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革命關鍵因素──煤礦──如何影響英國與中國走向不同的發展道路?《大分流》選摘(2)

2019-07-17 05:10

? 人氣

蒸汽機能發揮效用,同樣有賴於多種工匠精益求精的改良,其中有些來自叫人意想不到的行業。誠如莫基爾所說的,歐洲在十八世紀時的技術優勢,就和英國在歐洲擁有的技術優勢一樣,其實並不在於工具或機器,而在儀器,即鐘錶、單筒望遠鏡、眼鏡等。這些精巧小器物雖具有某種用途的生產財(主要用在遠洋航行上),但它們的主要用途還是作為有錢人(尤其是城市有錢人)的便利性設備。不過正是儀器製造上的精準鑽孔、口徑測定等技術上的轉移(某種程度上為了製造槍炮上),才使湯瑪斯.紐科門(Thomas Newcomen)製造的史上第一台蒸汽機能順利運作,後來也使瓦特得以改良蒸汽機,把蒸汽機的效率提升三倍。在經過兩百多年的漸進改良後,蒸汽機已比上述任何一部原型機安全許多,在燃料使用上也更有效率、 體積也更小了。然而,未經歷過這段改良過程的我們,往往以為即使是最簡陋的蒸汽機,都會因為潛力一眼就可看出而使人迅即採用;但這根本是事後諸葛,當時並非如此。由於這些機器的成本、笨重和其他問題,是以在紐科門的第一台蒸汽機問世後的八十八年裡(一七一二∼一八○○),即使受惠於武器、儀器的精準工具製造技術,也只有兩千五百台蒸汽機問世;其他產業和發明者大部分把寶押在經過改良的水車上。事實上,馮.通策爾曼(G. N. Von Tunzelmann)便指出,由蒸汽驅動的紡織機,其每單位動力的能量成本,一直要到一八三○年後才遽降,因此在那之前,(在可取得水的地方)水車仍是蒸汽機的強勁對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只有在煤田裡(一八○○年時有一千台蒸汽機使用在此),蒸汽機的長處才特別突顯,從而使它們得以迅速普及,並在短短幾十年間就使整個產業改頭換面。因為在煤礦場,蒸汽機的龐然笨重並不礙事,蒸汽機耗煤量大的限制也不構成問題(這一成本只有在遠離礦場時才遽增)。事實上,礦井口蒸汽機往往使用較劣質的「煤屑」,而這些煤屑很不值錢,若運到他地供人使用大概不划算,因而用它們來運作蒸汽機,形同免費。若非得益於附近其他領域的工匠轉移技術而得到一部分遞增的優勢,若非運用到附近的煤田而得以在實踐中學習,若非煤本身的低廉成本,蒸汽機在當時,很可能讓人覺得不值得推廣。

工匠、企業家、科學知識的提供者,這三者之間原本存有社會隔閡,然而拜雅各布所謂的「科學文化」之賜,這一隔閡得到彌合;歐洲在這點上可能大占上風(但還需更多研究才能確認)。即使如此,假設當初歐洲在煤礦和其機械技能人才匯集地之間的地理距離過於甚遠,或是假設當初中國只有一小段距離要彌合,那麼不管在歐洲還是中國,結果都有可能大不相同。綜觀中國更早期煤/鐵複合體的歷史,亦間接表明這樣的論斷。

歐洲技術創新上的突飛猛進,肯定是工業革命的必要條件(這話本身其實是種套套邏輯),但在把這技術創新說成遠非十八世紀其他社會所能匹敵之前,或在把它說成歐洲後來稱雄世界的唯一原因之前,我們應謹記英國煤和蒸汽機之所以能引領工業化,其實要大大歸功於它們兩者地理相近和同時並存的這些偶然因素。事後來看,如果說歐洲賭對了馬,那麼使歐洲贏得賭注的因素似乎得歸功於偶然條件,具體點來說,與英格蘭的條件(大部分是地理條件)密切相關。光從歐洲在科學、技術、哲學上的傾向去解釋工業革命,似乎無法盡詮其原委;而所謂兩地在經濟建制與生產要素價格上的差異,似乎大部分也無關緊要。最後,誠如在後面幾章會理解到的,若非其他特定的資源難題也得到解決(這大半要歸功於歐洲征服世界其他地方),這一能源上的突破性發展本有可能被十八世紀晚期和十九世紀歐洲人口的急速成長給吃掉。煤和殖民地使歐洲得以減輕來自資源的約制,但若單靠其中一項,作用都會大大遜色;若非兩者皆有,光靠歐洲的其他創新,也不會創造出一個土地有限但人均成長還是無限持續的新世界。

《大分流》(The Great Divergence)(衛城出版)
本文選自《大分流》(The Great Divergence)(衛城出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