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油漆讓鎮上變得多姿多采:《是設計,讓城市更快樂》書摘(2)

2016-12-08 05:40

? 人氣

九月的一個周末,有三十名鄰居湊在一起,他們帶了油漆,開始在柏油地上漆起同心圓,並且以人孔蓋為中心向外輻射出去,直到路口的四個角落都可以連成一氣。從這一刻開始,路口不再是路口,而是一個廣場,他們喚之為「共享廣場」(Share-It-Square)。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次換成波特蘭市的交通事務署立馬威脅要開出罰單,還說要拿噴砂機把油漆從路面上除去。路口是公共空間,「公共的意思就是大家都不准用!」這是某位市府員工的「名言」─知名的失言。

但雷克曼使出渾身解數,用他一堆與村子有關的故事迷倒了諸位市議員。市長於是出手逼著工務單位的公務員就範。短短幾星期,路口廣場就有條件地拿到了使用執照。

街坊們在路口的其中一個角落蓋了一個電話亭大小的圖書館,方便愛書人來這裡互通有無;另外他們在東北角設了留言板跟粉筆架,在東南角設了農產品分享攤位,在西南角設了個茶水亭,裡頭有大家一致同意要時時裝滿熱茶的大容量保溫瓶。

到最後,公私間的界線開始變得模糊。鄰人們一方面徵用了公共的路權,但他們也禮尚往來地開放了自己的土地。一對夫妻在後院蓋了社區用的蒸氣浴,各家院子的籬笆開始撤除,幾條街區外的居民跑來農產分享攤上拿自己需要的蔬菜─然後留下自己帶來的青菜作為交換。許多人會不嫌麻煩的互相幫忙,包括有位年長的女士出城一周,回來竟發現鄰居已經幫她把剝落的住家外牆給重新粉刷好了。

我走訪波特蘭的那個春日,正好是廣場一年一度油漆換新衣的那天。整條街上都是油漆罐、刷子還有小孩子,大家在給柏油路抹上的顏色有電光粉、土耳其藍與草葉綠。仔細看的話,你會發現韋恩這位以撿空瓶度日的拾荒遊民,在村民用黏土跟稻草蓋出來的凳子上休息,抽根菸聊聊天,好不愜意。跟他聊天的是派特羅.費貝爾,也就是在後院弄了蒸汽浴給社區使用的那位。一名年輕媽媽放下了滾筒刷,然後跟我說她是為了女兒才搬到附近,結果女兒現在的朋友大都是以路口為中心交到的。貝蒂.畢爾斯是位留著灰白長髮的年長女士,她到角落那個有頂的亭子處,拿起保溫瓶幫我倒了杯茶,然後跟我說她曾經不敢走在這裡的街頭,因為她不認識也不相信路上遇到的人。但那都是過去的事了。其他人則分享了他們生活的開銷變小了──這包括他們會跟朋友借工具,晚餐時間會更常找鄰居到家裡吃個便飯,不用老是外食。互相請吃飯當然跟二○○八年的金融風暴重創美國經濟有關,但要是人跟人之間的隔閡沒有先打破,那你也不可能找鄰居來家裡同桌吃飯。

這地方感覺就像那個出自於傳說中、而且搞不好只存在於人想像中的過往──曾經,住在一個地方代表你的名字大家都知道,不需要自我介紹,而且所有人都會關心你過得好不好。我幾乎覺得自己掉進了卡通中,我想這是因為這種場景在現代真的太稀奇了吧。要遇到這種好事幾乎只能看電視,但這裡發生的一切卻無比真實。

*本文摘自時報出版《是設計,讓城市更快樂》。作者為查爾斯‧蒙哥馬利Charles Montgomery。一九六八年出生於北溫哥華,一九九一年畢業於維多利亞大學地理系。他是一位屢獲殊榮的作家,亦是著名的都市規畫師,在加拿大、美國、英國都有開設關於都市規畫的課程,並運用心理學、行為經濟學,建築和都市規畫的專業,與BMW古根漢實驗室和溫哥華博物館合作,致力於社會實驗,幫助城市居民改變彼此以及他們與城市之間的關係。著有《最後的天堂》(The Last Heathen),並以此書獲二○○五年查爾斯‧泰勒獎(Charles Taylor Prize),新書《是設計,讓城市更快樂》獲加拿大羅伯布魯斯(Robert Bruss )房地產書獎,並入選希拉蕊.溫斯頓非文學獎、Shaughnessy Cohen 政治寫作獎等。

 

《是設計,讓城市更快樂》封面 。(時報出版提供)
《是設計,讓城市更快樂》封面 。(時報出版提供)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