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登山專文:中學西漸的第一人—被歷史遺忘的陳季同

2019-12-22 05:40

? 人氣

其實早辜鴻銘二十年,早林語堂五十年,就有人在做這樣的文化輸出的工作,他應該是真正的中學西漸的第一人,他就是集翻譯家、西文作家、詩人和文化使者於一身的陳季同。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陳季同(1852-1907),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清同治六年(一八六七),他十六歲時考入福建船政局附設的求是堂藝局前學堂讀書。學堂的教師多為法國人,用法語講課,所用的教材也是法文書,因此陳季同在此打下了紮實的法文基礎。光緒元年(一八七五)年初,船政第一屆學生畢業。陳季同與魏瀚、劉步蟾、林泰曾等人,以「在學堂多年,西學最優」,被船政局錄用。同年三月隨法人日意格赴歐洲採購機器,遊歷英、法、德、奧四國。一年後返國,光緒三年(一八七七)三月三十日,福建船政局選派三十五名學生從福州啟程赴歐洲學習,其中有後來成為著名人物的嚴復、馬建忠、劉步蟾、林泰曾、鄧世昌、薩鎮冰等人。

20191213-陳季同,蔡登山專文配圖。(作者提供)
陳季同集翻譯家、西文作家、詩人和文化使者於一身。(資料照,作者提供)

而陳季同在這次赴歐時的身份,已提升為文案,遠較這批留學生高出許多。到法國後,陳季同進入法國政治學堂(Ecole libre des sciences politiques)及法律學堂(Ecole de droit),學習公法律例。光緒四年(一八七八)陳季同充當中國首任出使英法大臣郭嵩燾的法文翻譯,郭嵩燾對年輕的陳季同評價甚高,他認為陳「再經歷練官場,中外貫通,可勝大任矣」。而陳季同果然沒有讓郭嵩燾失望,幾年之後,他在外交界就嶄露頭角了。當時亨利‧比盧瓦(Henri Bryois)就曾在《北華捷報》(The North China Herald)上說:「在他之前,中國使館形同虛設,僅僅充當一個拖著長辮、身穿藍袍、頭皮光光的大人物的住宅。從外交角度坦率地說,因為有了這個年輕翻譯的活動,中國才開始在歐洲嶄露頭角。」

陳季同在歐洲共居住了十六年,他的成就不僅體現在外交上,更體現在文化上。但可惜得是陳季同的事蹟正史不載,辭書不收,就這樣被歷史遺忘將近一個世紀,直到十幾年前才有學者論及。而大陸學者李華川博士更曾遠赴法國查遍外交部檔案及巴黎的圖書館,以三年的時間寫就了《晚清一個外交官的文化歷程》一書,於二〇〇四年八月,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是全面評價陳季同的開始。據李華川的蒐集陳季同有八本法文的著作,分別是:1、《中國人自畫像》(Les Chinois peints par eux-memes),2、《中國人的戲劇》(Le theatre des Chinois),3、《中國故事集》(Les contes Chinois),4、《中國的娛樂》(Les plaisirs en Chine),5、《黃衫客傳奇》(Le roman de lhomme jaune),6、《巴黎人》(Les Parisiens peints par un Chinois),7、《吾國》(Mon pays),8、《英勇的愛》(Lamour heroique)。而這些著作還有英、德、意、西、丹麥等多種文字的譯本。李華川認為在清末的文人中,沒有人比陳季同在西方更引人注目。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