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延丁專欄:是你是你就是你

2017-03-05 06:30

? 人氣

恆春鎮一景,圖為古西門。(盧逸峰攝)

恆春鎮一景,圖為古西門。(盧逸峰攝)

有三個簡單的英語短句“How are you? How are you too? How old are you? ”在中國語境之下被重新解讀,變成了一個笑話。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笑話的背景,是某中國黨和國家領導人,各種原職連任各種換職連任,總之十幾年如一日二十幾年如一日,一直都是黨和國家領導人,某外國記者幾年一度來華採訪,大惑不解:「How are you?——怎麼是你?」

再過一屆再見到:「How are you too?——怎麼還是你?」

又過一屆還是他:「How old are you?——怎麼老是你?」

關於中國的類似笑話很多,總讓人笑得五味雜陳、笑得比哭還難看。

後來,隨著中國越來越強大中國的網路審查功能也越來越強大,這個網路笑話在中國網路上不能講了,笑話的背景就變成了俄羅斯和普京,但講這個笑話和聽這個笑話的人都知道此中的哭笑不得、知道此中的「梗」到底在哪裡。

這一回,我把這個笑話講到了臺灣。不過是被用到了我自己的身上。但我把自己擺進去,講這個哭笑不得的笑話,想說的卻是臺灣的公民參與——呃哦,從中國到俄羅斯到臺灣,從黨和國家領導人到普京大帝到傻傻走路的女阿甘,有點兒繞對不對?

How are you?——怎麼是你?

「怎麼是你?」我的臺灣朋友大惑不解:「你怎麼會寫這樣的文章?」——他指《風傳媒》的那則專欄《夜來風雨聲 故事知多少》,講的是臺灣竹塹的故事,也是一個臺灣式拆遷與抗拆的故事。

「嘿嘿嘿嘿主要因為運氣太好。傻人有傻福,像我這樣的人總是能走狗屎運,傻子一上路總有事故發生,嘿嘿總能碰上好故事。我這次環島要『走臺灣路,看民主之所在,讀臺灣人,探民主之所來』,誰都知道我走路之意不在酒而在故事,立志一路尋樂子玩湊熱鬧看找故事聽。我要走臺灣民主路從高雄美麗島出發再自然不過,大冬天出門一路向南再自然不過,恒春是必經之路、古城是必訪之地,恒春古城第一站是張家古厝,如此自自冉冉活活掉進了故事裡,真是運氣好了門板都擋不住。都說狗窩裡留不住肉包子,這麼好的故事不講出來天理難容。我寫這樣的文章很正常,不寫倒是奇怪……」

「不許繞彎子!」朋友怒其不爭,恨我抓不住重點:「我問的是怎麼會是你,由你來寫這樣的文章?事關竹塹的考據、恒春的歷史、與土地重劃有關的爭議,都不是那麼簡單的。做這樣的課題,應該由我們臺灣的學者、臺灣的文化人、臺灣的社運人士慎重行事。而你,一個大陸人,進入恒春沒幾天就寫這樣的文章,並見諸報端,合適嗎?」

問的夠明白了,但我又沒抓住重點,瞻前顧後做起了算數題仍然答非所問:「一共也沒有多麼大點兒的事。抗拆並不是要阻止整片土地開發。想保下的不過是小小一片竹塹幾十坪。開發商留下這樣一處古跡還可以升值,對政府於公眾於遊客於商家都有益,可以多贏。保住竹塹天時地利人和,應該不是一件多難的事兒……」

古厝竹塹照。(寇延丁提供)
事關竹塹,我看到了資本淩霸、官員怠惰、立法不公,看到了就說出來。把看到的問題寫出來,在公開媒體上公開發聲,把社會問題訴諸公論,也願意聽聽別人怎麼說,恰是一種拓寬公共領域的公民行為。圖為古厝竹塹照。(寇延丁提供)

其實,不是我不明白朋友問題之所指,一則我管不住自己對社會問題的關注,這差不多已經是下意識了,二則也管不住自己付諸行動的下意識,三則,我其實根本就不想管——這麼多年了,早就被自己鍛煉出來節哀順變接受如此這般做一個想想清楚就付諸行動的積極公民。

至於朋友的擔心,我倒不擔心。我可能不夠周詳嚴謹,對竹塹和臺灣歷史瞭解不夠,不過沒關係,歡迎批評指正。就像不打算掩飾自己的淺薄露怯一樣我也不掩飾自己的立場,事關竹塹,我看到了資本淩霸、官員怠惰、立法不公,看到了就說出來。把看到的問題寫出來,在公開媒體上公開發聲,把社會問題訴諸公論,也願意聽聽別人怎麼說,恰是一種拓寬公共領域的公民行為,既是我以此參與公共生活,也是以此創造參與公共生活的機會、創造參與社會事務的可能性。不只是通過這樣的行為無事生非給我自己創造了機會與可能性,也是我以此創造他人參與公共生活的機會。積極公民的數量和活躍程度決定了公共生活的品質,臺灣有民主選舉有自由結社有開放言論,把這些權利用起來才是積極公民,把社會關注付諸行動是積極公民養成的簡便做法。

於是有了關於竹塹的第二篇《聲聲入耳》

How are you too?——怎麼還是你?

寫到文章裡還沒完,見誰跟誰說。

2月12日,我已經離開恒春走到了台東,去晃晃書店聽政大杜文苓老師的講座《核食爭議與民主機制》,提問時我的問題是程式正義,就拿這個事情做例子。

2月14日情人節,我自己獲釋周年紀念日,在晃晃書店做分享,後來掐指一算,天哪差不多一半時間用來講這個例子。

2月20日去均一中學跟同學們互動,天哪天哪,一大半時間都在講竹塹的事兒。

不要怪我絮叨,不要問我How are you too?怎麼還是你?眼看這麼寶貴的歷史遺跡就要被合法拆掉,忍不住想為竹塹做點事,光自個兒憋在電腦前頭寫文章有什麼用?我就是忍不住想拉上別人一起做些什麼。

絮叨拉人也是一種積極公民特質,拉別人一起付諸行動,從單打獨鬥到與他們協作、組織化行動。或者還可以繼續向下解讀,付諸行動,既是積極公民心態,也是積極公民能力。既是對社會問題的敏感、有感,對不公正不公平有改變的願望,也有尋求社會支持、拉動社會資源,將這種願望付諸行動的能力。

當然付諸行動的過程中一定會摔跤碰壁栽跟頭,而上面說的那一堆能力,往往是在付諸行動的過程中得到成長的。

每當我拉人一起玩的時候,在交代背景之後,總會跟人一起做算數,信誓旦旦「只要走就有路,只要我們肯做,把竹塹保下來不是什麼大事兒哦……」但是自己心裡清楚讓我這麼做的不是這些成敗考量,而是出於那種積極公民特質行動者的習慣。在跟自己對話的時候是不會這麼算計成敗的,我只考慮這個事情該不該做是不是吸引我,如果說我也做算數的話,做法永遠都是這樣:「回答先有蛋是先有雞這樣的根本問題,我的答案向來都是先有傻子。先有傻子不管不顧動手做起來,就有了一半成功的可能性,得五十分,不做,鐵定只是零。」

決定要做,如何付諸行動?以我當下的資源和能力,能做多少做多少,走到哪裡算哪裡,用我的話是「有困難要上沒有困難創造困難也要上」。

當然摔跤碰壁栽跟頭會有很多,但是慢慢發現有人會說「你跟我們不一樣」,把我歸入有資源有能力有影響力之列,其實我們都一樣,如果說真的有所謂不同的話,是因為行動能力是可以在行動的過程得到成長的。

我這種不管不顧的傻子行動者的套路,也會被人問到「沒人回應怎麼辦?」——很正常哦,任何社會行動在剛開始的時候永遠都是不回應遠遠多於回應。不回應,是別人的自由,我只是發出邀約,是不是參與、以何種程度參與不是我考慮的事,或者,更準確地說:不是我做事情的前提。

「別人冷感怎麼辦?」「會不會傷心失望?」這類感受當然會有,但不會影響我,「盡人事,聽天命」,我做我心安,僅此而已。說到傷心失望甚至憤憤不平也曾有過,甚至曾經是很長一個時期都有,但慢慢越來越少越來越輕,到現在已經是根本不care 這些。而且,這種現象不僅發生在我身上,我身邊的很多朋友,越是付諸行動多的積極公民往往不太在意這些,自己選擇了做積極公民,這就是要付的代價——此所謂積極公民心態:不管怎樣,自己都會盡力。

為了竹塹的事情,我既拉朋友個人,也想拉各種NGO組織一起參與。臺灣既有的社會組織豐富多彩,不用可惜,暴殄天物啊。社會組織的豐富性和開放性決定了公共參與的品質,通過這些組織,再去拉動更多人參與其中,是我對付難題的簡便演算法,是走熟了的捷徑。

文化資產審議委員南下恆春古厝場勘﹝寇延丁提供﹞
文化資產審議委員南下恆春古厝場勘﹝寇延丁提供﹞

How old are you?——怎麼老是你?

臺灣各種各樣的組織足夠豐富,各種各樣的活動也不少,但是看來看去看到的往往都會是老面孔,讓人忍不住會問How are you? How are you too?How old are you?怎麼是你是你老是你?怎麼樣把社會議題做成好玩的玩具以利公眾參與,跨出社運小圈圈,是個蠻傷腦筋的問題。

為這事兒跟各種NGO小夥伴一起各種討論研究,嘿嘿嘿嘿必須實話實說,其實就是一幫說得來的朋友,各種聚會聊天吃喝玩樂。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但是我們的革命,怎麼越看越像是請客吃飯呢?——事實上根本就是在請客吃飯呀!

這樣的人、這樣的生活方式,把社會關注付諸行動就是自己的生活,既是衝撞堅持鬥爭妥協,也是吃吃喝喝玩玩鬧鬧——我們每次見到都興高采烈,上山下地進田划船各種玩各種不亦樂乎,社會議題社會運動與吃喝玩樂聚會聊天混為一談傻傻分不清楚。

這是我們的關注我們的生活方式我們的樂在其中。

想來,即使是在臺灣,對社會運動的參與也有一種吊詭:公眾有潛在的關注與參與願望,但僅止願望而已,太多人往往不得其門而入。

如何讓他們也能像我們一樣?這是個問題,既是參與與否、有公共性與否這樣的嚴肅問題,也是個好玩與不好玩的不嚴肅問題——呃哦,不對不對說錯了,後者同樣也是嚴肅的問題,同樣考手藝。

對積極公民和社會組織而言,如何把社會議題做成一個玩具是個很不嚴肅的嚴肅問題。讓所有有願望想參與的人都能加入進來一起玩付諸行動,不僅參與公共事務也能找同道交朋友知道自己吾道不孤,讓參與其中的人在這個過程中成長,是個技術活兒。

老樹掩映下的恆春北門張家古厝。(寇延丁提供)
老樹掩映下的恆春北門張家古厝。(寇延丁提供)

如何才能降低參與門檻、提高參與樂趣?

這個話題太嚴肅了,實在想不出辦法我們乾脆放下不想,不如乾脆去跑恒春聚會聊天吃喝玩樂一回好了——3月12日植樹節,我與竹塹有個約會,去恒春百年竹塹原址與主人一起種竹子,還可以聽張家古厝的主人講竹塹的歷史、講解臺灣獨有「恒春厝」的特點、登臨龜山回溯河洛人遷徙之路、看原住民客家人河洛人幾百年糾扯的痕跡、體驗手做鹽鹵豆腐……怎麼樣?是不是足夠好玩哦?其實,還有更多保密細節更好玩但是現在不能透露不能告訴你喔。

今年的植樹節,我們的酷與眾不同。

我與竹塹有個約會,你,會不會來?

說好了,3月12日,植樹節,愛吃愛玩愛歷史愛臺灣愛付諸行動的人不見不散,我們恒春古城恒北路張家古厝不見不散。

活動內容豐富,流程細節暫時保密,這樣玩才會有驚喜。

有人擔心:來的人太多了怎麼辦?

不怕,張洧齊夫婦都是有證照的恒春古城導覽員哦,而且,他們還有很多小夥伴哦,放心吧,臺灣不是有各種各樣的民間組織麼?我們有的是人,不怕來的人多。

今年的植樹節,我與竹塹有個約會。關心歷史的你,好奇竹塹的你,想親手種竹子的你,喜歡手做的你,愛吃豆腐的你,想認識朋友的你,炫酷的你、積極參與的你……等的是你是你就是你——你,會不會來?

除了3月12日植樹節恒春植竹之旅,3月10日還有一個與此有關的公開沙龍,傍晚七點半,「夜來風雨聲,參與知多少」。我與張洧齊做客高雄鹽旅舍,跟大家一起聊聊竹塹的故事,這一叢竹塹承載著怎樣的歷史?曾經發生了什麼、當下又發生了什麼?我們可以為它做些什麼?歡迎各位親朋奔相走告、歡迎各路好友現場圍觀獻計獻策加入其中,我們一起把這個玩具做大,等的就是你。

泛黃的恆春古厝族人合照。(寇延丁提供)
泛黃的恆春古厝族人合照。(寇延丁提供)

*作者為自由作家、紀錄片獨立製片人。著有《一切從改變自己開始》、《行動改變生存--改變我們生活的民間力量》、《可操作的民主》等著作;先後建立了「北京手牽手文化交流中心」、「泰安愛藝文化發展中心」等公益組織,發起了「北京水源保護基金會飲水思源愛藝文化基金」。最新作品《敵人是怎樣煉成的?沒有權利沈默的中國人》,(時報出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