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錢的痛苦比贏錢的喜悅強烈多了:《巴菲特的勝券在握之道》(4)

2016-10-12 06:00

? 人氣

行為財務學告訴大家,輸錢的痛苦比贏錢的喜悅強烈多了。(資料照片,美聯社)

行為財務學告訴大家,輸錢的痛苦比贏錢的喜悅強烈多了。(資料照片,美聯社)

行為財務學是嘗試藉由心理學理論,解釋市場不具有效率的一種調查研究。學者觀察到人們在處理自己的金錢事務時,經常做出愚蠢的錯誤以及不合邏輯的假設,因此開始深入挖掘心理學的概念,以解釋人們的非理性思考。這是一個相對非常新的研究領域,也是我們正在學習的研究內容,非常引人入勝;對聰明的投資人來說,極為有用。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過度自信

有幾個心理學研究已經指出,會發生判斷錯誤通常是因為過度自信。有一個研究是,請一大群人描述自己的開車技術,絕大多數人會說,他們比一般人好。另外還有一個例子:醫生都認為,自己對診斷肺炎有九○%的信心;但事實上,他們只有一半時間診斷正確。普林斯頓大學威爾遜公共與國際事務學院(Woodrow Wilson School of Public and International Affairs)心理學與公共事務教授、同時也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丹尼爾.康納曼(Daniel Kahneman)指出:「對一般人來說,最難想像的是,自己並沒有比一般人聰明。」但殘酷的現實是,不是每個人都能比一般人更好。

自信本身並非壞事,但過度自信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而且,在處理財務問題時,過度自信特別具有破壞力。過度自信的投資人不只會做出愚蠢的決策,也會對整個市場產生強大的作用力。

投資人通常會高度自信,認為自己比其他人聰明,也有過度高估自己技能與知識的傾向。他們通常只會採用能證實自己的資訊,而忽略掉矛盾的資訊。另外,通常只評估已知的資訊,而不去找沒什麼人知道的資訊。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投資人與財富管理人天生就認為,他們掌握了更好的資訊,足以打敗其他投資人,所以他們能賺到錢。

過度自信解釋了為什麼有那麼多財富管理人會做出錯誤決策。他們對於收集到的資訊太過自信,還認為這些資訊都很正確,但其實並非如此。如果所有的玩家都認為自己的資訊是正確的,而且他們知道別人不知道的事,結果就會出現大量的交易行為。

過度反應偏差

在行為財務學領域裡最重要的一號人物,就是行為科學與經濟學教授理查德.塔勒(Richard Thaler),他為了研究投資人的理性行為,從康乃爾大學轉到芝加哥大學。他指出幾個最近的研究顯示,人們會過度強調幾個偶然事件,認為自己看到了趨勢。投資人特別容易看重自己最新取得的資訊,並根據這些資訊推論;因此,在他們的心目中,最新的盈餘報告就變成未來盈餘的訊號。然後他們也相信自己看到別人所未見的資訊,於是便根據非常膚淺的推理,很快地做出決定。

當然,在這情形下也有過度自信作祟,人們都以為自己對資訊了解得比別人透徹,也解讀得比別人好。過度自信又因為過度反應而強化。行為學家已經發現,遇到壞消息人們很容易過度反應;但遇到好消息時反應就很慢。心理學家把這個現象稱為「過度反應偏差」(overreaction bias)。因此,如果短期盈餘報告結果不佳,典型的投資人反應就是會忽然出現思慮不周的過度反應,這樣做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影響到股價。塔勒把過度強調短期資訊的行為,套用醫學上的近視用語稱為投資人的「近視」現象,他也認為,大部分投資人如果沒收到每個月的財務報告,可能對他們比較好。

為了說明他對過度反應的觀點,他做了一個簡易分析。他把紐約證券交易所的所有股票,根據過去五年的績效表現做排名。他挑出三十五支表現最好的股票(股價漲最多),以及三十五支表現最差的股票(股價跌最兇),然後把這七十支股票組成一個假想的投資組合。接下來五年,他繼續持有這些投資組合,結果,有四○%的時間,「表現差的股票」其實勝過「表現好的股票」。塔勒認為,在真實世界中,很少投資人在看到價格下跌的第一個訊號時可以忍住,不做過度反應,也因此會錯失股票開始反轉的好處。

其實,大家對過度反應偏誤概念的了解,已經有好一段時間了,但在過去這幾年,這個心理偏差又因現代科技而惡化。在網際網路與有線電視金融新聞出現之前,大部分投資人並不會頻繁查看股價。他們可能會在每個月底讀一下經紀人的報告,每三個月結束時看一下該季的投資成果,然後在每年年底,動手記錄年度的績效表現。

但在今天,由於傳播科技的進步,投資人已經可以隨時隨地、持續不斷地查看股市行情。不管是汽車或火車上,行動裝置也可以讓人隨時查看投資組合的表現。不管是要去開會,或剛開完會,或是排隊等著結帳,短短幾分鐘,都能快速查一下績效。線上交易帳戶也可以告訴你,從開盤以來,你的投資組合表現得如何。這些帳戶還能幫你計算過去一天、五天、十天、每一個月、每一季,以及每一年報酬率的表現。簡而言之,投資人每天二十四小時裡的每一秒鐘,都可以查看自己的股票價格。

對投資人來說,這樣不斷查看股價,算是一種健康的行為嗎?塔勒的回答很乾脆:「投資股票,然後乾脆都不要看信。」塔勒經常在由美國全國經濟研究署(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與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John F. Kennedy School of Government)贊助舉辦的行為學派研討會上發表演說,他在結論中總是會加入這個建言。針對這個建議,我們可以再加上:「而且不要每一分鐘就查看電腦、手機,或其他任何電子裝置。」

規避損失

多麗絲纏著她弟弟碎念有關城市服務特別股的投資時,就是一個清楚的例子,顯示她很難忍受股價下跌的不安。但我們也不要太苛責多麗絲,因為她受到的情緒煎熬,每一天都在影響著無數投資人。這種心理狀態稱為「規避損失」(loss aversion),而且我認為,這是阻礙大部分投資人,無法成功應用巴菲特投資法最重要的一個障礙。

這個心理現象在三十五年前被兩位大師發現,一位是在本章前面提到的諾貝爾獎得主康納曼,一位是史丹佛大學心理學教授阿莫斯.特沃斯基(Amos Tversky)。長期合作研究的這兩個人,都對決策理論很感興趣。

一九七九年,康納曼與特沃斯基合寫了一篇論文,篇名為〈展望理論:風險中的決策分析〉。這篇文章後來成為頗具聲望的經濟學術期刊《計量經濟學》(Econometrica)有史以來最常被引用的論文。在這篇文章發表之前,約翰.馮紐曼(John von Neumann)與奧斯卡.摩根斯坦(Oskar Morgenstern)在一九九四年出版的《賽局理論與經濟行為》(Theory of 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一書中,大力推廣的決策效用理論(utility theory),在經濟學中已經是被廣為接受的教條。效用理論主張,人在做決策時,如何呈現選擇的方案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對那個人來說,他會去做對他最有利的事。舉例來說,如果在遊戲中,

贏的機會是六五%,輸的機會是三五%,根據效用理論,這個人就應該下場,因為根據輸贏結果,很明顯對那個人有利。

效用理論用到的是很基本的數學。在一個理想世界中,這是做決策的完美方法。但是康納曼與特沃斯基接受的是心理學家的訓練,而不是經濟學家,他們兩人並不是那麼確認這點。他們兩人的職業生涯都在研究人在做判斷時會犯的特定錯誤,而且已經發現,個人在權衡得失時,並不完全一樣。根據效用理論,最後的資產決定價值;但根據康納曼與特沃斯基的展望理論,個別的得失會決定價值。康納曼與特沃斯基也能證明,人們並不是根據效用理論看待最後的財富,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增加的獲利或虧損,因為這會影響到最後的財富。

在展望理論中,最重要的發現是,人有規避損失的傾向。事實上,康納曼與特沃斯基也用數學證明,對於相同金額的輸贏,人們對輸錢的懊悔程度,比贏錢的高興程度,強烈兩倍或兩倍半。

換句話說,輸錢的痛苦比贏錢的喜悅強烈多了。很多實驗也顯示,人們必須要有兩倍的正面因素,才能克服一個負面因素。在一個五十比五十的賭注中,輸贏的機率完全相等時,大部分的人都不想冒任何風險,除非贏的機會是輸的機會的兩倍,才會願意玩。

這被稱為不對稱的規避損失:缺點比優點的衝擊更大,而且這是人類心理學的基本面向。把這一點應用到股市上就表示,投資人為虧錢股票感到痛苦的程度,比挑到賺錢股票而開心的程度,強烈兩倍。規避損失在投資決策上的影響非常明顯,也很重大。因為我們都想相信,自己做的是好決策。為了保持我們對自己的良好感覺,對於壞決策,我們會堅持很久並希望事情能好轉。只要不把虧錢股票賣掉,我們就不必面對自己的失敗。

規避損失的心態會讓投資人過度保守。參與401k退休金計畫的人,面對的期限是以數十年為單位,卻依然把大量的錢投在債券市場。為什麼?只有強烈的規避損失感,會讓一個人的資金配置如此保守。短期來說,規避損失的心態會讓人非理性地死抱著虧損的股票。沒有人想承認自己犯了錯。但如果不把買錯的股票盡早賣掉,就是放棄了重新投資可能賺到的錢。

*本文選自遠流出版的《巴菲特的勝券在握之道:在負利率時代,存錢不如存股的4大滾雪球投資法》一書;作者羅伯特.海格斯壯(Robert G. Hagstrom)擁有財務分析師(CFA)證照,自1984年便開始研究巴菲特投資法超過20年時間,並在1994年出版了《勝券在握》(The Warren Buffett Way,後改版更名為《值得長抱的股票巴菲特是這麼挑的》),全球銷售超過百萬冊,並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書榜21週,被《時代》雜誌(Time)譽為「巴菲特的實際做法,沒有人比海格斯壯描寫得更好。」。另著有《巴菲特核心投資法》等九本書。現任斯迪富融資公司(Stifel Financial Corp)資深投資組合經理人。

巴菲特書封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