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政見會中不知所以的財經論述

2019-12-27 07:30

? 人氣

總統電視更見發表會第二場,候選人在財經議題上有攻防著墨,但內容空洞又避重就輕。(中選會提供)

總統電視更見發表會第二場,候選人在財經議題上有攻防著墨,但內容空洞又避重就輕。(中選會提供)

第15屆總統競選政見發表會的第二場已結束,候選人談到的財經面相問題,在「程度上」仍與第一場接近:一樣差勁,或是錯誤引伸數據、或是避重就輕偏頗的只引用有利於已的數據。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第一位登場的總統蔡英文批評上次韓國瑜指年輕人可支配所得低一事,說了一句「可支配所得最低是在國民黨執政的8年」,同時指民進黨執政後因經濟成長與加薪減稅等才走高。

這句話對嗎?常識想就知道:當然錯誤。可支配所得這種經濟數據,與衡量經濟規模的國內生產毛額(GDP)、平均GDP、貿易總量、零售金額等等諸多總體面經濟數據類似,經濟正常成長情況下,一定是一年比一年高。因此,可支配所得怎麼可能在「國民黨執政8年」時是最低?在馬政府前的扁政府8年,數字當然是更低。

例如,馬政府執政末期的2015年,平均每戶可支配所得是96.48萬元,比扁政府執政末期2007年的92.3萬元高,當然,扁政府又比李登輝執政末期1999年的88.9萬元高。因此,蔡政府執政的2018年增到103.6萬元,其實就是正常的成長,倒不必特別表揚;而因此把國民黨執政的8年期說成「最低」,則更是非常奇怪的比喻及說法。

此外,在談薪資問題時,蔡英文說了一句外界可能不是非常清楚但有點拗口的話:「從另外一個標準來看,實質總薪資也在我們執政期間,成長幅度遠遠超過前個政府執政8年,加上通貨膨脹,也超過20年前的水準。」

其實,這就是一個經過特別挑選的數據,總薪資包含年終獎金,經濟復甦讓年終獎金增加,因此拿平均每人每月實質總薪資來跟衰退時期比較會有優勢;但對一般社會時常說、以實質經常性薪資為準的「薪資倒退」說法,就跳過不談,因為實質經常性薪資還是倒退17年─這個數據應該要到明年才能突破。

另外一個「笑點」是蔡英文說馬政府交給她時,經濟連續3季負成長,而她執政後經濟已經連續14季正成長。聽起來非常厲害,實質是完全錯誤類比。馬政府後期是全球經濟下滑、台灣出口連續衰退17個月;蔡政府上台則是碰到全球近10年最強勁的復甦,她上台1個多月出口就由衰退變成正成長,而且蔡是2016年520上台,但2016年4-6月的第2季經濟就已轉為正成長。

這是非常明顯把景氣循環因素拿來說嘴的錯誤,那些總體經濟數據由負轉正變佳,不會是蔡政府的努力與政策,因為不會有一個政策一個多月就見效,動輒拿此誇口意思不大,只顯得無知而已。

而如果蔡政府讓台灣經濟連續14季成長是非常的「好棒棒」,那馬政府不是更要吹噓從金融海嘯後經濟復甦的2010年開始,經濟就每季正成長,到2015年第3季才變成衰退─哇,馬該吹牛他「日以繼夜的努力創造連續超過20多季的正成長」,但有人如此吹噓看經濟的嗎?

至於對加入區域經貿組織問題上,蔡英文要韓國瑜「不要太天真」,倒是所言甚是,因為就算再換國民黨執政,也不可能可以加入RCEP。不過,蔡英文對台灣國際經貿邊緣化的危機也有過於掉以輕心的問題。

台灣是有受惠於ITA協議(WTO的資訊科技協定),許多科技產品外銷可享零關稅,但台灣不是只有資通訊產品出口而已,我們口口聲聲說「台灣出口以科技產品為主」並無誤,但所占比例也是在4成多,不是高到8、9成而可以忽略其它產品的地步。就以台灣另一個堪稱支柱型產業的石化為例,有無FTA或區域經貿組織加持,關稅差距是10-20%左右,當然對國內產業有影響,經濟部官僚單位明顯是低估影響、粉飾太平。

再如為了表示新南向的成就,蔡英文說我國已與新南向最大的2個經濟體印度與越南簽約,也是有問題的說法。新南向18國中,GDP規模達2.6兆美元的印度,當然是「最大經濟體」;但規模2414億美元的越南呢?規模比它大的國家有一拖拉庫,澳洲、印尼都是規模超過1兆美元級的大型經濟體,其它東協的泰、星、菲、馬經濟規模全在越南之上, 蔡的說法把越南經濟規模一口氣「膨脹數倍」,是難脫吹噓之嫌。

至於另一個焦點:能源政策,雙方顯然完全沒交集,不過,蔡英文不易辯駁外界「以肺發電」之譏,卻直接把對手要用核電打為「以命發電」,確實是高招,也延續反核人士散佈恐核思想的作法。不過,世界衛生組織「認證」的是空污每年奪走700萬生命,發電正是空污的原因之一。蔡辯駁電價不會大漲也顯得是蒼白無力,畢竟連經濟部都已承認為非核家園的代價會讓電價上漲33%。而蔡質疑綠營能源政策者歸為反綠電,雖非事實但卻是成功的策略。

事實上,外界質疑的一個是蔡政府以過高的保證價格收購,另一個是推動綠電應該用來取代火電,這是全球的趨勢,而非用來取代核電。但顯然這點雙方都看不清也說不明。而能源政策引發的藍綠之爭、中央地方對抗方興未艾,台中市府才撤銷中火2機組許可證,綠營高成本、高風險的能源政策是能帶領台灣到「許諾之地」,還是會置台灣於災難,就只能「繼續看下去」。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