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朝平觀點:25年黃粱夢──機場捷運即將通車,基隆捷運在哪裡呢?

2016-12-18 07:00

? 人氣

陳朝平表示,25年黃粱夢──機場捷運即將通車,基隆捷運在哪裡呢?

陳朝平表示,25年黃粱夢──機場捷運即將通車,基隆捷運在哪裡呢?

台灣高鐵列車 盧逸峰攝
台灣高鐵列車。(盧逸峰攝)

1992年,當時的交通部高鐵籌備處在規劃高鐵路線時,便曾討論到高鐵桃園站和當時的中正機場共構的問題,後因高鐵改為BOT,高鐵機場共構一事,不了了之。1995年,機場捷運也搭上了BOT的風潮,當時,德國磁浮列車製造商Krauss Maffei也來台投石問路,但遭鋼輪及膠輪系統製造商聯手排擠,不成,轉往上海,協助上海建造了亞洲第一條商用磁浮列車。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2002年,上海磁浮列車通車,從浦東機場航站樓到地鐵龍陽站,全長35公里,行車時間約7分鐘。至於台灣的中正機場捷運,鬧到了1998年才由政商關係良好的長億集團組成的長生國際開發公司得標,後因長生公司技術資金皆不到位,2002年底,交通部高鐵工程局與長生國際解約。換言之,擾嚷七年後,當浦東機場磁浮系統開通營運時,同樣是35公里長的中正機場捷運,連個影子都還沒有呢。

如今,千呼萬喚始出來!費時25年,耗資新台幣1277億,全長變成53.02公里的機場捷運,終於露出了通車的曙光。

20160827-桃園機場捷運線A1台北車站候車大廳。(顏麟宇攝)
桃園機場捷運線A1台北車站候車大廳。(顏麟宇攝)

桃機捷運的故事,不由得讓人想起另一個交通建設的公案: 同樣是吵鬧了四分之一個世紀,同樣是35公里左右的長度,不同的是,桃機捷運總算建了! 這宗公案,迄今還議論不休!

還沒有談到這宗交通建設的公案前,請讀者諸君先瞧瞧下面的「資料」:

1, 淡水   165486

2, 蘆洲   200596

3, 土城   238468

4, 林口   102957

5, 鶯歌    87265

6, 泰山    78785

7, 樹林   184351

8, 三峽   114164

 

上面這些地區都有一個共同點──淡水、蘆洲、土城都有已經捷運穿行而過,鶯歌、樹林、三峽在三鶯線和萬大<-->中和<-->樹林線開通後也將有捷運通過,而泰山居民托了桃機捷運之福,明年年初即將有捷運可以搭乘。地區後面的數字當然不是樂透彩或威力彩的明牌,而是截至去年底當地的人口數。問題來了,為什麼同樣是新北市、人口數和蘆洲不相上下的汐止(人口數197573),竟然沒有捷運通行?而距離台北市中心30公里、半個世紀來,人口數一直都在35萬左右的基隆市,從1990年代爭取捷運到現在,還是兩手空空?莫非,基隆市民很悲催?基隆政客很無力?

台鐵淡水線和捷運淡水線的關渡路段。
台鐵淡水線和捷運淡水線的關渡路段。

基隆現有人口37萬2062人,到台北通勤的人數估計在16萬人之多,通勤人數相當等於淡水區的總人口數,迄今,還等不到一條捷運。相對的,從台鐵淡水線改造的淡水捷運,早在1997年便開通了(註,當時開通的是中山到淡水)。想來,當年5萬人口的淡水早早迎來捷運,和出身三芝,當時位高權重的李登輝,應該是有密切的關聯吧!淡水托李登輝的福,搶先有了捷運,也就罷了,何以鶯歌、三峽的人口數遠遜於基隆,如今也爭取到了捷運?

半個世紀來,基隆一直都是中央政府的「燈下黑」。中山高速公路通車時,基隆到台北,短短20多公里的路程,竟然還有收費站,直叫基隆人錐心搗肺。好不容易廢了收費站,大台北地區捷運線一條條開通,基隆還是沒份兒。因此,每逢縣市長選舉,基隆的市長候選人鐵定會提出興建捷運的政見,無奈,次次都被中央政府和台北捷運局無情地打了槍。

基隆市長林右昌(右)、基隆市副市長林永發(左),一起解說基隆港汙染事件的處理過程。(基隆市政府提供)。
作者表示,每逢縣市長選舉,基隆的市長候選人鐵定會提出興建捷運的政見,無奈,次次都被中央政府和台北捷運局無情地打了槍。圖為基隆市長林右昌(右)在市政會議後講解基隆港油汙的處理情況。(基隆市政府提供)

興建基隆捷運的建議方案主要有三個: 一是南港線延伸到汐止,再經汐止、七堵到基隆市區;一是民生汐止線延伸到基隆,還有一個方案則是主張將台北基隆之間的鐵路捷運化。

根據工程專家的意見,無論是板南線延伸還是民汐線延伸,皆不可行。原因是兩個方案,都「須面臨此路廊狹窄的問題,除了有難以避免用地徵收、建物拆遷、機廠設置的課題,沿線很多路段更有多次跨越國道1號、國道3號、省道臺5線、臺鐵、基隆河的問題。因受地形限制,縱坡變化大、多段路幅寬度窄,工程困難度及建造成本均高。另外,沿線的都市成長根本尚未達到興建捷運系統的程度,尤其汐止─五堵之間人口更是稀少,鄰近山區且無重大開發計畫,土地開發效益低落。」(以上,引述〈政客不敢說的真相---基隆捷運可行性分析〉)。相形之下,都會鐵路捷運化似乎是較可行的。

然而,即使都會鐵路捷運化了,尖峰時間,八分鐘才有一班車;離峰時間得12分鐘到15分鐘才有一班車,從基隆到汐止得花費24分鐘,比起現在搭乘國光號或其他的民營巴士從基隆經一高轉二高到汐止,似乎並沒有節省多少時間。可以想見,都會鐵路捷運的做法,怕是不能滿足基隆人的期望。

將台北捷運系統延伸到基隆,地形複雜、工程困難、成本過高,都是事實;汐止五堵間人口稀少、成本效益不成比例,也是事實。話又說回來,這些評估結論,嚴格說來,都是後見之明! 基隆人爭取捷運時,南港軟體園區尚未開發,南港展覽館以及捷運站也都還沒有開工,民生汐止線也未規劃,沿線用地徵收也應該不是問題。何以那時候不能做整體的考慮?

要說汐止五堵間人口稀少,沿線都市成長尚未達到興建捷運的程度,試問,興建捷運淡水線時,淡水人口不及基隆,沿線紅樹林、關渡、大度路不是也很荒涼嗎?1990年代初期,出身宜蘭的交通部長張建邦構思穿鑿雪山山脈、興建北宜高速公路時,沿線又有甚麼都市成長?12.9公里的雪山隧道裏頭,又有甚麼經濟活動?三峽、鶯歌呢?人口數遠低於基隆,仍然能爭取到由頂埔延伸過去的捷運,三峽能,鶯歌能,偏偏基隆不能?淡水有了捷運,成了台北市民和國外觀光客最愛造訪的地方,也更有發展。雪山隧道通車後,雖然小傷了坪林,卻也帶動了宜蘭的休閒觀光產業。到底,是先有了都市成長,才需要有便捷的交通?還是先有便捷的交通,才能帶動都市成長?乍看之下,這是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實際上,它卻是個Urban Planning 的問題,而就北北基(桃)而言,是個Metropolitan Planning的問題。

假如時光能倒退,1996年桃機捷運BOT決標時,概念中的基隆捷運同時動工,也需要費時20年才能建成嗎?基隆捷運也需要花費另一個新台幣1200億嗎?假如,1991年北宜高速公路的雪山隧道導坑動工時,基隆捷運也同時啟動,台北基隆之間的捷運搞不好已經上路十幾年了,也可能不需要像北宜高速路依樣耗資600億。或者,假如過去20年基隆能出現一位雄才大略、有遠見的市長,基隆市民是否早已享有捷運的便利了?更直接地說,假如,基隆山城出了一位國家級的領導人,基隆人的命運是否早就改觀了?

都市發展的規劃和建設,交通工程的專業意見、財務規劃、可行性研究分析等,都很重要,更重要的是領導人的遠見、決心和毅力。基隆的發展,長期以來,停滯不前,除了前述中央政府燈下黑的問題外,不客氣地說,基隆一直以來缺乏一個能夠喚起民心、喚醒中央的市長。基隆歷任市長,純屬鄉紳官宦,等因奉此,勉強可以,遑論國際視野,輝煌眼光。所以,基隆發展只能依附在台北,基隆人則註定無奈悲催。

時光不能倒流,歷史無法改寫。討論板南線、民汐線延伸,乃至於都會鐵路捷運化,仍然是以台北為核心的建設思維。考慮到基隆市以及基隆台北之間區塊的發展,考慮到基隆市民的殷切期盼,難道,就沒有跳出框框的規劃嗎?難道,台北基隆間就不可能有百分百的捷運嗎?捷運,一定要「長」得像板南線那樣嗎?能不能比照淡水線的前例,將台鐵改成捷運呢?不同運量、不同軌道的捷運轉運,不能用新的思維來解決嗎?互聯網電商時代來臨,國際貿易大變身,海洋運輸跟著改變,基隆港吞吐量沒有變化嗎?如果基隆港逐漸轉型為郵輪停靠的觀光港口,港口鐵道運輸還需要嗎?基隆港口的鐵路運輸就沒有別的替代方案了嗎?如果,基隆捷運興建涉及北迴鐵路,北迴鐵路的改造,部分路段能不能參考香港青馬大橋的設計呢?

沿著北海岸的野柳,一直到東北角福隆路段,是為了疏解基隆港的吞吐量開闢的。(圖/轉載自kkday)
沿著北海岸的野柳,一直到東北角福隆路段,是為了疏解基隆港的吞吐量開闢的。(圖/轉載自kkday)

最後一個問題: 20年後,我們還會不會繼續爭論該不該興建基隆捷運?

(有一項研究報告說,捷運通到基隆,基隆開車通勤的10萬人中,僅有5%轉搭捷運。這對基隆爭取捷運,也是有殺傷力的。換個角度看這問題。以十年為期,10萬人開車通勤,每部車成本以60萬計算,每年汽油錢及保養費以4萬元計算,十年內通勤族的總成本為1000億。1000億,估計可以蓋兩條捷運了吧?基隆捷運美夢真能成真,基於成本效益比,基隆的開車通勤族轉搭捷運者豈能低估為5%?)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

陳朝平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