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登及觀點:短暫的插曲?持久的勝利?回看古寧頭戰役七十週年

2019-10-21 06:50

? 人氣

金門古寧頭和平紀念園區內的和平鐘。(顏麟宇攝)

金門古寧頭和平紀念園區內的和平鐘。(顏麟宇攝)

蔡英文總統首度正式肯定冷戰時期國軍保臺

今年是中共建立政權70週年,在天安門按慣例舉行了盛大的閱兵。在美中瀕臨新冷戰的緊張氛圍下,舉世矚目焦點集中在東風-17、巨浪-2與東風-41同場「亮劍」的含意。中共建政70週年,自然也是國府遷臺70年,或許也可以說這是蔡英文總統「中華民國臺灣」概念萌生的歷史起點。但是已經很少人還會想到,如果沒有古寧頭戰役的勝利與次年韓戰爆發,不管是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在臺灣」、還是「中華民國臺灣」,三家說法都不會有爭論的機會。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冷戰時期臺海間的軍事衝突今年又稍稍引起關注,主要是今年八二三蔡總統首度出席金門紀念活動,肯定戰役保衛了臺澎金馬「生命共同體」。與去年執政黨重要幹部聲稱相關衝突只是國共之爭,「臺灣士兵」是砲灰,不值得紀念,形成強烈對比。蔡總統自然不是第一位出席金門八二三紀念活動的總統,前總統陳水扁在2005年與2006年都曾經出席肯定國軍犧牲奉獻,但2010年蔡英文尚未當選總統前,曾說過中華民國是「流亡政府」,所以她今年的表態,仍有重要意義。

美國尚在旁觀,古寧頭勝利價值更顯突出

但是根據眾多已經公開的史料或分析,北京之所以發動1958年砲戰,主要背景因素有三:一、中共中央決定甩開蘇聯模式,走激進的「大躍進」發展路線;二、測試主張美蘇和平共存的蘇聯新領導人赫魯雪夫的對華政策,干擾蘇美接近;以及三、挑戰1954年中美共同防禦條約與1955年美方協助大陳撤退後的臺海政策。

八二三砲戰集中為地面火砲、軍機、艦船交火對抗,沒有步戰接觸,足以論證中共此役應無一舉攻取臺澎金馬的準備。相比之下,韓戰之前,美國還在杜魯門對中國內戰採「袖手旁觀」策略的大氣氛中,古寧頭戰役對中華民國的存續與後來革新保臺的重要性,比美國直接介入協助的八二三更顯突出。

20191010-總統蔡英文、副總統陳建仁、總統府秘書長陳菊10日出席中華民國108年國慶大會。(顏麟宇攝)
總統蔡英文國慶講話肯定古寧頭戰役對台灣的意義。(顏麟宇攝)

古寧頭戰役實際上仍是國共主力在大陸進行決戰的一部分,它與共軍「第三野戰軍」第十兵團葉飛所部當年9月下旬攻佔漳州、10月下旬攻佔廈門,是同一系列的行動。國軍方面,戰場指揮機構也仍是福州綏靖公署與東南軍政長官公署,所以雙方1949年9月到10月在閩南的決戰,也有「金廈戰役」、「漳廈金戰役」之說。當年11月「三野」共軍另發動攻取浙江沿海國府島嶼的舟山之役,在登步島挫敗。雖然前總統蔣經國曾說,古寧頭、登步島是國府遷臺逆轉頹勢最關鍵的兩戰,但登步之役規模較小,古寧頭雙方動員兵力5萬以上,而且後來國府陸續從浙江沿海撤出,古寧頭勝利使中華民國政府堅守福建省金門、連江兩地並維持福建省主席編制至今(現任主席為政務委員張景森兼),軍事價值雖隨技術條件改變而遞減,但政治與戰略方面至今仍意義不凡。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