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東,就能掌握世界史和現代世界:《馬上了解中東與伊斯蘭世界》選摘(2)

2016-06-21 05:40

? 人氣

中東真的是非文明的社會嗎?了解中東,就能掌握世界史和現代世界。(圖為《世代革命:身處中東傳統與變革的前線》書影)

中東真的是非文明的社會嗎?了解中東,就能掌握世界史和現代世界。(圖為《世代革命:身處中東傳統與變革的前線》書影)

▼ 我們陌生的「大世界」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從非洲西端的摩洛哥到中國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這一片橫越東西的廣大乾燥地帶,是大部分穆斯林所居住的地區。

還有歐洲及亞洲的沿地中海區域,以及地中海南岸至印度洋、南海相連一帶的沿海區域,同樣都有許多穆斯林居住於此。

沿著過去連接歐亞大陸的「海洋絲路」、「絲綢之路」、「草原之路」,伊斯蘭世界一步步擴大勢力範圍,在前近代史之中,伊斯蘭史可說是占有相當程度的分量。

但是,對於居住在歐亞大陸的東部外圍的島國日本而言,長時間生活於中華世界的範疇之中,因此,以中華帝國為中心的狹小世界觀,就是過去日本所認知到的「全世界」史觀。

▼構築起世界史的舞台!

在十八世紀後半的工業革命興起、歐洲成為世界霸權之前,駱駝、馬匹、帆船等是過去人類的主要交通工具。

在四大文明誕生之後的歐亞歷史舞台上,除了中國、印度、歐洲之外的廣大區域,皆屬於伊斯蘭世界的範疇。

伊斯蘭國向全球挑釁,國際聯軍醞釀成形。(美聯社)
伊斯蘭國向全球挑釁,國際聯軍醞釀成形。(美聯社)

針對這樣的歷史事實,應該如何解釋其意義?

巨大的羅馬帝國,因穆斯林推動的「大征服運動」而解體消失,然而當年的伊斯蘭帝國,至今卻依然存在於伊斯蘭世界的中心。

被納入大中華地區秩序之中的日本,幾乎沒有任何與伊斯蘭文明的接點,因此十分難以描繪出伊斯蘭世界的面貌。

但是,版圖跨越三大洲的伊斯蘭帝國,隨著蒙古帝國向西方平行擴張,商業圈也隨之擴大,包括地中海、印度洋、南海的各海域,跨撒哈拉貿易商路、絲路、草原之路,以及波羅的海和裏海的「俄羅斯河川商路」。

跨越非洲與歐亞大陸的伊斯蘭商業圈,成為「世界史的舞台」。

▼歷史創造而出的廣域空間

歷史上的「伊斯蘭世界」,與我們今日地理界線上的歐洲、南亞、東亞等概念有顯著差異,而是一個復合性的「廣域世界」。具備歐亞規模、網絡型的巨大帝國,包括依附於帝國的各聯繫網絡影響力所及的範圍,就是歷史上所指稱的伊斯蘭世界。

所謂的「中東」在哪裡?

▼為何以「中東」來稱呼此地區?

「中東」這個名詞,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才普遍使用的國際政治地域概念。由西邊的摩洛哥開始,東到伊朗、阿富汗,包含土耳其在內,屬於一般廣義的中東範圍;在不同情況下,「中東」一詞有時並不包括利比亞以西及阿富汗地區,此即狹義的中東範圍。

《馬上了解中東與伊斯蘭世界》圖。(晨星出版提供)
《馬上了解中東與伊斯蘭世界》圖。(晨星出版提供)

十九世紀後半葉,英國以自身領土的地理位置為基準,以當時的殖民地印度的位置為輔,將亞洲國家依地區加以分類命名:將離歐洲最近的鄂圖曼帝國稱為「近東」,伊朗和阿富汗一帶稱為「中東」、以中國為中心的東亞地區稱為「遠東」。

以前也將西亞至北非一帶合稱為「中近東」,由於這些稱呼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成為英軍的作戰用語,在戰爭結束之後,例如像「東南亞」這類的區域名稱,也逐漸普遍於全世界。

也就是說,所謂「中東」,是以歐洲中心觀點而發展出來的稱呼方式,依然保留了十九世紀歐洲在全世界擴張殖民地的意象。

但是,中東地區在五千年前就已經是世界的先驅,首先建設城市並且形成最古老的文明。

放眼全世界,再也沒有其他地區可媲美中東,累積出如此豐盛多采的歷史文化資產,也正因如此,中東的歷史過程更顯得厚重及盤根錯節。

要理解這個錯綜複雜的區域,必須從覆蓋於伊斯蘭面紗之下的多樣化歷史時期開始看起。

古蘭經圖片
古蘭經圖片。

▼中東真的是非文明世界嗎?

民主主義的基本原理之一是「異質性的共存」,例如男性與女性、亦或正常人與身障者,因為互相認知到彼此是不同的,所以進一步尋求共識、慎重地發展「兩性共同參與的社會」、「無障礙社會」等目標。

然而,當人類遇見與自己不同的他者時,很容易抱持先入為主的偏見及優越感等情緒來相處。過去發現「新大陸」時,西班牙人甚至不把當地非基督徒的原住民(印第安人)當成人類來看。

以向印第安人傳教為藉口,實際上則是將印第安人奴隸化,並且將「新大陸」同化為「西班牙第二」、「歐洲第二」。

回顧人類的歷史,正是因為各種莫須有的偏見,導致了許多悲劇不斷重複上演。

對於豐富多元、獨具特色的中東世界,十九世紀歐洲人所抱持的「非文明社會」、「專制統治的社會」、「停滯不動的社會」、「充滿原始欲望的文化」等偏見,其實依然還有一部分留存在今日世界中。

近來美國試圖迫使中東接受美國式的價值觀及制度,一味的強制貼標籤,無法開啟對話的機會。去除偏見、以多元化的角度來理解中東世界,是必要的第一步。

為什麼會禁止吃豬肉與飲酒?

▼《古蘭經》的內容

占中東世界居民大多數的穆斯林,現今依然遵循著《古蘭經》規定的戒律來生活。《古蘭經》意為「應該朗誦的經典」,在第三位哈里發歐斯曼(在位時約西元六五○年),將透過先知穆罕默德之口、二十三年來以第一人稱傳遞的真神旨意記錄並匯集成一偉大經典。

《古蘭經》是規定人類到最後審判日之前的生活方式,並且說明如何與真神阿拉接觸的信仰標竿,同時也是真神旨意的展現。因此,信徒認為服從神的方式,就是完全遵照《古蘭經》的指示來生活處事。

《馬上了解中東與伊斯蘭世界》圖。(晨星出版提供)
《馬上了解中東與伊斯蘭世界》圖。(晨星出版提供)

▼禁止吃豬肉

依神的旨意而禁止的行為音譯為哈拉姆(Haram),包含殺人、通姦、中傷、飲酒、竊盜、吃豬肉或屍肉、收取利息、與正值生理期的女性發生關係等。為什麼要避免吃豬肉的最初原因已不可考,不過猶太教也對於吃豬肉有嚴格的戒律,或許是中東世界日常生活中累積而出的獨特習慣所致。

《古蘭經》中也有禁止食用「屍肉、帶血或非依清真方式宰殺的動物肉、以角互鬥而死亡的動物肉、野獸獵殺的肉,還有因賭博而賺得的肉」。在食品保存技術尚未發達的時代,腐壞及來源不明的肉很容易成為傳播疾病的媒介,這也是必須制定吃肉戒律的原因之一。

在處理肉品前,必須一邊唸誦「奉真主之名」,一刀劃過牲畜頸動脈、並盡量將血液排放乾淨,成為符合清真(Halal,阿拉伯語原意為「合法的」。)的食物之後才允許進食。一般認為這是釋放動物靈魂,將其物化的宰殺方式。

古蘭經赫加體
古蘭經赫加體。

▼依國情差異而有不同的禁酒規定

在穆罕默德的時代,各地經常發生因飲酒而引起的爭端,因此他制定了「去了天國之後才能喝酒」的禁酒戒律。

由於戒律是透過穆罕默德之口傳遞神的旨意,因此並沒有觸犯戒律的相關刑罰規定。

不過,要改變各地原有的生活習慣並不容易,對中東人而言喝酒是人生的樂趣,所以部分信徒找了各式各樣的理由來允許飲酒。除了沙烏地阿拉伯、巴基斯坦、利比亞以外,其他國家對於禁酒規定並未十分遵守。

對土耳其穆斯林而言,神的禁酒規定只是意謂著「不要飲酒過度」,所以還是可以在公開場所喝酒。

在自古以來就有飲酒習慣的土耳其、敘利亞、埃及等國,甚至在超級市場中就可以買到酒。不過到了齋月斷食時,情況就另當別論了,這段期間因為宗教戒律的關係,是嚴格禁止飲酒的。

鄂圖曼帝國將咖啡文化傳播至西洋地區

▼一開始是方便攜帶的糧食

現在足以代表歐洲休閒飲品的咖啡,原產地在非洲衣索比亞,原本是在伊斯蘭世界中飲用咖啡的習慣逐漸普遍,直到鄂圖曼帝國時代才傳入歐洲。

咖啡耕作由衣索比亞向周邊地區擴展,西元六世紀時,在阿拉伯半島上開始種植咖啡。最初是將咖啡的種子磨成粉末,加入奶油固定成球狀,作為攜帶性的糧食,所以咖啡在當時是作為充飢用的糧食。

咖啡在衣索比亞原本被稱為「Bunna」。之後橫越亞丁灣,在十三世紀時,連結印度與紅海、非洲與阿拉伯半島的交易十字路口—葉門地區的中心港口亞丁成為咖啡的集散地。咖啡傳至葉門後,將咖啡樹的豆子稱為「Bun」、作為飲料來喝的咖啡稱為「Qahwah」,這就是今日「咖啡」(Coffee)一詞的語源。

《馬上了解中東與伊斯蘭世界》圖。(晨星出版提供)
《馬上了解中東與伊斯蘭世界》圖。(晨星出版提供)

「Qahwah」是指煎煮咖啡豆製成的飲品,原本是伊斯蘭蘇非行者(可以感受到真主阿拉存在的神秘主義者)所喝的一種酒精飲料。

究竟「Qahwah」是指將咖啡豆簡單發酵釀製成的酒,抑或是在紅酒等加入咖啡粉末來喝的酒品,這點至今仍無法確認。不過,可以理解脫離日常生活、尋求與神結合一體的蘇非派行者會追求由酒精帶來的「微醺」或陶醉感。

但是穆斯林是被禁止飲用酒精飲料的,因此在十三世紀時,利用「烘炒」手續來防止咖啡豆發酵,以斷絕利用咖啡豆釀製酒精飲料的方式。

也因為這個偶然,人們發現咖啡「烘炒」之後香味倍增,原本的美味香氣也會被牽引而出。咖啡的香醇就是在這樣偶然情況下被發現的。

咖啡要怎麼喝才不會過量,還有益身體健康呢?(圖/akira yamada@flickr)
咖啡。(圖/akira yamada@flickr)

▼咖啡的傳播持續北上

咖啡由伊斯蘭世界北上,在咖啡中加入小豆蔻煮出的飲料在麥加地區大為流行,一五五四年時,在鄂圖曼帝國首都伊斯坦堡出現了世界上第一間「咖啡廳」。

對於歐洲的咖啡文化發展而言,十七世紀是很關鍵的世紀,在這個時代中,由埃及開始有把砂糖加入咖啡中飲用的習慣,並經由鄂圖曼帝國將此風俗傳入法國。

歐洲最初的咖啡屋出現在一六四五年的義大利威尼斯,到了一六八三年,倫敦的「咖啡廳」已達三千家以上,呈爆發性的大流行現象。

《馬上了解中東與伊斯蘭世界》書封(晨星出版提供)
《馬上了解中東與伊斯蘭世界》書封(晨星出版提供)

*本文選自《馬上了解中東與伊斯蘭世界》,作者畢業於日本東京教育大學文學院史學系,曾擔任東京都立三田高中、九段高中、筑波大學附屬高中教師、筑波大學講師、北海道教育大學教授,現任日本NHK文化中心講師等,活躍於史學教育領域。著有《世界史圖解》、《從地名與地圖看世界史》、《驅動世界史的「唯物」事典》、《世界全史》(以上由日本實業出版社出版)、《伊斯蘭・網絡》(講談社選書)、《Cipangu黃金之國傳說》(中央公論新社)、《文明網絡的世界史》(原書房)、《由海洋認識世界史》(角川出版選書)、《航海圖的世界史:海上道路改變歷史》(新潮社)等多部著作。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