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藤嘉一專欄:中國此刻為什麼「策反」日本?

2019-10-27 06:50

? 人氣

中國國家副主席王岐山出席日本德仁天皇即位儀式,穩定中日關係。(資料照,AP)

中國國家副主席王岐山出席日本德仁天皇即位儀式,穩定中日關係。(資料照,AP)

「應日本政府邀請,國家主席習近平特使、國家副主席王岐山將赴日本首都東京,出席於十月二十二日舉行的德仁天皇即位慶典,並進行友好訪問。」十月十四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表示。看到此消息,我就重溫了一下自己這段時間以來的觀察和感受:中國正在試圖戰略性地靠近、懷柔,若有可能,甚至「策反」日本。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王岐山出席天皇即位慶典意義深遠

王岐山從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卸任後,接掌國家副主席的角色和地位,外界始終有不同議論。我基本判斷如下:一、他實際上就是中共最高層「七加一」的一員,也就是實際上的常委;二、他的具體任務是在外交、經濟、反腐等議題上傾聽、建言,協助習近平,致力於鞏固習和黨的權威;三、至於具體和公開的露面,外交場合為主,畢竟國家副主席首先是代表「國家」。當然,既然說是「黨國」,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政治博弈當中,黨凌駕於國,在這個意義上,王岐山的一舉一動體現了黨國的政治意志。

王岐山。(美聯社)
王岐山。(美聯社)

此次是王岐山做為習近平特使,代表黨國對日本進行「友好訪問」,表面上屬於正常和外交禮節,但從我對中共政治與外交行為的理解來看,假如中國認為與該國的政治關係不好,也不從戰略性地重視與該國的外交關係,是不會做出這樣的安排。

從最近中國政府的一系列言行,可以看出中共高層希望能夠穩定中日關係的意志。這可以從三個案例觀察。

其一,中國官媒《新華社》十月十六日報導,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參議院預算委員會表示:「日中領導人之間的交流極為重要,希望日中關係保持目前勢頭。」參議院預算委員會對日中關係而言不算大場合,但《新華社》如此緊密跟蹤並「放大」,從這一細節可見,中共正在使勁地尋找有關中日關係的積極事件和正面場合,從而多向中國人民傳達中日關係的「友好關係」。更何況從中共掌權以來,始終強力宣傳「抗戰」愛國教育,中國人民本來就有生產「反日主義」的土壤,此刻卻與黨國的政治意志背道而馳,所以需要有所緩解。當然,將來其意志變成相反的,那中共也會繼續利用人民的「反日主義」。

其二,日本部分閣僚十七日參拜靖國神社,安倍首相一如往年供奉祭品。對此,中國外交部指出這是「消極動向」,也「向日方提出了嚴正交涉」。但僅此而已,中共高層對此事的態度是克制的,北京不希望此事干擾目前戰略性地重視對日關係。

中共內外交迫不想此時再樹強敵

其三,台灣駐福岡辦事處四日舉行中華民國一○八年國慶酒會,外傳安倍晉三發表賀電,內文稱台灣為中華民國。隨後,日本內閣官房副長官岡田直樹表示安倍沒有傳送這樣的賀電,並重申一九七二年《日中聯合聲明》的官方立場。耿爽八日在中國外交部記者會上為日本政府「辯護」,似乎在暗示「日方在台灣問題上的立場是沒有錯的,外界就不要誤解它」。

今年五月日本在大阪主辦G20峰會期間,安倍跟習近平舉行會談,習近平原則上接受安倍邀請,並將於明年春天訪日。從這一點也不難看出中國對日本的重視不是短期或局部的,習到時候務必希望它是國是訪問,在日期間與新任天皇會面,並跟日方簽署第五個政治文件(第四個政治文件為胡錦濤於二○○八年對日進行國是訪問期間簽署)。

習近平與安倍晉三,中日關係,安習會,G20大阪峰會。(美聯社)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左)在G20峰會上,原則上接受安倍(右)邀請,並將於明年春天訪日。(資料照,美聯社)

中國為什麼如此重視對日關係?最根本的理由還是與當前中共面臨內外交迫的處境有關。

中國對美關係因仍未找到突破口,中美貿易戰持續不穩定。香港問題,則赤裸裸地暴露了對內壓制、對外強硬的習近平新時代的真面目,有可能成為中國自從天安門事件以來,首次陷入在國際社會上孤立和被制裁的境地。而且這兩個問題息息相關,習近平似乎認為,美國正在透過貿易戰來「遏制」中國,透過香港問題來「改變」中國。

而對美關係和香港問題的背後,隱藏的則是經濟局勢和台灣問題,這兩個對中共合法性來說最為「核心」的因素。中國第三季度的經濟增長率為六%,已經到了政府目標的下限了(上限為六.五%)。至於台灣,明年有總統選舉,假如中美貿易戰繼續發酵,經濟增長和環境遭遇惡化,香港問題繼續升溫,恐將促使總統蔡英文連任掌權。

北京對日關係的三點戰略考量

對於北京來說,對日關係有三點戰略考量:一、日本是美國在該地區最大的盟國;二、安倍政權尤其從經貿角度重視對華關係;三、日本跟歐美國家相比,在人權問題上不那麼執著和苛求。

在當前情勢下,中國就更希望穩定對日關係,藉此避免在國際社會上,尤其自己所在的亞太地區陷入孤立。所以此刻中國對日本就要靠近,更要懷柔,甚至策反。

*作者1984年出生於日本伊豆,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畢業,現任香港大學亞洲環球研究所客席副教授,著有《愛國賊》、《從伊豆到北京有多遠》等。本文原刊新新聞第1703期,授權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

新新聞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