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興隆專欄:本是同「源」生

2019-11-06 07:00

? 人氣

當我們試著用科技保護地球時,地球早已經用她自己在照顧我們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植物組成了森林,而森林仍舊是一個神秘而迷人的地方,我們所不知的,遠比我們知道的多更多。森林有連結性(connectivity),會透過根系與周邊的生態系統傳遞訊息,進行對話與溝通;森林的覆蓋會影響地球的反射率,不利降溫;科學家也發現,森林會釋放出不同的化學物質,如我們常說的芬多精或揮發性有機物質(VOCs),其中一種稱為異戊二烯(isoprene)主要是由赤道雨林植物所排放,對氣候暖化同時有正負兩種效應。用科學家的說法是:更多的研究是需要的。

入夜的亞馬遜雨林生氣蓬勃,各種動物、昆蟲紛紛出來蹓躂。(圖/截自wikimedia commons)
科學家發現,森林會釋放出不同的化學物質,如我們常說的芬多精或揮發性有機物質(VOCs),其中一種稱為異戊二烯(isoprene)主要是由赤道雨林植物所排放,對氣候暖化同時有正負兩種效應。(資料照,截自wikimedia commons)

然而,無論如何,森林透過光合作用吸收大量二氧化碳遠比它透過呼吸作用釋放出的多得多,成為地球上重要的「二氧化碳海綿」(或稱碳匯carbon sink)。2017年的研究指出,要在2030年前將氣溫升溫控制在2度C以下,森林及其他生態系將提供超過1/3的二氧化碳削減量。今年初發表於Science的論文(Science 365: 76–79; 2019),則更近一步地指出森林是減緩二氧化碳影響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我們對於植物的感激永遠不嫌多,其實是太少太少。儘管2011年自發性的倡議「波昂挑戰」(Bonn Challenge)誓言將在2020 年重建(reforest)全球1.5億公頃的森林,2030年達到3.5億公頃的全球目標。然而,真正的關鍵是2015年巴黎協議,該協議是促進以植林及保護森林作為世界各國抵減碳排放的解方的一個轉捩點,有超過50個國家承諾種植更多樹木或保護現存森林以對抗全球暖化。2019年的聯合國環境大會提出「聯合國十年生態復育計畫」“The UN Decade on Ecosystem Restoration 2021-2030”,從現在到2030年將完成3.5億公頃遭破壞的生態系統的復育,以減緩氣候變遷、確保食物與水資源的保全與生物多樣性的保育。這是進一步呼應並落實了「波昂挑戰」。

太陽能光電系統與植物都是面對全球暖化,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量所需要的重要幫手,缺一不可。用專業深奧的術語來包裝太陽能光電板或植物,不會讓它們因此變得更厲害或更有效能。重要的是,在減碳的推動上,我們要讓生態環境與人類科技相互支援,在各自的利基點上發揮其最大的價值。

*作者為國立高雄大學土木與環境工程學系教授/創新學院院長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