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登山專文:中學西漸的第一人—被歷史遺忘的陳季同

2019-12-22 05:40

? 人氣

學者錢林森對於陳季同有極為深刻的評價,他說:「做為中國文化和文學的闡釋者,做為中西交通最初的溝通者,陳季同的創造最具價值的部分,不是他直面西方文化時所流露的自豪、甚至自誇的情愫,而是他正視西方文化時所擁有的比較意識(如《中國人的戲劇》)、自省意識(如《巴黎人》),以及在移譯、闡述、運用中國文學和文化時所表現的現代意識、創造意識和世界眼光(如《中國人的戲劇》、《中國故事集》、《黃衫客傳奇》、《英勇的愛》)。他在這方面的嘗試和實踐,無疑又擔承著一個先行者的角色,並取得了成功。⋯⋯當時法國文壇的領軍人物法朗士等,便是通過陳季同和他的作品一窺中國文化的。」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十幾年致力於讓歐洲認識中國」的陳季同,卻以私債風波把他的成果毀於一旦,使他在外交界的努力化為泡影,他在光緒十七年(一八九一)以代罪之身回到中國。後得李鴻章的庇護,在清償債務後,留在李鴻章幕府中襄助洋務文案。光緒二十一年(一八九五)乙未割臺時,陳季同曾於同年五月十四日抵臺,他原本是奉李鴻章之命為其子李經方交割臺灣給日本做準備的,但他耳聞目睹臺灣人的誓死抗日,他卻站到臺灣老百姓的這一邊。

王松《臺陽詩話》說:「乙未,臺灣改立民主國,即陳季同先生所建議也。」他當時是仿效法國的民主政體,為臺灣紳民拒奉朝廷割地之命尋求一合理解釋。他為尋求法國的支持,還登上法國軍艦,向法國政府送交相關信函。五月二十五日「臺灣民主國」正式成立,連橫在《臺灣詩乘》中說:「乙未之役,臺灣自主,奉巡撫唐景崧為大總統,以禮部主事李秉瑞為軍務大臣、刑部主事俞明震為內務大臣、副將陳季同為外務大臣。」只是臺灣的軍力無法抵擋日本的重兵,最後唐景崧等官員內渡,民主國也為之煙消雲散了。

著名的小說家和翻譯家,同時也自稱是陳季同的學生的曾樸說:「回國後,李鴻章極器重他,屢次派往外洋,官至總兵。後來因事件忤了鴻章,就退居上海,過他文人浪漫的生活。先生不獨長於法文,中文也極有根底,尤其是詩歌;性情質直而熱烈,不受羈勒;晚年頗染頹唐色彩,醇酒婦人中,往往作狂草,唱悲歌。」

20191213-臺灣民主國藍地黃虎旗摹繪本。(取自維基百科)
清朝短暫成立的「台灣民主國」即為陳季同所建議,當時陳季同仿效法國的民主政體,並積極尋求法國的支持。圖為臺灣民主國藍地黃虎旗摹繪本。(資料照,取自維基百科)

之後,陳季同在上海首先參與創建中國女學堂,後又創辦《求是報》(International Review)。此時他的主要工作轉向中國知識界傳播西學。他在《求是報》中翻譯、介紹西方自然科學和法律、政治制度,宣傳了維新思想,傳播了西方的政治、法律觀念。他是最早翻譯《拿破崙法典》的,因為他精通法國的政治律法,「雖其國之律師學士號稱老宿者莫能難」。即便晚年閒居滬上,「西人有詞獄,領事不能決,咸取質焉;為發一言或書數語與之,讞無不定。其精於西律之驗如此。」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