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登山專文:中學西漸的第一人—被歷史遺忘的陳季同

2019-12-22 05:40

? 人氣

其中《中國人自畫像》和《中國的娛樂》兩書,在西方影響尤大,甚至都被譯為英文,就如同半個世紀後林語堂的《吾國吾民》與《生活的藝術》所產生的影響一般。陳季同寫這兩本書的目的是要讓西方世界了解中國,了解中國人的生活、習俗和娛樂,從而更好地了解中國人的內心世界。前者他以生動而富有情趣地描述中國社會有關政治、經濟、宗教、教育、文學等各個側面。後者則是從娛樂的視角:遊戲、儀式、節慶,來描述中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一百多年前陳季同已意識到:不同文化在文化取向、生活方式、價值觀念、思維方式、社會規範是不同社會價值觀的真實寫照,而不同社會又具有不同的風俗習慣和社會期望;由其間的差異性所造成文化碰撞,文化衝突,交際失誤產生的後果也往往是十分嚴重的。他的批評雖有批評中國傳統習俗,但更多是針對西方。他說:書中「對西方風俗習慣的批評隨處可見。千萬別忘了我寫作時用的是鋼筆,而不是中國的毛筆,並且我已經學會了按歐洲人的方式來思考和寫作。」

而對於《中國人的戲劇》一書,李華川認為是中國人以西方方式論述中國戲劇的第一部著作。陳季同觸及中西戲劇中一些本質的問題,可說是相當精闢的。他認為中國戲劇是大眾化的平民藝術,不是西方那種達官顯貴附庸風雅的藝術。在表現方式上,中國戲劇是「虛化」的,能給觀眾極大的幻想空間,西方戲劇則較為寫實。在布景上,中國戲劇非常簡單,甚至沒有固定的劇場,西方戲劇布景則盡力追求真實,舞台相當豪華,劇院規模很大。

《中國故事集》是陳季同的譯著,他選譯《聊齋誌異》中的26篇故事,並改譯原有的篇名,而代之較為西化的篇名(例如將〈畫皮〉改為〈吸血鬼〉,〈聶小倩〉改為〈神奇的盒子〉),其次對原文也作了刪節,簡化了原本複雜的敘述,它成為《聊齋》最早的法譯本,也引起較大的關注,法國名作家法朗士(Anatole France,1844-1924)都曾為他寫書評。

20191213-法國名作家法朗士(Anatole France)。(取自維基百科)
獲諾貝爾文學獎的法國名作家法朗士(Anatole France)曾為陳季同所著的《聊齋》法譯本《中國故事集》撰寫書評。(資料照,取自維基百科)

《黃衫客傳奇》是陳季同的長篇小說創作,它雖是取材於唐代蔣防的《霍小玉傳》,但《霍小玉傳》只有四千餘字,《黃衫客傳奇》卻寫成一本三百多頁的長篇小說。它是一部現代意義的歐式小說,它與中國傳統小說迥然有別,這在陳季同之前,似乎還沒有人做過類似的嘗試。

《吾國》是陳季同輯錄一八九二年以前在歐洲撰寫的單篇文章而成的集子,而《巴黎人》則是他以一個中國人的眼光去看巴黎人的日常生活並加以評論。至於《英勇的愛》是陳季同已回到中國後創作和出版的法文劇本,他曾熟讀法國戲劇大師莫里哀的作品,自稱「莫里哀的弟子」,又受到法國劇作家拉比什「輕喜劇」的影響,《英勇的愛》是一部獨幕輕喜劇,共分九場。作者全盤打破中國傳統戲劇以演唱為主的表演模式,代之以西方話劇的對白形式。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