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燕翎觀點:在SARS前線的日子

2020-02-23 07:10

? 人氣

萬華遊民較其他地區多。(圖/想回家的貓@Flicker)
社會歧視趁此找到宣洩口,有人看到自己不喜歡、在街頭遊蕩的人就打電話到社會局,理直氣壯地要求我們「抓遊民」。(資料照,想回家的貓@Flicker)

有兩名遊民發燒送醫了,卻未染SARS,也沒有遊民傳染SARS給人,連疑似感染的一兩位也只是在住院期間被傳染的受害者。不過萬華的確是遊民集中地,我們也無法確定他們是否接觸過患者,只得配合命令,在已有的收容所之外,再找地方安置,趁著每天為他們量體溫及供餐時勸他們暫時住進新地方。好在幾位優秀的社工長期做遊民工作,獲得了信任。同時我們也盡量保護遊民隱私,避免被媒體無情地消費。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市府各局處通力合作,找到了位於北投半山腰上廢棄的營區,快速消毒、鋤草、整修,還規劃了花圃。完工後,武崗營區煥然一新,上有濃蔭大樹、四週花草爭艶,遠眺台北盆地,可以看見一0一大樓,夜晚則星月為伴,虫鳴蛙叫,儼然世外桃源。同仁們排班上山,規劃三餐和活動,讓遊民自任幹部,自我管理,整理花草、替大家理髮、清潔環境,其中幾位後來找到固定工作,成為社區清潔員,安定下來,但大多數還是決定一旦危機解除,要回去流浪,遠離社會束縳。

這個世界與危機相伴相生,偶爾的平靜只容片刻喘息。風和日麗後面,狂風驟雨伺機待發。武崗營區開張當夜,國內外媒體在大門外架好了攝影機,虎視眈眈。已經等待很久了,等待政府抓遊民、遊民反抗,他們可以一遍遍將衝突場景傳送到家戶客廳,滿足人們嗜血的觀賞需求,衝高收視率,可惜(幸好)他們未能如願。同仁們好不容易將遊民們溫言軟語勸上山來,安頓進新房舍,再準備下山去進行另一波勸進。遊民當中身心疾病的比例很高,晚上十點多,一位患有精神病的遊民竟然在他的獨居房中用暗藏的打火機點燃衣服。紅色的火焰從窗口竄出,驚動了正在為晚上的任務忙進忙出的同仁,及時撲滅,消弭了一場可怕的災難。

也幸好及早發生此事,上級長官不再逼迫我們將多人房的舖位換成雙層床,容納更多遊民。讓不討喜的遊民從馬路上消失可以迎合社會觀感,提升政府的支持度,但將高危險群集中居住在狹小的空間內,只會憑添交叉感染的機會,這是犧牲他們的作法,也是我極力抗拒的。只是這樣做太不政治正確,也讓我的長官不悅。

20190617-貧窮與司法專題,街友。(陳品佑攝)
讓不討喜的遊民從馬路上消失可以迎合社會觀感,提升政府的支持度,但將高危險群集中居住在狹小的空間內,只會憑添交叉感染的機會,這是犧牲他們的作法。(資料照,陳品佑攝)

萬華一位遊民聽說了武崗傳奇,走了兩個多小時上山投奔,成為市長在公開場合津津樂道的插曲。排班到山上工作的同仁因為長時間相處,花前月下,發展出武崗戀情,傳為佳話。一位同仁自拍生活紀錄片,加上配樂,成為事後美好的回憶。端午節將近,民間團體送來粽子和零食,我們在大樹下辦卡拉OK歌唱大賽和舞會,遊民朋友接連唱出遊走江湖的滄涼,格外感人,是我最難忘的端午節。

台灣的春天來去匆匆,在淒冷冬雨和炎夏驕陽間往往轉眼即逝。然而,那年春天卻遙遙無盡,人們盼望夏天的高溫來扼制病毒,夏卻步履蹣跚。終於有一天, SARS成為歷史,生活回到常軌,武崗也被軍方收回了。一晚,我和同仁夜訪遊民棲息地,在龍山寺前碰到武崗同學,正與女友併肩逛街,大家熱烈招呼,有如故友重逢。

社工們不忘初衷,為遊民辦了一份《台北平安報》,A4大小、黑白影印,提供有用的資訊,也讓他們發揮編採才能,報上的插圖便是出自遊民泊仔之手,他定期將街頭生活畫成四格漫畫,與街友共享。武崗精神藉由這份輕薄的刊物存續下來。SARS飄然而去,世界繼續運轉,人性也繼續在新舊病毒的到訪中接受考驗。

*作者為前婦女新知董事長。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