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國民黨必須勇敢的與年輕世代站在一起

2020-01-27 06:10

? 人氣

改革資格論,誰有資格喊改革?

「改革,從來都沒有資格論」,或許很多人會質疑,國民黨身處於體制內的黨公職是否有資格在敗選後倡議改革,但呼籲改革,正是應當無關乎體制內外、無關投票與否,更無關是否曾經在本次選舉支持國民黨的候選人。改革,對任何人而言,唯有認同國民黨務須徹底進行改革的大方向,都是不需滿足何種條件便具備的資格。畢竟,在國民黨經歷這樣全盤皆輸的雪崩式潰敗後,說到底究竟有誰能夠全身而退,又有誰還能夠被稱作既得利益者,而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去審視。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但正因為身處於體制當中,身處於八德大樓的「萬惡淵藪」之中,稍有留心便會發現這個政黨的問題其實俯拾皆是,但多數有此想法、能夠明確點出問題的人卻因不在其位,抑或是為了顧及選前的團結氛圍選擇沉默,而有種熱情被消磨殆盡的無力感。因此,這樣的選舉結果對國民黨而言雖是沉重,卻也代表著我們對於這個百年政黨未來的發展與願景,能夠有著更多的可能性與想像。

20200122-國民黨青年舉辦「青黨行動第二彈:野生中常會」活動,並以滷肉飯加礦泉水宣示活動主題。(蔡親傑攝)
國民黨青年舉辦「青黨行動第二彈:野生中常會」活動,並以滷肉飯加礦泉水宣示活動主題。(蔡親傑攝)

世代交替,關鍵在於心態與思維上的轉變

未來四年,台灣社會將面臨的不僅會是「中國因素」的持續影響,更是世代之間進步與保守價值間的衝突與撕裂,而國民黨當然也無法自外於此。在面對「抗中保台、下架吳斯懷」乃至於接下來罷免韓國瑜所延續的反對聲浪之中,卻也無非是國民黨難得一見能夠開啟改革的契機,然而現階段頗為遺憾的是,在檯面上多有討論黨名與兩岸論述對於去中國化的改與不改、責任政治的辭與不辭,甚至是在中常委的選任標準所加上的年齡限制,這樣多是講究名詞、針對人事的變革,卻多半像是搔不到癢處般僅止於表層而無法觸及核心。

中國國民黨開啟改革的關鍵,始終都在於心態與思維上的轉變,進而對於黨的制度、組織改造以及論述進行全方位的檢討,而在將敗選原因歸責於韓國瑜個人因素與抗中保台、下架吳斯懷的發酵之外,綜觀國民黨的內部檢討及外界歸納,與年輕人主流意見嚴重脫節所產生的世代差距,也實屬敗選的其中一項重要因素。國民黨急需「世代交替」的呼籲,在選後提到改革時也毫不意外的掛在嘴邊。但很多人會說,其實國民黨並不是沒有給年輕人機會,從黨務系統既有的青年組織來看是如此,在常會上所保留的指定青年中常委亦是如此,在黨的組織架構有執掌青年業務的單位、在常會當中有青年的意見能夠傳達,這些固然是好事,但這樣就夠了嗎?

用年輕人能接受的「理由」說服,用年輕人聽的懂的「語言」對話

問題始終在於,國民黨從來都不了解年輕人,而一直以來都持著分位子、給資源便能拉攏年輕人的心態,而忽略了年輕世代真正的想法,更何況現處於黨產與資源拮据匱乏之際,相較於其他政黨,國民黨又有多少條件是優於對手的?其實,國民黨與韓國瑜在這場選戰期間,並非沒有想方設法的要透過包括青年論壇等各種方式去拉近與年輕人的距離,然而這之間卻多半少了共通的語言與理由。

長久以來,國民黨與年輕人似乎一直處在世代間上對下的階層關係,自認為的重視與關心,就如同國民黨過去如同長輩般對年輕人近乎說教,卻視之為「對話」的互動方式,其中多半是年輕人難以理解的幽默與語言,不僅缺乏說服力、也未讓年輕人感受到對等的尊重。對此,國民黨若要談改革、進而弭平世代間的差距,請先用年輕人能接受的「理由」去說服、用年輕人聽的懂的「語言」跟我們對話。

關於改革,不該再是黨主席選舉的前哨戰,關於世代交替,不該只是每四年拿出來喊一次的口號,而在同性婚姻、反送中等關乎人權、維繫自由民主等年輕人所在乎的議題上,國民黨也同樣不該再只是為了選票考量,而選擇故步自封、選擇站在進步價值、甚至是整個年輕世代的對立面。這一次,唯有勇敢的與年輕世代站在一起、勇敢的傾聽年輕人的聲音和想法,便是國民黨開始邁出改革的第一步。

*作者為國民黨青年政治工作者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