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人工流產就能提升生育率?反墮胎人士的三大主張錯了嗎?

2019-12-18 08:00

? 人氣

相較之下,懷孕並不見得是完全安全的一條路。黃閔照表示,台灣雖然孕產婦死亡率較國際標準低、每年約有20名女性因此過世,原因是生產過程中產婦可能會出現大出血、羊水栓塞造成中風等狀況。衛福部即統計,從2012年開始,每年因生產過程導致孕婦、胎兒重傷或死亡而向政府申請救濟的人數,多在百人上下,顯示生產也有風險。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20191204-SMG0035-人工流產專題。C墮胎好危險?生產也有風險!
 

在聽證會上,黃閔照也舉曾禁止人工流產的羅馬尼亞為例,不願繼續懷孕的女性轉向非法診所尋求流產,最終反而導致萬名孕產婦因此死亡,「(限縮至8周)讓很多婦女陷於疾病上的危險,更容讓她們在懷孕過程遭遇死亡或併發症,這些都是不值得的。」

三、生下來,養不起再出養就好?

彭迦智:「鼓勵收養制止墮胎。除了墮胎,台灣的婦女還有另外一個選擇。支持出養、尊重生命。」(2019/10聽證)

20180602-SMG0035-人工流產專題。Z生下來,養不起再出養就好?
 

在台灣,要收養無血緣關係的小孩,必須透過像兒童福利聯盟等「有牌」社福機構中介、並由法院判定才算數。兒福聯盟收出養主任李芳玲說明,當生父母有意出養子女,需先由社工評估出養必要性,確認原生家庭確實因經濟條件不佳、無力照顧等因素無力撫養,才會進入媒合、訪視等程序。

收出養機制完備,但孩子不是想找家、就有家。包括兒盟在內的社福機構,每年總共會接到2千通以上的出養諮詢電話,顯示有超過2千個家庭有意、或需要出養小孩,但實際能找到收養者、並完成所有收出養法定程序的,卻不到300人,差距近10倍。

20191204-SMG0035-人工流產專題。D有意出養,不代表小孩真正能找到新家
 

儘管國內不乏有意收養小孩的家庭,但仍有人的收養帶有條件。好比送養時年紀較大、出生時患有先天性疾病,或是生父母有吸毒或遺傳性疾病等的孩子,常會遲遲等不到新家庭。此外,每年也總會有1、2起收養人因無力教養而「反悔」、要把小孩「退貨」的案例。

就算找到新家,與原生家庭分離,意味著孩子得面臨自己是否值得被愛的質問。「被出養的孩子,出生就帶著傷,」李芳玲常聽到出養的孩子懷疑自己是否哪裡不好、生母才不要他;而當孩子一生的自我價值因此受影響,長大後容易在親密關係中遇到障礙,嚴重者甚至把自己的命運複製在下一代身上。

也因此,出養的複雜程度,不會比把小孩留養更輕鬆。「這種事,可以不要就不要,」李芳玲表示,從社工協助角度,在不得以情況下才會讓孩子離開原生家庭。若真要把出養當成懷孕後的養育選項,「最好可以先了解出養是怎麼回事。」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45

喜歡這篇文章嗎?

尹俞歡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