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紹煒專欄:另一回合的龍象爭鬥

2019-12-25 06:20

? 人氣

印度總理莫迪的「追趕中國」,今年印度成長率放緩後可能被中國超車,而其退出RCEP的決定更讓外界憂心。(美聯社)

印度總理莫迪的「追趕中國」,今年印度成長率放緩後可能被中國超車,而其退出RCEP的決定更讓外界憂心。(美聯社)

2014年莫迪上任時,外界曾對其領導下的印度經濟寄予厚望,甚至把印度視為「中國的接班人」(指可創造連續多年高速成長的大型經濟體);印度成長率曾連續幾年超過中國,不少媒體大作印度專題。但今年力道似乎用盡,印度經濟放緩落後中國─龍象之爭,中國可能再次超前。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莫廸上任帶來新氣象經濟成長超越中國

莫迪因在地方任職時的招商、工業化等經濟治理成績,出任總理後,外界多認為其可以帶領印度經濟走出一條路,打破過去的「印度式成長」(指成長緩慢)。幾年下來,莫迪算是拿出不錯的成績單:從2014年起每年經濟成長率都超過7%,2014年是7.5%、15年8%、16年7.1%等,莫迪豪氣的發出2025年GDP翻倍到5兆美元的目標。

與此同時,中國則先是陷入增長放緩的「新常態」,接著又碰到貿易戰衝擊,經濟成長率一路走低到6%。外界對印度經濟的前景更加看好,許多預測機構預測印度可在2027-2030年間成為全球第3大經濟體,2045年後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2大經濟體,2050年後再超越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

不過,今年印度經濟表現就顯露其問題與局限性,第2季成長率4.8%,第3季再跌到4.5%,甚至不如處於貿易戰中、卻仍有6%左右成長率的中國。因為這種以樂觀時期作出的「線型預測」、而且預測20-30年後的作法多半難成真─具體案例是中國兩位數成長時,外界認為2025年中國經濟規模即可超越美國,現在看起來是難成真。還有上世紀80年代「日本第一」傳遍全球時,外界也都認為日本經濟規模很快就要超越美國,結果是30年後,日本4兆多美元的經濟規模,只有美國20兆美元規模的2成多而已。預測之難與荒誕莫甚於此。

成長的瓶頸未過則永遠在陷阱中

印度快速成長幾年就碰上瓶頸,並不讓人意外;一個相對較落後的經濟體,要成就幾年的高成長率,並不是太難的事─透過資源的動員、幾個有利市場的政策、國家治理的進步等,都能讓經濟在相對較低的基期下,很快實現較高的成長率─拉美的巴西、智利、阿根廷,亞洲從四小龍到四小虎,幾年前倒在主權危機的希臘、東歐國家、甚至非洲的奈及利亞等國家,都曾經有此好光景。

不過,要長期維持高成長率實非易事,許多經濟體都碰上內部政治、社會、結構等問題而在成長到一定程度後「卡關」、無法更上一層樓,掉入「中等所得陷阱」;世界銀行曾作過研究,二戰後能實現從中低收入國家跨入高所得國家,扣除產油國後可說屈指可數,四小龍確實算是少數成功案例。

喜歡這篇文章嗎?

呂紹煒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