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台灣各縣市均衡發展的迷失

2016-11-07 06:20

? 人氣

(新華社)

(新華社)

日本知名時事評論家「大前研一」在其新書《低欲望社會》一書中指出,日本關東地區民眾的通勤時間過長,多數居民每日通勤時間往往要三到四個小時,他認為這樣生活的居民生活極度沒有品質,而且浪費社會整體公共資源。所以他認為要積極開發東京灣地區的「臨海部」,此地距離東京都市中心不遠,通勤時間不用15分鐘可達,並在該等地區廣設高密度住宅,人們不用再受到長距離通車之苦。此外,因為每個人都有「周休二日」,這兩天居住於都市地區的民眾,可以到各縣市去走走,去休閒、去消費,以繁榮城市地區以外地方的經濟。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日本年輕上班族,為何變成「低欲望」世代?(圖/すしぱく@pakutaso)
日本知名時事評論家大前研一指出,關東地區上班族通勤時間過常,開發東京灣「臨海部」,可減少公共資源的浪費(すしぱく@pakutaso)

除此,美國城市經濟學家Edward Glaeser在其所著《城市的勝利》一書中破除各種迷思,該書認為過度的嚮往田園生活,這只會徒增自然環境的負擔,除了拉大不必要的交通往來距離之外,更開發了原本屬於田野的郊外地區。所以作者認為高密度、高樓層的都市設計反而是更經濟的環境生活型態,既可不必廣設「鄰避型公共設施」(如焚化爐、垃圾掩埋場、殯儀館、療養院、監獄等等),而且又可讓城市內的居民,只需在都市內短距離的交通通勤,大量減少「碳足跡」的排防。故此積極性的城市建設,相對於大型郊外地區的開發,將可省下極為可觀的環境開發成本。而且郊外鄉村地區可繼續保有原來的環境型態,可綠化環境、空氣調節,或做都市居民農村休閒的處所。

就算生活在繁華的大都市也別迷失了自我。(圖/Photos By 夏天@flickr)
美國城市經濟學家Edward Glaeser認為,高密度、高樓層的都市設計反而是更經濟的環境生活型態,只需在都市內短距離的交通通勤,大量減少「碳足跡」的排防(圖/Photos By 夏天@flickr)

回來看看台灣的都市空間佈局。長久以來,我們維持了兩個直轄市、五個省轄市與十七縣的行政區域劃分。當時,兩個直轄市一南一北分別是台北市與高雄市,為台灣兩端的經濟重心,都市的建設,以各自的中心向外依次設立;然而,自民國九十九年起,台灣由原本的兩個直轄市,一舉變革成為六直轄市,使原有二個地方中心變成六個;更麻煩的是,北部有三個直轄市的轄區是密接的(台北市、新北市與桃園市),南部的台南市與高雄市亦是緊鄰的狀態,這樣的設計不但無助於空間的合理規劃,而且容易形成都市建設的重置與浪費。

都市就是都市,不會因為它不叫都市而不是都市,只要地方條件及稟賦可達,它就有辦法成為都市。過去台灣的台北縣,不會因為它的名字不是直轄市的稱呼,就妨礙它人口的聚增。相反地,一個地方更不會因為它名叫直轄市,而使其脫離鄉村的地理結構。

台灣在過去二十年來,興起一波波的直轄市改制運動,原本只有台中,但後來跟進了其他地方自治團體,形成六個直轄市的局面;而且,只要直轄市的財政優勢地位不變,縣市合併改制直轄市的改制運動就不會停止。在此試問?這樣是遍地開花的直轄市空間佈局合於經濟嗎?至少直轄市緊鄰直轄市的設置就有存疑的討論。

2015年12月25日始,台灣產生六個直轄市(粉色區域)(取自維基百科)
2015年12月25日始,台灣產生六個直轄市(粉色區域)(取自維基百科)

為政規劃者,應著重於台灣各地地方特色的發揮展現,稱都市者應以其為中心,以中心領導周邊,整合都市建設,以做空間最好的佈局。鄉村型態地區,應打造地區特色,因地制宜,發揮調節功能,使其作為農業、生態、觀光、休閒、保育的中心。是故「均衡發展」在今天這個時代,宜作重新理解,不宜過度主張財政分配的平等,而是依其在地稟賦與功能特色得否獲得充分的發揮,若有地方不能,則代表地區發展失衡,如此似較為合理的解釋。

*作者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高級助理研究員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