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鴻基專文:終點,還是起點——以海岸線為證

2019-06-30 06:20

? 人氣

作者說,除了玩樂,除了觀賞風景,除了迎接每年第一道曙光,走一段海岸遇見、看見的海岸風情、人物、產業及活動,都有可能提供我們從滿足腸胃,甚至改變生命的各種豐沛能量。(資料照,取自廖鴻基臉書)

作者說,除了玩樂,除了觀賞風景,除了迎接每年第一道曙光,走一段海岸遇見、看見的海岸風情、人物、產業及活動,都有可能提供我們從滿足腸胃,甚至改變生命的各種豐沛能量。(資料照,取自廖鴻基臉書)

各島嶼或島礁,無論面積大小,無論岩岸或沙岸,都是以一道曲折、窄狹且環抱陸域的環狀海岸線,面對大海。海岸線雖是陸域的終點,但是換個角度看,海岸線也是開闊海域的起點。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道窄隘且呈現帶狀的獨特空間,無論是沙、是岩,都不如陸地堅固,也不像海水軟塌。它隨潮汐、海況、季節等因素漲縮、進退,時寬時窄。無論以面積算,以物產計,都算不進整體島國比例上之分寸。但海岸線這道空間,卻是島國重要的海權根據線。

海岸線不是島國邊界,由海岸線往外推12浬(1浬=1.852公里)為「領海」,推24浬為「鄰接海域」,推200浬為專屬經濟海域。臺灣的海權範圍,就是以我們外圍的海岸線為根據。所以,我們群島外圍的每一座島嶼或島礁,所撐起的海岸線都是我們領土與海權的尖點根據。這些點、這些線,往外或可延伸出的200浬面積,就是群島國的「藍色國土」。海島社會若是習慣背對著海,海岸線就成為島嶼的終點和疆界;若是轉過身面對海,海岸線將轉而為島國社會向海延伸及發展的起點。背對寬廣或面對寬廣,發展格局終究不同。這道似乎微不足道的海岸線,但海島對海岸線的空間觀點,一念之間,結果將差異懸殊。

若選擇為終點的話,海洋就是島國的天險阻隔,這樣的臺灣面積=陸域面積,≒36,000平方公里;若看待海岸線是起點,島國面積=陸地面積+海域面積,≒36,000+180,000 =216000平方公里,將近陸地的6倍。

島國似乎沒甚麼道理緊守住窄狹的陸地,而放棄寬廣開闊的大海。島國若願意轉過頭看重海洋,海洋將成為島國連接到全世界的通道。何況海權範圍海域所蘊藏的各種資源,均遠遠超過島嶼陸域。

邊陲或門面?關係著我們是自以為是的「島國心態」,還是泱泱大度的「海洋國家」。一直以來,臺灣社會幾乎沒有形成海權觀點,也許跟我們長期以來一直將海岸線當成終點、邊陲、角落等思維有關。從來沒有任何一座島嶼可以將海岸線完全給封閉住,多少生物經由海流、波浪,經過海岸線而登上這座海島。無論先來後到,都將成為眼前這座島上的一份子。我們的祖先,無論是哪個族群,都是搭著船,先後渡海,踏上海岸線,而後得以定居在這裡。也曾經不少盜匪或外族從海岸入侵,他們也曾局部或全部,或長或短,佔領過這個島嶼。入侵、佔領,固然帶來衝突、爭戰與傷損,一但拉開時間的維度,這也確實為島國帶來不同文化的刺激與活力,而我們的海岸則是默默見證了這些過往。

臺灣無論是人文史或生態史,幾乎都是在海岸的頻繁穿梭間構築起來。多少蓬萊舊事在這道環狀、帶狀的海岸線空間上演,潮汐往返,時光壬冉,面對朝陽或晚霞,如一波波拍岸濤浪,湧自天邊,紛紛撲上我們的門面海岸,累積譜寫出今日島嶼的樣態與內涵。

從海岸現象檢視島國對待海洋的心態

邊陲是常被忽視的角落,門面則是必要時時注重、必要時常整理的空間。

垃圾堆置場、掩埋場、焚化廠、石化業的濱海工業區、有輻射、水溫或空氣汙染顧慮的核能或火力發電廠……這些我們設在海岸線上的高汙染或有嚴重污染顧慮的場區共有五十多處。顯然,我們習慣將社會斥拒的、不受歡迎的、高污染的,都推往最邊陲,最不會被抗議的海岸線。許多偏鄉海邊也是工業、建材廢棄物、家庭垃圾偷倒的場所,甚至不少墳場也設在海邊。

我曾參加過好幾次淨灘活動,許多段海岸邊的垃圾量宛如垃圾場,那冒煙、發臭的破敗景象,用慘不忍睹來形容一點也不誇張。這些海邊垃圾中數量最多的是塑膠類。固態塑膠不容易被大自然分解,許多生物如海鳥、海龜、鯨豚、魚類等,也會因為誤食而失去生命。

海洋垃圾與日俱增,深深影響海洋生物的存亡。(擷取自YouTube)
海洋垃圾與日俱增,深深影響海洋生物的存亡。(資料照,取自YouTube截圖)

此外,臺灣海岸水泥化相當嚴重。消波塊、防波堤及其他沿岸工程建設,使非天然的水泥化海岸大約佔了臺灣海岸線的一半以上。照理說,天然海岸是海、陸之間長時期達成的微妙平衡狀態。若沒有做好水文調查,任何海岸開發(譬如築堤、建港、抽沙填海、拋置消波塊等等工程)都將影響這道大自然長久所形成的海陸平衡,造成海岸快速劣化的惡果。曾經帶一個外國朋友到東海岸某處海灣高點,他看到海灣灘邊築成綿長的消波塊長城,大發感嘆說:「你們在糟蹋國際一流的海岸線。」

防止海岸侵蝕的工程方法至少有二、三十種以上,拋置消波塊是所有工程中最等而下之的工法。問題在於,我們一直用最低等落後的工法對待海岸,數十年不變。這方面,可以參考高雄旗津海岸的離岸堤、潛堤等養灘工程,不僅未破壞海岸景觀,也為旗津海岸養出約70公尺寬的沙灘。

我們從來不把海岸線當成門面,應該是我們集體意識上一直認為海邊並不重要,所以,被如何對待似乎也無關緊要。除了「港口城市」外,臺灣似乎很少城市以「海岸城市」為榮,遑論以海岸為特色及資源來發展城市景觀與文化。我們用醜陋、缺乏生氣的水泥建物取代原本開闊美麗的海岸或海灣。過去,來去的浪濤如琴弓往復,奏響海岸線如鳴弦,如今浪濤擊打在水泥堤塊上,如戰鼓催嚎,氣氛肅殺。和諧轉而爭戰,是島國與海洋關係惡化的寫照。海邊不是垃圾就是水泥堤塊,不然就是重汙染工業區,下一代的島國子民,恐怕已經失去夢想海洋的機會。

尾聲:走一段海岸,能看見甚麼?

或許你會問,來到海邊,除了戲浪、玩水、吃海鮮外,還能看見(得到)什麼?

沿著海岸走,一定會遇到河口。流經陸域的河川,在臨海的下游河口展開雙臂,讓攜著豐富有機質的河水進入海域,鹹淡交匯。河口是重要的海陸生態通道,不少升溪型或降溪型魚族在這裡進出、交流。

沿著海岸走,經常會遇到漁港或漁村。一座漁港或漁村,可是累積數百年臺灣漁業文化的集體展現。港裡泊靠的每一艘漁船,漁村裡的漁人以及船上的漁具,都像是臺灣漁業文化博物館般,展演著累積數百年,探索不盡的漁撈知識和故事。

臺灣西南海岸養殖漁業發達,潮間帶養殖或魚塭養殖,四處可見,有不少養殖種類,無論技術、產量或規格,都具國際知名度,這些產業形成的資產,無論文化或藝文研究或藝文創作,在臺灣都還少見,也就是還有極大的量能和極大的發展空間。

20190628-廖鴻基專文配圖四(取自廖鴻基臉書)
臺灣西南海岸養殖漁業發達,隨處可見潮間帶養殖或魚塭養殖。(資料照,取自廖鴻基臉書)

除了漁港,走一段海岸還會遇到商港。島國資源有限,進出口貿易是經濟發展的火車頭,而貿易依賴的就是海運。臺灣中小企業發達,因而海運發達,無論貨櫃船或散裝貨輪,整體運能馳名國際。這裡進出的每艘商船,可都是越洲跨洋,航線連結到全球商港,連結全球所有海浪拍得到的岸。

一九八七年臺灣解除戒嚴後,海岸海防管制漸漸不再如昔日森嚴,加上近二十年來遊憩活動風氣興起,海岸活動逐漸多樣化,譬如:釣魚、衝浪、浮潛、牽罟活動等等。海濱活動本身,只是一連串後續資源點狀浮出海面。以文學創作當例子來說,每樣活動,都會是目前臺灣文壇少見的海洋文學題材。

除了玩樂,除了觀賞風景,除了迎接每年第一道曙光,走一段海岸,如上述能遇見、看見的海岸風情、人物、產業及活動,都有可能提供我們從滿足腸胃,一直到改變生命的各種豐沛能量和機會。

走一段海岸,找回島國人民迎向海洋的門面。

20190628-《十六歲的海洋課》(蔚藍文化出版)
《十六歲的海洋課》(蔚藍文化)

*作者為海洋書寫作家。本文選自作者新著《十六歲的海洋課》(蔚藍文化)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