容易撤離的戰場,是否要舊地重遊?如果用兵必不可免,如何做才能將期間縮到最短、將美軍損失降到最低?就算一時將叛軍氣燄壓下,如何保證伊拉克能步上正軌?阿富汗戰爭即將收場,會不會變成第二個伊拉克?

歐巴馬日前在西點軍校的一場演講,被視為「歐巴馬主義」(Obama Doctrine)的宣示,他如此比喻:「我們擁有最厲害的槌子,但那並不代表每個問題都是釘子。」簡而言之,美國不想再當世界警長,軍力不是不能動用,但必須謹慎再謹慎,以捍衛美國的核心利益為先決條件,而且絕對要避免陷入類似伊拉克、阿富汗的泥淖。

這一方面是歐巴馬的個人信念,一方面也反映伊拉克戰爭與大衰退之後,美國國力下滑、民心厭戰。2011年的利比亞內戰,歐巴馬只同意美軍以空襲助戰,而且指揮統御是以北約為架構。對於進行中的敘利亞內戰,雖然阿塞德的什葉派政權曾經使用化學武器,踩到歐巴馬認定的紅線,然而這一回美國連空襲都免談,只願意對反抗軍援助裝備。

有批評者指出,正是因為歐巴馬縮手縮腳,畫地自限,才會讓ISIL之類的恐怖組織坐大。敘利亞內戰尤其關鍵,溫和派阿拉伯國家對美國信心漸失,遜尼派激進組織紛紛投入反阿塞德陣營,將戰場擴大到敘利亞之外的脆弱地區。ISIL長期流竄於伊拉克與敘利亞之間,正是一個顯例。

歐巴馬可以堅持對敘利亞內戰保持距離,但是伊拉克戰爭卻有如夢魘,有如不散陰魂,說什麼都不肯放過他。

目前看來,歐巴馬非得再次對伊拉克用兵不可。畢竟伊拉克戰略地位極為重要,中東沒有一個國家能夠置身事外;再者,伊拉克又是重要的石油生產國,近來的動亂已大幅推升國際油價;第三,伊拉克與伊朗同為什葉派大國,華府與以色列、沙烏地阿拉伯都不樂見巴格達與德黑蘭越走越近;最後,伊拉克內戰如果全面爆發,什葉派與遜尼派的衝突將極為血腥,甚至可能導致種族屠殺。

只是對歐巴馬而言,舊地重遊,情何以堪,畢竟他好不容易才收拾完小布希的伊拉克殘局,阿富汗撤軍計畫也已擬定妥當,即將次第施行;2017年1月20日卸任時,可望留下「結束美國近代規模最大兩場戰爭」的歷史名聲。然而巴格達的阿斗政權與烏合部隊,卻打亂了歐巴馬的苦心安排,嚴峻考驗「歐巴馬主義」的可行性。

如今當歐巴馬進入白宮戰情室,伊拉克形勢圖映入眼簾,他不僅要思考如何調度波斯灣的第五艦隊、如何對馬利基政權施壓、如何與區域盟邦協同行動、如何避免陷入苦戰泥淖、如何應付國內鷹派與鴿派的撻伐,他更要思考如何保全自己「戰爭結束者」的歷史定位與地位。

喜歡這篇文章嗎?

閻紀宇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