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稅改革(5):金融業肥滋滋 真的嗎?

2014-03-07 07:28

? 人氣

大家覺得金融業肥滋滋,財政部欠錢就從金融業加稅著手。(風傳媒影像合成)

大家覺得金融業肥滋滋,財政部欠錢就從金融業加稅著手。(風傳媒影像合成)

財政部提出的財政健全方案中,決定把銀行、保險業者的營業稅,由2%調到5%,預計可增加200億元的稅收。外界幾乎都是支持的聲音,都認為銀行保險企業獲利豐厚,多繳點稅是應該的。但銀行保險業者真的如此「肥滋滋」嗎?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台灣銀行業獲利率亞洲敬陪末座


讓我們來看看幾個數字。2002年時,每100元本國銀行的資產能產生2元的淨利息收入,到了2012年只剩下1.1元;銀行手續費收入則長期都在0.4元上下,2001年金控公司開始成立前手續費收入較低,金控成立後因為業務交叉銷售而提高,但卻從未超過0.5元。至於其他收入,含自營部位或其他金融收入,這個數字大概也只有0.3元左右。

整體來看,銀行每100元資產能產生的營收(包括利差、手續費及其它收入),只有1.8元左右。其實這10年來,銀行的淨營收是下降了0.8%,也就是說,若以2013年台灣本國銀行資產35兆試算,這0.8%的差異,表示業者在削價競爭中放棄了2800億元營收。

2012年本國銀行的資產報酬率(ROA) 及淨值報酬率(ROE)分別只有0.68%及10.41%,在亞洲國家中殿後,所以我實在不太能認同台灣銀行是「很賺錢」、「肥滋滋」的看法。

銀行淨營收事實上變差了,但為什麼會讓外界看起來是大賺錢?主要是因為費用下降。在台灣,不只製造業在作cost down(降低成本),金融業一樣在全力作cost down─作法其一是降低薪資增幅,另一則是該作的系統等投資少作。銀行是擠出利潤了,但相較於國際金融界,薪資低了許多,人才因此流失;投資少則導致銀行的系統、商品能力落後其它國家,使得台灣的銀行無法與國際競爭,越來越退化;別說世界盃,連亞洲盃都不知該如何去打。

此外,要特別注意到台灣銀行賺錢表相上的高風險問題。台灣銀行在2007年之後未產生大規模的新呆帳,甚至還有舊呆帳可以回收,這並非長久獲利,呆帳回收正逐漸縮減中。銀行在營運正常時提存較少的呆帳,於是就把少提存的錢拿來補貼惡性削價競爭,未對風險較高的貸款者收取足夠的利息,整個風險訂價機制錯誤。而且從1995年至2012年的平均淨提存費用是平均資產的0.92%,可發現2002年提的呆帳0.1%是少了。

因此,台灣銀行的情況就變成:利差太低、風險訂價未作好、提存實際不足,表面上賺錢,事實上風險是高的。如果以長期呆帳損失趨勢提存足額的呆帳準備,實際上台灣銀行是沒賺什麼錢的,銀行更缺乏度過景氣谷底的能力。這次財政部把銀行、保險業的營業稅提高為5%,潛在的風險也隨之增加。如果下次景氣衰退,銀行獲利能力變差,政府再把營業稅調降回來,豈不又造成政策不穩定,而使得國內外資金對投資台灣更加卻步?

台灣銀行業為前五大營業稅貢獻者之一


事實上,台灣銀行業在營業稅繳交貢獻度比大家想像得高,以2012年為例,根據財政部「101年臺閩地區營業稅自動報繳單位申報情形分析表(行業別)」資料顯示,台灣銀行業2012年銷售額僅佔全國所有產業的2.9%,但銀行業營業稅應實繳稅額卻貢獻6.6%,而銀行業銷售額僅有7.1%可免稅,遠低於整體產業之31.8%。如果我們把2012年應實繳稅額除以各產業總銷售額或應稅銷售額,則銀行業已針對其總銷售額繳付了1.5%的稅,若以應稅銷售額來算,實質營業稅率也達1.7%,這兩個數字都遠高於所有產業平均的0.7%與1.0%。

(資料來源:財政部、筆者整理)

課稅應多考慮國際慣例,務實思考


現行銀行業課營業稅,是按利息收入來課稅,並未扣除資金成本,不像其他產業,在計算營業稅時可扣除購買原料之進項稅額,其實已較嚴苛,因此,若銀行業與其他產業採相同稅率,稅賦負擔就更重了,故不宜再提高稅率。政府在制定營業稅政策前,應該探討國際間課金融營業稅之實務,例如是以淨營收還是毛營收作為課稅基準等等,才能讓政策制定更加周延、更具國際觀。其實,銀行業呆帳回收未來會逐漸減少,已形成獲利壓力,調高營業稅易雪上加霜,不如再觀察,等讓銀行體質更加健全,足以應付經濟谷底及金融危機再說。

節流不如開源


台灣這幾年的思維一直在節流,而非開源,企業如此,政府亦復如此。政府各單位也都非常善意,很照顧民眾及企業。因此,我們看到有政府單位覺得銀行利差太高對企業不好,就希望能壓低銀行的利差;然而中國、香港及韓國銀行業利差較台灣高,企業卻仍然充滿活力,台灣銀行利差低,企業反而並未因利差低而競爭力大增。

我們也看到金管會體恤民眾,盡力降低各種金融業務手續費,連跨行提款及轉帳手續費也省。財政部也是友善,想多收些稅收讓政府多為人民作事。勞動部也很好意,要求企業賺錢要加薪。說真的,同業殺價競爭,加上政府種種善意,容易弄到最後讓銀行不知要如何賺錢。

這種「節流思維」的結果會造成銀行弱化,員工薪資低落,回家也要跟著「cost down」、減少花費;接著人才流失、民間消費減少;銀行業股價低迷、海外展開併購及發展能力差,更無法協助企業發展。最後反應到經濟上成長停滯、政府收到的稅越來越少….。這是一個惡性循環,此般的節流思維值得好好思考是否能達到想要的效果。

如果能調整為開源的思維,例如:發展財富管理產業。以目前央行發行的NCD(可轉讓定存單,等於是央行吸收市場多餘資金)有6兆左右,台灣人在海外也有非常多的資產,更有許多專業人才。若政府能調整政策,吸引錢財、人才回流,創造龐大的財富管理產業,便能從營業稅、營所稅(稅率是17%)等賺到更多的稅收。

另外,稅賦制度應合理化,以連結稅制為例,金控法賦與金控與子公司連結稅制,讓各子公司與母公司盈虧互抵後整合報稅,但過去多年卻因國稅局將金控視為投資公司,談責任時金控要負無限責任,談稅制時則連結稅制要分開,在費用抵稅上甚少考慮金控係母公司之實質,矛盾之處,相關單位卻缺擔當處理,耗費國家與業者精力,實在可惜。 諸多議題,若全民都以產業與經濟發展為先,而非民粹至上,加大思考格局,政策務實、穩定,相信台灣就能走出現在桎梏,再創新局。時間不等人,不進則退。

*作者為國泰金控投資長、台大國企系所專業實務教師,所述言論係個人意見。

(編按:財政部推出財政改善方案,《風傳媒》特別邀請學者專家推出財改系列,讓讀者進一步檢視並了解方案內涵,自3月3日起推出共5篇,本文為最後一篇,本系列結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