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進興專文:本土人類學的先驅─懷念李亦園老師

2020-01-26 06:20

? 人氣

本土人類學者、中研院院士李亦園(左)。(資料照,取自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

本土人類學者、中研院院士李亦園(左)。(資料照,取自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

甫進台大歷史系,頭一年必須修習「人類學導論」,該門課係由人類學系的先生輪流就各專題做講演;居中李亦園(一九三一—二○一七)老師的授課,最為生動有趣,讓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由於考試成績出乎意外的好,曾姓助教還來問我是否要轉系,可是因為和歷史系諸位同學已經有了不解之緣,只好決定留在本系。但受此鼓勵,之後又去旁聽了李老師的「原始宗教」、「人類學方法論」,受益更多。即使到哈佛進修,也一直保持這方面的興趣,常到人類學系旁聽課。日後,我會特別關心儒教的宗教面相,恐怕其來有故。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李亦園(允晨出版社提供)
李亦園(允晨出版社提供)

要之,一九七○、八○年代,李老師風華正盛,與楊國樞(一九三二—二○一八)幾位教授戮力行為科學本土化,厥功至偉。合著的《中國人的性格》成為見證時代的學術著作,廣受好評,學生幾致人手一冊。李老師遂因緣際會成為本土人類學的代表人物,備受推崇。其實李老師治學十分開闊,舉凡南島原住民、漢人社會和海外華僑均有所著墨,真是名符其實「中外兼修」的博雅學者。

由於李亦園老師兼備學問與行政之長,聲名在外,一九八四年,遂受命籌設新竹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出任創院院長。後來「歷史研究所」因人事的紛擾,所長懸缺;有天他竟出面力邀資歷甚淺的我擔任所長,委實讓我受寵若驚了。但我慮及剛返國不久,人生地不熟,諸事未備,也就婉拒了他的好意。李老師難免些微失望,但仍囑咐我留在歷史所兼課。再有機會和他接觸是很久以後的事情了。

李老師是位美食家。一九八九年,「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成立,他復受邀擔任首屆執行長;辦公室位於敦化南路,午間休息,他喜歡自己附近閒逛,找個小館子,打牙祭。有次,內人和我剛好路過,巧遇李老師,便拉去一齊用餐,言談之間,備極關懷。其實,李老師一貫對待學生和晚輩十分呵護,就是如此。據告,臨終前數日,有幾位老學生去看他,還一再叮囑著要家人掏錢,請學生去用餐。以我個人為例,老師往生之後,有天前去探望師母。師母隨手取來一個預置的牛皮紙袋,內放有一方極精緻的瓷製硯台,謂李老師想留給我作為紀念,頓時百感交集心茫然,蓋老師不知不文的我乃是書法的門外漢!

眾所周知,李老師為台灣人類學界育才無數。此外,我總覺得李老師對史語所「情有獨鍾」,也先後提攜了不少歷史同仁(例如邢義田、王汎森、王明珂等)。首先, 史語所的創辦人─—傅斯年(一八九六—一九五○)先生恰是他就讀台大時的校長,對李老師愛護有加,因為李老師當時患有肺病,傅校長特別替他每餐加個雞蛋,這在那個兵荒馬亂、物質極度匱乏的時代,不可不謂惜才之舉。而李老師又曾在歷史系唸了兩年,方才轉至始創立的考古人類學系就讀。或許這些緣故,令他始終關注史語所的發展,每每交談,即詢問史語所上上下下的狀況。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