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錢的痛苦比贏錢的喜悅強烈多了:《巴菲特的勝券在握之道》(4)

2016-10-12 06:00

? 人氣

規避損失

多麗絲纏著她弟弟碎念有關城市服務特別股的投資時,就是一個清楚的例子,顯示她很難忍受股價下跌的不安。但我們也不要太苛責多麗絲,因為她受到的情緒煎熬,每一天都在影響著無數投資人。這種心理狀態稱為「規避損失」(loss aversion),而且我認為,這是阻礙大部分投資人,無法成功應用巴菲特投資法最重要的一個障礙。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個心理現象在三十五年前被兩位大師發現,一位是在本章前面提到的諾貝爾獎得主康納曼,一位是史丹佛大學心理學教授阿莫斯.特沃斯基(Amos Tversky)。長期合作研究的這兩個人,都對決策理論很感興趣。

一九七九年,康納曼與特沃斯基合寫了一篇論文,篇名為〈展望理論:風險中的決策分析〉。這篇文章後來成為頗具聲望的經濟學術期刊《計量經濟學》(Econometrica)有史以來最常被引用的論文。在這篇文章發表之前,約翰.馮紐曼(John von Neumann)與奧斯卡.摩根斯坦(Oskar Morgenstern)在一九九四年出版的《賽局理論與經濟行為》(Theory of 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一書中,大力推廣的決策效用理論(utility theory),在經濟學中已經是被廣為接受的教條。效用理論主張,人在做決策時,如何呈現選擇的方案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對那個人來說,他會去做對他最有利的事。舉例來說,如果在遊戲中,

贏的機會是六五%,輸的機會是三五%,根據效用理論,這個人就應該下場,因為根據輸贏結果,很明顯對那個人有利。

效用理論用到的是很基本的數學。在一個理想世界中,這是做決策的完美方法。但是康納曼與特沃斯基接受的是心理學家的訓練,而不是經濟學家,他們兩人並不是那麼確認這點。他們兩人的職業生涯都在研究人在做判斷時會犯的特定錯誤,而且已經發現,個人在權衡得失時,並不完全一樣。根據效用理論,最後的資產決定價值;但根據康納曼與特沃斯基的展望理論,個別的得失會決定價值。康納曼與特沃斯基也能證明,人們並不是根據效用理論看待最後的財富,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增加的獲利或虧損,因為這會影響到最後的財富。

在展望理論中,最重要的發現是,人有規避損失的傾向。事實上,康納曼與特沃斯基也用數學證明,對於相同金額的輸贏,人們對輸錢的懊悔程度,比贏錢的高興程度,強烈兩倍或兩倍半。

換句話說,輸錢的痛苦比贏錢的喜悅強烈多了。很多實驗也顯示,人們必須要有兩倍的正面因素,才能克服一個負面因素。在一個五十比五十的賭注中,輸贏的機率完全相等時,大部分的人都不想冒任何風險,除非贏的機會是輸的機會的兩倍,才會願意玩。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