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曼帝國的衰微時期:《土耳其史》選摘(2)

2019-12-31 05:10

? 人氣

奧斯曼帝國在衰微時期的改革運動比以前更為具體,也更有效果。因為土耳其已瞭解自己比歐洲落後,並致力於探討其原因。圖為蘇丹阿荷美特三世在托普卡匹皇宮接見法國大使(圖/維基百科)

奧斯曼帝國在衰微時期的改革運動比以前更為具體,也更有效果。因為土耳其已瞭解自己比歐洲落後,並致力於探討其原因。圖為蘇丹阿荷美特三世在托普卡匹皇宮接見法國大使(圖/維基百科)

自1683年第二次圍攻維也納失利,至1792年和俄國簽訂〈雅施條約〉為止,是奧斯曼帝國的「衰微時期」。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鬱金香時期的改革運動:未能普及各階層

奧斯曼帝國在衰微時期的改革運動比以前更為具體,也更有效果。因為土耳其已瞭解自己比歐洲落後,並致力於探討其原因。雖然如此,所有改革運動仍僅局限於蘇丹和有遠見的朝臣,並未能普及全國各階層。現僅以鬱金香時期註1 的改革運動為例,簡單介紹如下:

一如前述,奧斯曼帝國於1718年和奧地利簽訂〈巴沙洛夫加條約〉以後,邁向「鬱金香時期」。鬱金香時期是盡情享樂的時期,這雖是蘇丹阿荷美特三世和宰相伊布拉希姆的個人愛好,卻也是土耳其人對世界觀的一種改變。土耳其人在此之前,凡事都以宗教眼光審視,偏重後世而非今生。但在鬱金香時期,上自王公貴族,下至販夫走卒,都想擺脫長期戰亂的悲傷慘痛,意欲及時享受舒適愉快的今生。

在鬱金香時期,伊斯坦堡變成一個歌舞昇平的城市,到處都是宮殿、別墅、噴泉和公園,在遍植各地的花卉當中,以鬱金香最受歡迎,且成為這一時期的象徵,因此史稱這一時期為「鬱金香時期」。

2018士林官邸鬱金香展-遇見荷蘭,展期自2月13日至2月28日。(台北市政府).JPG
鬱金香示意圖(圖/台北市政府提供)

鬱金香時期,以蘇丹和宰相為首,達官貴族和富商巨賈,經常在花前月下彈琴唱歌,或在宮廷官邸飲酒作樂,盡情享受美好的時光。但是由於奢侈浪費,物價隨之高漲,政府為平衡收支,只好增加收稅。一般升斗小民,苦不堪言。

在鬱金香時期,被派為駐法國大使的梅荷美特(Çelebi Mehmet Efendi,1670-1732年)赴巴黎就任時,曾攜其子沙伊特(Sait Efendi)同行。沙伊特在巴黎研究過印刷術,回到伊斯坦堡後,憑藉宰相伊布拉希姆的鼎力支持,於1727年創立了第一所印刷廠。根據當時回教大教長所頒發的費特瓦,除宗教書籍以外,印刷了許多歷史、地理和文學書籍,對學術文化發展有相當大的助益。

遺憾的是,所謂「印刷了許多書籍」,其實只有十七本而已。而且該印刷廠在1742年就關閉,直到1784年才又重新開張,平均大約一年才印一本書而已。之所以如此,必須要瞭解當時奧斯曼土耳其人對「書」的看法:書就像地毯一樣,是必須要用手工製作的「高級」產品,只有富人才能擁有,而非在印刷廠大量生產,從而人人都可買得到的「通俗」產品。至於神聖的宗教書籍,對回教大教長而言,豈可隨便印刷?那不就冒犯真主、褻瀆天經了嗎?時至今日,仍有許多長者,為了表達虔誠和敬意,或是純粹為了修心養性,還在手抄各種經書,適足以印證當年奧斯曼土耳其人對宗教書籍的心態。

奧斯曼駐法國大使梅荷美特(Çelebi Mehmet Efendi)(圖/維基百科)。
奧斯曼駐法國大使梅荷美特(Çelebi Mehmet Efendi)(圖/維基百科)。

除印刷廠以外,在伊布拉希姆的贊助下,還由新軍組織了救火隊,並設立造紙廠、織布廠和瓷器廠,他亦命令當代學者組織委員會,翻譯東方古典文學作品。

但是伊布拉希姆所倡導的安逸享樂時期,引起保守派和貧民的不滿。時始於1722年的土、波戰爭,仍在進行中,效忠波斯國王的納迪汗收復大布里斯,土耳其御前會議決定由宰相率軍出征,但因宰相是文臣而非武將,故一味拖延,不肯出征。反對者乃造謠說是宰相下令將大布里斯贈予波斯,於是引發一場暴動。在巴耶西特(Bayezit)浴室為客人洗澡的阿爾巴尼亞人帕特羅納(Patrona Halil,1690-1730年),糾集亂民登高一呼,暴動隨之擴大,不願到波斯作戰的新軍亦加入,要求處死宰相及其女婿,蘇丹阿荷美特三世雖應允照辦,但亂民仍逼退之,並擁立馬木德一世為蘇丹,時為1730年。

掀起奧斯曼政變的阿爾巴尼亞人帕特羅納(Patrona Halil)(圖/維基百科)
掀起奧斯曼政變的阿爾巴尼亞人帕特羅納(Patrona Halil)(圖/維基百科)

註1:現在一提起鬱金香,就令人想到其盛產國荷蘭。其實鬱金香的原產地在西亞,亦即現在的土耳其,數百年以來,一直都是土耳其的國花。鬱金香大約在十六世紀時傳入歐洲,當時因為其花型類似回教婦女所戴的頭巾,歐洲人遂按語出波斯文的土耳其字Tülbent(紗布做的頭巾),稱之為Tulip。到十七世紀時,荷蘭人因為重視鬱金香的栽培和改良,將它發揚光大,才奠定了「鬱金香王國」的崇高地位。

衰微時期的文明

一、教育

衰微時期,土耳其在教育方面並無重大改變,只是在宗教學校以外,又新設立一些技術學校,雖然破壞了教育的統一,但對比歐洲落後的土耳其而言,確有向歐洲學習的必要。

令人遺憾的是,在鬱金香時期1727年首度創設的印刷廠,日後仍是唯一的印刷廠,直到幾乎是一百年以後的「維新運動」時期,尤其是在「第一次君主立憲」時期(1876-1878年),方才增設了其他的印刷廠。

在「鬱金香時期」,宰相伊布拉希姆曾下令組織學術委員會,翻譯東方古典文學作品。栖林三世(III. Selim,1789-1807在位)時代為擴充陸軍和海軍工程學校,亦從歐洲引進科技書籍,並在上述學校中,指定法文為外國語文,使土耳其對歐洲有更進一步之認識。

奧斯曼栖林三世(III. Selim)(圖/維基百科)
奧斯曼栖林三世(III. Selim)(圖/維基百科)

二、語言與文學

奧斯曼文學仍然朝廟堂文學和大眾文學兩方面發展,但廟堂文學在語言方面的比重,已逐漸為伊斯坦堡土耳其文(標準土耳其文)所取代。在詩歌中,除仍用阿拉伯文和波斯文外,也大量地使用土耳其文。

三、藝術與音樂

在衰微時期,古典的奧斯曼土耳其式建築已被波斯式和歐洲式建築所取代。

在鬱金香時期,有名的建築師大多為外國人。歐洲的「巴洛克式」建築在土耳其非常流行,其特色為裝飾與曲線特多,可惜這些宮殿、別墅、噴泉、客棧、澡堂和花園大多在帕特羅納叛變中被破壞。目前尚存的,以「阿荷美特三世飲水泉」(III. Ahmet Çeşmesi)最為有名。

奧斯曼阿荷美特三世飲水泉。(圖/維基百科。CC BY-SA 3.0,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396944)
奧斯曼阿荷美特三世飲水泉。(圖/維基百科。CC BY-SA 3.0,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396944)

關於裝飾藝術方面,仍以刺繡、瓷器和書法為主。雖然回教禁止繪畫或雕塑人像,但繪畫亦開始佔有一席之地。因為外國使者帶畫家至土耳其,繪畫風景、服飾和人物,尤其是繪畫蘇丹和大臣的肖像,引起土耳其人對繪畫的興趣。最有名的畫家是烈弗尼(Levni)。

在鬱金香時期,因為受到歌舞昇平的享樂觀念,以及蘇丹朝臣對音樂之愛好的影響,音樂非常發達。馬木德一世和莫斯塔發三世都非常喜歡音樂,至於栖林三世則幾乎可以稱之為音樂家。

對歐洲人而言,十八世紀時,土耳其國勢雖已淪落到「衰微時期」,但是在音樂方面深植人心的「土耳其風」仍未被忘懷。1778年莫札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1791年)譜寫的「土耳其進行曲」(Turkish March,土耳其文作Türk MarşK)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那麼鏗鏘有力、輕快流暢,實在令人震撼、陶醉,連土耳其人都引以為傲。

*作者為土耳其安卡拉大學博士,任教於政大。編著有《奧斯曼土耳其歷史》及譯作《黃髮俠客―土耳其國父凱末爾的最後三百天》等書,本文選自作者著作《土耳其史-歐亞十字路口上的國家》(增訂三版,三民書局)

《土耳其史-歐亞十字路口上的國家》(增訂三版,三民書局)
《土耳其史-歐亞十字路口上的國家》(增訂三版,三民書局)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