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愛香港香港卻不愛他的「港漂」、撐警察卻麻煩上身的藍店老闆娘...那些香港示威中的激烈情感與故事

2020-01-01 12:00

? 人氣

香港一位男子在紀念科大學生周梓樂的集會哭泣。(BBC中文網)

香港一位男子在紀念科大學生周梓樂的集會哭泣。(BBC中文網)

沒有人預見這場示威的到來。從抗議者到參與者,香港的抗議和暴力在2019年震驚了所有人。這場危機源於政治,卻通過情感而發酵。BBC採訪了五位捲入香港示威的人士,回憶他們在這場示威中的情感體驗——他們的眼淚、興奮、破裂的人際關係以及驕傲。本文由BBC的蔡曉穎撰寫,人物肖像照由盧君朗提供。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故事起點

2019年3月30日,星期六,是最後一個正常的一天。天氣晴朗,陽光普照。像在香港的其他周末一樣:鬧騰的雞尾酒時光,家庭午餐,在霓虹燈下購物至深夜,以及隨處可得的可愛自拍照。

但是隔天,更有政治味的行動開始了。星期天,數千人在令人沮喪的毛毛細雨中游行,抗議一項允許將疑犯引渡到中國的法律修訂案:「引渡返大陸,香港變黑獄。」 遊行人士這樣高呼。

當時,關於這場遊行的報導並不多,但這座城市正在傾聽。

香港後來發生了持續6個月的大規模抗議遊行,街頭成為戰場, 警察毫不猶豫地以催淚瓦斯、橡皮子彈、水炮和實彈回應示威。青少年抗議者發射弓箭,香港立法會會議廳遭到破壞,數起千計的香港年輕人現在學會製作汽油彈與縱火。即使港府後來撤回這個《逃犯條例》修訂案,市民的憤怒卻變得更加劇烈。

A HK argument on the streets during a protest on November 19

政治也許是觸發這場運動的主因,但魯莽的激情卻成為燃料,在這座城市的各地爆發。陌生人在街頭發生爭執:有一名男子因為批評示威者的言行,而被淋油點火;一名憤怒的出租車司機開車衝進一群抗議者;一個大學生摔死,無人能解釋原因;在街頭衝突中 ,當時站在馬路中間的年邁清潔工,被空中飛來的磚塊擊中而喪命。

香港是我的家,報導這一切並不容易。這個城市一直以穩定繁華著稱,但在這半年間恍惚變成超現實的「反烏托邦」——市民擔心中國的統治,但也擔心暴力對社會的影響。現在,似乎沒有香港人能睡得好了。

教科書中的政治、經濟、人口統計甚至民主理念、意識形態和身份認同等因素都難以完全解釋香港發生的事。但是,從這些因素中交錯產生的強烈情感,或也能說明這場運動。因為即便政治立場上有所分歧,但情感是這座城市所共享的。透過這些故事幫助我理解當下香港的困境。

.

警嫂

我為了家庭還在努力維持婚姻,但他已不再對我有吸引力了 。」

菲奧娜(Fiona)17歲的時候在學校認識她的丈夫。談戀愛的時候,她知道自己有一天會嫁給他。現在,30多歲的她,與先生有了兩個孩子,一個完美的家庭。但現在,政治磨損了他們的婚姻。因為她是一名示威者,而先生是一名警察。

Fiona說:「我告訴他,我對他的愛減少了。」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