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紀宇專欄:美國新國會開議 共和黨強勢邁向全面執政

2017-01-04 06:30

? 人氣

美國聯邦參議院共和黨領導人麥康奈爾(Mitch McConnell,左)與眾議院議長萊恩(Paul Ryan)(AP)

美國聯邦參議院共和黨領導人麥康奈爾(Mitch McConnell,左)與眾議院議長萊恩(Paul Ryan)(AP)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這個月20日將走馬上任,正式接管全世界最重要的國家。然而早在華府登基大典之前,美國已經提前進入「川普時代」,其最大特色將是保守派「新政」的全面推行。從3日開始,歐巴馬總統將歷經長達17天的「白宮末日」,眼睜睜看著自己8年辛苦──尤其是內政──的成績被大卸八塊,變成川普登基之路的墊腳石。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20年來最強勢的共和黨、保守派國會

美國第115屆國會參、眾兩院議員3日宣誓就任,20年來最強勢、最野心勃勃、最具保守色彩的「共和黨國會」正式開議,參、眾兩院共和黨領導人麥康奈爾(Mitch McConnell)與萊恩(Paul Ryan)已迫不及待立下軍令狀,不必等到川普正式上任,將針對優先議題展開快速行動,力圖改變美國社會的面貌。

以眾議院多數黨領袖麥卡錫(Kevin McCarthy)的話來說就是:「我們有許多事要做,也許多事要廢。」(We have a lot to do — and a lot to undo.)

先看「數字」:在聯邦參議院,共和黨以52席對48席(含2席無黨籍)凌駕民主黨,民主黨雖然可以利用「阻擾議事」(filibuster)手段阻擋法案表決,但是對內閣人事任命案就沒輒了,因為杯葛這類議案的「阻擾議事」60席門檻已在2013年11月廢除,當時民主黨還是參議院多數黨,如今只能悔不當初。

美國第115屆國會參、眾兩院議員3日宣誓就任(AP)
美國第115屆國會參、眾兩院議員3日宣誓就任(AP)

參院人事同意權大戰 民主黨難以杯葛

而且民主黨就連對一般法案的「阻擾議事」也未必能全力施展,因為2018年11月的期中選舉(midterm election)參議院將改選1/3也就是33席,民主黨佔了23席,而且其中有10席所在的州是去年總統大選的「紅州」──由川普拿下。

聯邦眾議院就更單純了,共和黨以241席對194席壓制民主黨,雖然優勢較上屆(247席對188席)稍稍遜色,但是共和黨要橫行無阻綽綽有餘,而且現任議長萊恩聲勢如日中天,是未來4年美國內政議題最重要的旗手,絕對不會給民主黨喘息的空間。

眾議院議長萊恩 共和黨政策領頭羊

萊恩是國會最頂尖的預算專家之一,去年總統選戰後期一度與川普畫清界線,但川普勝選後立刻表態輸誠,締結政治聯盟,未來有可能直取白宮大位。萊恩這個月才滿47歲,但聯邦眾議員資歷已累積18年,如果2024年投入總統選戰也才54歲。

共和黨在6年前拿下眾議院、2年前奪回參議院,等到川普20日入主白宮,就是不折不扣的「完全執政」,距離上一回2005年至2007年間的小布希總統與第109屆國會已睽違10年,共和黨迫不及待、磨刀霍霍霍之情不難想見。

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萊恩(Paul Ryan)(AP)
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萊恩(Paul Ryan)(AP)

新國會砍歐巴馬政績 刀刀見骨

這把立法大刀首見要砍向何方呢?逐步拆解、廢除簡稱「歐巴馬健保」(Obamacare)的《平價醫療法》(Affordable Care Act);大幅放鬆歐巴馬政府在金融、能源、勞工、環保等領域的法規管制;翻修Social Security、Medicare等社會福利體系;推動以企業、富人為主的減稅計畫;以反墮胎為前提大砍美國計劃生育聯盟(Planned Parenthood)的經費。

在人事同意權方面,川普新政府15個部會的首長與6個內閣層級首長的人事案,將交由參議院行使同意權,其中國務卿、財政部長與能源部長人選爭議較大,將在聽證會上受到嚴格拷問。

不過最敏感的人事案還是已經懸缺10個月的第9位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川普提名人選尚未出爐,但必定會是一位保守派的旗手,上任後將協助推翻攸關美國婦女墮胎權的Roe v. Wade關鍵判決,也將在美國社會引發強烈爭議。另一方面,大法官人事案的60席「阻擾議事」門檻仍在,也是民主黨最能把關的要害。

共和黨胸有成竹 來勢洶洶

共和黨方面也出現有趣的變化。川普是一名個人風格強烈、語不驚人死不休的非典型政治人物,不時展現出「大老闆我說了算」的作風,但是在許多內政議題上,目前主導權似乎是掌握在國會共和黨人手中,他們負責擬定政綱、發動立法攻勢,未來川普的橢圓型辦公室主要負責簽署儀式。

儘管川普的普選票大輸對手希拉蕊近290萬票,但共和黨一再強調川普當選代表美國人民對共和黨的託付與授權,代表新政府各項重大政策要與歐巴馬政府分道揚鑣。選戰期間許多分析家認為,曾多次轉換黨籍的川普「劫持」或「接管」共和黨;但如今看來,至少在內政議題上,共和黨當權派胸有成竹,還是取回了發球權,要利用川普來全面推動保守派的「新政」,輾壓民主黨與自由派。

保守程度差距、參眾兩院分歧 共和黨也有內憂

當然,在其他國家最關心的外交、軍事與貿易政策場域,美國總統還是有一言九鼎的分量。但也就是在這3個領域,川普新政府充滿不確定性:他選前選後種種令人側目的言論──例如跟中國打貿易戰、發動核武軍備競賽、與俄羅斯等獨裁政權合作──到底會實現幾成?

另一方面,共和黨陣營也不是鐵板一塊,保守派意識型態的光譜從淺到深差異不小,參眾兩院在某些關鍵議題(例如如何拆解歐巴馬健保)上一直有分歧,川普與共和黨領導階層的磨合過程也狀況頻生,近來俄羅斯干預美國大選引發的爭議就是如此。眾議院共和黨人3日試圖對職司風紀的「國會倫理事務處」(Office of Congressional Ethics)開刀,不僅遭民主黨痛批,也被川普賞了下馬威,被迫放棄修法。

民主黨見招拆招 仍需歐巴馬領導

面對來勢洶洶的共和黨,目前民主黨主要對策是見招拆招,全面杯葛恐怕得不償失,只能在關鍵議題上爭取輿論同情,並冀望共和黨內溫和派與極右派、主流派與川普核心團隊鬧內鬨。去年11月8日大敗之後,民主黨顯然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恢復元氣。

比較麻煩的是,即將進入「後歐巴馬」時期的民主黨仍然群龍無首,希拉蕊及前總統柯林頓的時代已經徹底結束,參眾兩院領導人舒默(Chuck Schumer)與裴洛西(Nancy Pelosi)都是「體制內」的老面孔、典型的「兩岸菁英」(coast elites),很難協助民主黨重新連結(白人)藍領階層與青年世代。

近代美國總統卸任之後,幾乎都會與日常政治保持距離,避免公然干政、戀棧權位之譏,小布希在這方面正是典範。但是歐巴馬總統在投票結果揭曉、知道自己8年政績有一部分即將「歸零」之後,已暗示他打算扮演比較不一樣的角色。4日,歐巴馬將與國會民主黨人會談。10日,歐巴馬將回到第二故鄉芝加哥,發表告別演說。看來,領導重建期的民主黨,歐巴馬短期內仍責無貸。

喜歡這篇文章嗎?

閻紀宇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