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春鴻觀點:去結婚吧!國家幫你養小孩

2019-07-04 07:00

? 人氣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台灣人對未來沒有希望感

在威權的時代,在政治惡鬥的時代,一路走來感到迷惘也就罷了,很多人對自己的子孫未來留在台灣會有哪些發展,好像講不出所以然來。看到別人有機會到美國發展,就心生羨慕。很多年輕人不敢結婚、不敢生小孩,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看不到未來,看不到希望。

政府在這方面,幾乎沒有給年青一代的人做出哪些具體的交代。年輕人理想性越來越低,人生目標有時候只有一間咖啡店,一家小餐館,甚至被擠壓到只能在別人的店面裡擺一個抓娃娃機。在大學裡,讀文史哲不但會被笑,基礎科學的科系早就沒有人要讀,現在甚至應用科技讀的人也越來越少,只希望快快畢業能混口飯吃就好。

沒有文學的人生,人就浪漫不起來,不浪漫怎麼談戀愛?

沒有歷史的人生,人就不成熟,不成熟,怎麼結婚?

沒有哲學的人生,人就沒有明天,沒有明天,怎麼生小孩?

最糟糕的是在這「三無人生」中,偏偏只認同「拚經濟」,於是成了一個沒有夢的時代,是一個不能再壞的時代。

台灣人對社會缺乏使命感

沒有國家認同,沒有歷史認同,看不見希望,就會失去了對台灣的使命感。老蔣威權時期,不論你高不高興 都要你有個「中國」的國家及歷史認同感,它的好處是學子及年輕人多少還有學習的文化楷模,有文人典範可以追尋。政權轉移之後,破舊立新,像「五四運動」這樣的歷史事件,被歸類為中國的歷史,跟台灣無關。這也無妨,如果能夠同時建立台灣歷史的獨立史觀,為年輕人另立可以追尋的歷史人物、歷史典範楷模,這樣總算還可以讓孩子們知道如何安身立命。

然而,我們卻只看到少數人粗野地修改歷史教科書,企圖從根扭曲新世代看世界,看未來的眼光。這一代的孩子,他們所讀到的歷史,都是被有心人士曲意改寫的,對族群對歷史不但沒有同情的理解,甚至加入了仇恨與對立。這一代因為沒有國可以愛,沒有先賢可以追尋學習,他們不知道怎麼愛台灣,對台灣的未來沒有使命感,這是可以想像。

目標遠大,只要有心,雖不中,亦不遠矣

以上台灣人的四個心靈上的大缺口,分布在老中青三代,其所造成的傷痕只是程度上的不同。年輕人不結婚、不生子最深沉的原因,正是在這四大缺口之中。

要彌縫這些傷口,基本上要從教育一點一滴的做起;而在具體的施政上,政府可以提出具有創意而且又有效果的政策來促進族群的融合,塑造台灣人的國民性,建立台灣人的信心,其實有許多具體的辦法可行。台灣新的領導人,若能把「保證台灣年輕人都敢結婚、敢生小孩」當作對台灣的承諾,可以說既全面又深沉,人人聽得懂,到處可考察,天天可檢驗。在數學問題上,我願意替郭台銘把話說得告清楚,0到6歲幼童,父母要相信「國家會幫助你養」;更重要地,國家會讓你和你的孩子看到未來的希望,台灣的明天會更好。目標遠大,很難達成,但立志發心是第一步。只要有心,雖不中,亦不遠矣。

*作者為文字工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

鄭春鴻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