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評估股票價值的真正方法:《巴菲特的勝券在握之道》(3)

2016-10-11 05:50

? 人氣

管理切斯特基金十八年的凱因斯,他的績效在三分之一的時間都比大盤差。事實上,他管理基金的頭三年績效不佳,落後大盤十八個百分點。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紅杉基金也有類似的故事。在特別的期間內,紅杉基金有三七%的時間績效落後大盤。就像凱因斯,盧恩也經歷了收成的痛苦。他坦承:「在這些年,我們定期成為績效不佳王。我們在一九七○年年中左右,抱著一個模糊的願景成立紅杉基金,連著四年,績效都比標準普爾五百指數差。」到了一九七四年底,紅杉基金整個落後大盤三十六個百分點。「我們躲在桌子底下,不敢接任何電話。我們也很想知道:這場暴風雨是否會平息下來?」當然,暴風雨最後一定會平息。從創立開始的七年後,紅杉基金的報酬率是二二○%,但標準普爾五百指數只有六○%。

即使蒙格也無法避開集中投資必然會遇到的坑坑洞洞。在十四年期間,蒙格有三六%的時間,都處於績效不佳的狀態。就像其他集中型投資人,蒙格也遇到一連串短期的壞運氣。

從一九七二到一九七四年,蒙格落後大盤三十七個百分點。在十七年之間,辛普森也有二四%的時間落後大盤。他績效最糟的一年,是落後大盤十五個百分點。

很巧的是,我們在分析三千個集中型投資組合時,也看到相同的績效趨勢。在十年期間打敗大盤的八百零八個投資組合中,竟然有高達九五%的投資組合,歷經了長時間績效不佳的狀態,在十年中可能有三年、四年、五年,甚至有六年落後大盤。

如果凱因斯、蒙格、盧恩或辛普森,是在今天的環境中才剛踏入投資這一行的菜鳥經理人,也就是只重視一年績效的環境,你認為他們會有什麼下場?

但是,如果採取集中策略可能會導致短期績效不佳,而且又只用價格當成評估指標時,要如何分辨我們正在觀察的操盤手,是一個一年績效很糟(或甚至三年都很糟),但長期會做得很好的聰明投資人,還是一個根本沒有集中投資技巧的經理人?

我們可以想像巴菲特可能會怎麼說。對他來說,這件事的道理很清楚:我們不該堅持把價格當成唯一評估指標,也必須打破短期判斷這種毫無生產力的習慣。

如果價格不是評估的指標,該用什麼來替代?「沒有」並不是一個好答案。即使是「買進然後抱住」策略,也不建議你要一直閉上眼睛。我們只是要找出另一個衡量績效的基準。

幸運的是,真的有這麼一個基準,而且這也是巴菲特判斷他的績效以及他在波克夏操盤的單位績效,所使用的評估基礎。

巴菲特曾經說過:「如果股市封關一年或兩年,我也不會在意。畢竟,股市都在星期六和星期日休息,也未對我造成困擾。」他認為:「交易市場活絡滿有用的,因為它能定期提供令人垂涎的投資機會。但它絕對不是必要的。」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