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2020總統大選輸贏及未竟之事

2020-01-15 05:30

? 人氣

至於曾因應紅衫軍改革運動而起的「中間選民」和「第三勢力」,以及隨第三勢力而起的「小黨組黨運動」,反而在選戰中紛紛潰散,有些則躲到大黨中帶槍投靠,發生了黨主席被摸頭、被收編、被共謀化的荒謬發展,簡直自打嘴巴。這次總統選舉中,只有以台北市長柯文哲為首的「台灣民眾黨」還維持了第三勢力的立場,並在政黨票中表現得最突出,贏得將近10%的民意支持,這些小黨的發展未來仍值得觀察。筆者對這些當年以「超越藍綠」為主題而崛起的第三勢力有些意見,這些小社群和小政團對當代台灣所處的「世界局勢」和「區域定位」缺乏了比較宏觀的視野,以至於在政略選擇上顯得不穩定、任意化又太過個人主義,導致他們難以在兩大政黨中形成具有政策實力的「關鍵少數」。再者,第三勢力中最關鍵的「文化界」、「媒體界」和「社運界」等,這些過去在國家資源分配系統中比較弱勢和邊緣的社群,對於「文化立國」、「參與式治理」或「民粹治國」等這些政治意志和政策目標的知識太貧乏了,政治視野和政治能力不足,無法真正進入國家領域來鬥爭或競爭,造成了社群缺乏政治意志力而有「零散烏合之眾」的發展限制。當然,也許不能太怪小黨,很可能是當今規範政黨的新法律限制了他們茁壯的空間,被兩大政黨夾殺,加上兩個政黨在兩岸政見上趨於「立場極端化」,逼使選民在「保台」和「親中」之間選立場,導致小黨和中間選民有潰散的現象。總之,第三勢力的戲劇性消長讓我們看見公民政治組織能力的學習過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2020年1月5日,美國總統川普在推特上表示將不排除攻打伊朗的重要文化遺址,引發各界撻伐。(AP)
作者說明,美國總統川普(見圖)雖以弱智粗鄙的民粹語言來選舉,但他的政見卻始終是從一個成功企業家角度出發,非常務實又有效的全球市場經營和管理策略,以及非常務實的「讓美國再次偉大: 新經濟民族主義」的政略,才使他人氣長紅。(資料照,AP)

卡夫卡這位哲人曾在一則關於「隱喻」文中寫道: 有三個人在一場比賽之後討論輸贏的問題。第一個人說: 「你贏了。」第二個人說: 「我在數量化的分數上輸了。」第三個人說: 「不,其實你們是在隱喻上皆輸了。」他利用對話的形式,彰顯了語言中很重要的「隱喻」的修辭意義和力量。其實,選舉中所建構的文宣、路線和政見正是具有這種經過隱喻和修辭而產生的巨大社會群眾影響力。可惜的是,這次大選中的文宣和論述都沒有真正關乎未來政治領導權、經濟轉型升級政策和文化發展路線的辯論,甚至也沒有關乎統獨、共同體轉型或中美貿易政治立場的辯論,多半是ㄧ些政治人物瑣碎攻防、政治陰謀和各種謠言小道消息。這應該是總統選戰中全民皆輸的部分,因為我們浪費了一場可以全國規模來針對「爭議性政治主題」大鳴大放,由公民和候選人來公開進行政治大方向辯論與對話以促成「發展共識」的機會。

讓我們借用卡夫卡的智慧用來看待2020這回政治選戰的輸贏問題。筆者初步的結論就是: 「蔡政府在捍衛本土政權、台灣主體和投票民主形式上贏了。但卻在涉及台灣未來更大規模的全球區域經濟和兩岸關係轉型上輸了。而在涉及第三勢力最關心的弱勢治國、性別平等、創意產業和全球華人文化市場發展上,則更徹底地輸給了舊時代的冷戰意識形態。」

*作者為美國加州大學的博士候選人,政治文化評論者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