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教育》臺灣的基礎科學研究,怎麼了?

2020-01-20 05:50

? 人氣

Nature期刊針對各國學術研究機構的基礎科學研究成果進行排名,若以「貢獻值」數據來看,2018年台灣最佳的基礎科學研究機構為中央研究院,卻僅排名第209,貢獻值70.45。(資料照,維基百科)

Nature期刊針對各國學術研究機構的基礎科學研究成果進行排名,若以「貢獻值」數據來看,2018年台灣最佳的基礎科學研究機構為中央研究院,卻僅排名第209,貢獻值70.45。(資料照,維基百科)

關於全球大學的排名,一般熟知的有四種(英國Times報的THE、英國Quacquarelli Symonds 公司的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上海交通大學的ARWU、美國US News & World Report雜誌的USNWR)。每次發布,媒體都熱衷報導。大家會關心臺灣大學的排名是上升還是下降?又,除臺灣大學外,中國大陸及香港的大學有多少是在兩百名內?還有,前一千所大學中,臺灣有多少大學入榜?相關的檢討文字已有許多,本文不贅。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另有一種排名,是關於學術研究機構(包括純研究機構及研究型大學)的基礎科學研究成果的,似乎在臺灣還很少人注意到;那就是Nature Index的排名。這一排名是Nature期刊自2015年開始做的,方法是選定基礎科學各領域最重要的期刊82種(包括Nature旗下18種期刊,及Science, Cell,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 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Letters, Advanced Materials等等)。有AC與FC兩種計點法。AC(Article count)指論文數:只要是論文作者中有一人來自該機構,就計1點;FC(Fractional count)指「貢獻值」:每篇論文點數為1,若有N位作者,則每位作者的貢獻值計為N分之1,然後就每一機構加總。

科學研究注重原創;事實上只有極少數論文能引領風潮而樹立典範,而其他大部分論文則或附和助成,或只在小眾間相觀而善。反映在學術期刊上,則上述82種頂尖期刊的影響指數(impact factor,即該刊的每篇論文平均引用次數)遠遠超過一般學術期刊(例如Nature的影響指數有43.0,而一般期刊有1.0就算不錯了)。因而,一個機構在頂尖期刊上發表論文的多寡,的確可以顯示其學術研究創新的水準。

2015年整年的FC排名,前5名依序為(案:括弧裡的數字就是前述「貢獻值」):中國科學院(1620.68)、美國的哈佛大學(886.99)、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French National Centre for Scientific Research(790.39)、德國的普朗克研究所群Max Planck Society(745.18)、美國的史坦福大學(636.11)。北京大學排名第14(369.66),清華大學(北京)排名第28(278.86)。此外,日本的東京大學排在第8(526.72),新加坡國立大學第45(212.00),南韓的首爾國立大學第65(166.93),香港科技大學第138(100.68)。

與之相較,2015年臺灣最佳的三個基礎科學研究機構是:國立臺灣大學第108(115.83)、國立清華大學(新竹)第190(79.15)、中央研究院第194(77.54)。許多中國大陸的大學都排在前面;江蘇省屬的蘇州大學近年異軍崛起,排名第80(140.7),值得注意。

國立台灣大學校門(取自維基百科)
2015年台灣最佳的基礎科學研究機構是國立臺灣大學,為第108名,貢獻值為115.83。(資料照,取自維基百科)

三年後如何?2018年整年的FC排名,前5名大致不變(可見指標有相當的信度):中國科學院(1698.14)、哈佛大學(874.68)、普朗克研究所群(757.32)、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689.86)、史坦福大學(622.01)。須注意的是:北京大學排名提前到第10(411.85),清華大學(北京)第13(392.96),南京大學第16(386.91),中國科技大學第18(343.45),皆進步甚多。此外,東京大學排在第9(430.86),新加坡國立大學第35(250.93),首爾國立大學第69(165.84),香港科技大學第115(108.39)。

與之相較,2018年臺灣最佳的三個基礎科學研究機構是:中央研究院第209(70.45)、國立臺灣大學第217(82.43)、國立清華大學第301(61.45),無論排名或論文貢獻度都明顯大幅退步。至於蘇州大學,則上升至第56(161.11)。

看到以上的統計,我們是不是應該檢討:臺灣的基礎科學研究到底出了什麼事?之前我們總有個錯覺,以為中央研究院的基礎科學研究應該很不錯——不是有諾貝爾獎級的人在主持麼?不是數理科學組有十一個研究單位,生命科學組有九個研究單位嗎?不是每年投入許多的研究經費,而研究者並無教育負擔嗎?但是拿到世界上去,就被人大大的比了下去,實在有點出人意外!

常有論者主張將中央研究院併入臺大,如此可望大大提升排名。從以上的數據看,若中研院與臺大合併計算,2015年的FC為193.34,可以排到第53,在日本的東北大學及美國的馬里蘭大學之間。到2018年,則中研院與臺大合併計算的FC為152.88,名次退為第75,排在日本的理化學研究所(RIKEN)及南韓的韓國科學技術院(KAIST)之後。

臺灣的幅員及資源,總體而言當然與大國相差甚多。但以機構比機構,想來總應該可以有得一拚!然而,臺灣大學加中研院竟然敗給蘇州大學?觀察趨勢,則往後的情況會越來越糟。問題是多方面的:

大學及研究機構廣設,因而資源分散。

研究計畫被學閥把持,以致優秀學者出走。

學術研究機構帶頭人不孚眾望,因而學界研究精神渙散。

學術不軌事件經常發生,當局常敷衍了事,惡惡而不能去,以致學風敗壞。

青年對學術研究的意願不高,新血不繼,研究者的平均年齡漸長。

當局政策注重應用研究及產學合作(例如科技部近年將重點放在與產業技術領域相關的科技,如人工智能之類),基礎科學研究較不受重視。

在教育當局沉迷於追求「國際科學奧林匹亞」金牌的同時,卻不知:我們的基礎科學研究環境在急遽敗壞中!

*作者為《通識再現》主筆群

喜歡這篇文章嗎?

諄筆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