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君祖專欄:千年暗室,一燈即明

2019-05-19 05:50

? 人氣

「南狩之志」是要徹底解決問題,以天地至公無私之心去對治黑暗齷齪的明夷之心,便是明夷全卦的宗旨。(取自pixabay)

「南狩之志」是要徹底解決問題,以天地至公無私之心去對治黑暗齷齪的明夷之心,便是明夷全卦的宗旨。(取自pixabay)

《華嚴經》說:「譬如一燈,入於暗室;百千年暗,悉能破盡。菩薩摩訶薩菩提心燈,亦復如是;入於眾生心室,百千萬億不可說劫,諸煩惱業,種種暗障,悉能除盡。」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明夷卦正是由光明轉入黑暗的一個卦,是《易經》六十四卦中最痛苦的卦,這種痛苦很深沉,而且近乎絕望的漫長黑暗,處在這樣的環境中,需要相當的忍耐力,不是短時間就可以紓解的。這樣一個把人生種種諸如內心的痛苦或周遭的黑暗描繪得很深刻的卦,告訴我們,要淡看諸多不順眼的現象,忍受椎心泣血的痛苦,在一個生存空間非常狹窄的情況下,一定要把持自己內心的信念和原則,不輕舉妄動,不放棄,用自己超人的忍耐力渡過艱困,迎來光明。

明夷。利艱貞。

《彖》曰:明入地中,明夷。內文明而外柔順,以蒙大難,文王以之。利艱貞,晦其明也,內難而能正其志,箕子以之。

明夷下卦離為日為明,上卦坤為地,有太陽下山、光明隕落之象。內卦離為文明,外卦坤為柔順,又顯示出處明夷之時的最佳對策,內心光明守正,外表卻不與惡勢力直接衝突,順勢順理以承擔重大的苦難。

「晦」即不明,「明夷卦,象徵受傷、倒楣。晦其明。」有裝糊塗、韜光養晦以明哲保身之意。「內難」表示造成苦難的禍源出自內部,所謂家醜不可外揚,既不願同流合污,又不好勾結外人來對抗,進退之間,精神格外痛苦,這時能做的只有端正自己本身的志向。

殷朝末年,商、周之間的一段鬥爭,在中國史上始終膾炙人口。文王羑里之囚的許多傳聞,不論是否真實,三分天下有其二仍服事殷,已表現超人的忍耐力和涵養,以此應付明夷的環境,可謂恰如其分。紂王專暴,箕子與其為兄弟關係,無力制止亦不忍去父母之國,留在內部繼續周旋,亦合「利艱貞」之義。

山(取自公眾號@劉君祖經典講堂)
明夷卦,象徵受傷、倒楣。(取自公眾號@劉君祖經典講堂)

《易經》六十四卦的《彖傳》中,引史實明義的例子極少,除明夷的文王、箕子外,只有革卦提湯武革命,晉卦的康侯還是復述卦辭而已。其實以大義立論,湯武革命仍為世襲制度下的改朝換代,文王、箕子也並未深悟時代之所以明夷之理,跳脫不出天下為家的小康格局。久年的媳婦兒熬成婆,以暴易暴、治亂迴圈,實不足為萬世法!以《彖傳》的敘理結構及文脈推敲,這些其實都是贅疣。「文王以之」「箕子以之」,乃至湯武革命,更像是早期的旁注誤入本文,再不然就是居心叵測的偽飾了。

《象》曰:明入地中,明夷。君子以蒞眾,用晦而明。

「蒞眾」是居上位治理群眾,「用晦而明」是治道的要術,所謂水清無大魚,不癡不聾不做阿家翁,領導人過度精明、律下太嚴,反而會乏人跟隨、難以成事。老子雲:「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又雲:「明道若昧」「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可謂深得個中要領。明夷上卦坤為眾為民、內卦離為深藏之明,《大象傳》依此悟得「用晦而明」之術,真是善於觀象、別出心裁。

明夷卦的君位不在六五,而在上六,居高臨下,陰影籠罩全域。

明夷卦(取自公眾號@劉君祖經典講堂)
明夷卦(取自公眾號@劉君祖經典講堂)

上六。不明晦。初登於天,後入於地。

《象》曰:初登於天,照四國也;後入於地,失則也。

晦即不明,「不明晦」有加重語氣之意,表示由明入暗、日趨下流。「初登於天」「後入於地」,正是日出又日落之象。照臨四國之時,何等光彩?由盛轉衰,完全是因為喪失了處世的原則。

上六柔暗居明夷之極,正為明夷全卦之禍源,在文王與紂的故事中,即相當於紂王的角色,暴君當政,造成時代莫大的黑暗。明夷初九至六五爻辭皆言「明夷」,表示光明皆受挫傷,上六獨言「不明晦」,真是千夫所指,元兇首惡之意昭然若揭。「晦其明」「用晦而明」「不明晦」,辭意各有不同,皆由明夷一象而生。

《詩經·大雅》:「天生烝民,有物有則。」任何事物都有其客觀的理則,一旦肆意違背或破壞,必然帶來社會的混亂。上六為一卦之主,不能以身作則,立法者毀法,天下事焉有可為?

獨舟(取自公眾號@劉君祖經典講堂)
任何事物都有其客觀的理則,一旦肆意違背或破壞,必然帶來社會的混亂。(取自公眾號@劉君祖經典講堂)

初九。明夷於飛,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有攸往,主人有言。

《象》曰:君子于行,義不食也。

初九當明夷之始,又承續晉卦前沖之勢,故有「明夷於飛」之象。鳥在空中飛行,因環境驟變而受了挫傷,立刻收斂翅膀,找安全的地方迫降。君子為了紓解困難,四處奔走求助,幾天都難得好好吃頓飯,還要到處受氣,被人批評得體無完膚。雖然如此,為了生存也必須忍耐。

初九爻變,成謙卦。謙謙君子,用涉大川,雖有不食之厄、言語之譏,仍擺出最低的姿態,逆來順受,以換取劣勢下存活的機會。

山景(取自公眾號@劉君祖經典講堂)
雖有不食之厄但應擺出最低的姿態,以換取劣勢下存活的機會。(取自公眾號@劉君祖經典講堂)

六二。明夷于左股,用拯馬壯,吉。

《象》曰:六二之吉,順以則也。

中國古代尚右,「夷于左股」表示受傷不算嚴重,但已影響行動能力,這時得趕快去找匹壯馬來代步,以期脫離險境。六二柔順中正,有離卦附麗之德,懂得依附實力者、借力使力而得亨通。「壯馬」即指九三,為全卦唯一有希望剷除上六之爻。六二上承九三,陰承陽、柔承剛,關係相當好。上六失則致晦,六二順以則得吉。

渙卦初六爻辭亦云:「用拯馬壯,吉。」《小象》雲:「初六之吉,順也。」壯馬指其上之九二,為拯渙的主力之一。初六上承九二,關係正常,合乎爻際互動的原則。

明夷六二爻變,成泰卦。上下交而其志同,六二、九三合力以除明夷之患,「小往大來,吉亨」。

湖(取自公眾號@劉君祖經典講堂)
「小往大來,吉亨」。(取自公眾號@劉君祖經典講堂)

六四。入于左腹,獲明夷之心,於出門庭。

《象》曰:入于左腹,獲心意也。

明夷之心象徵禍源、造成時代黑暗的主要因素,即上六。六四進入上卦坤地,得窺罪惡淵藪中的內情,有「入于左腹」之象,既無力剷除禍源,又不願同流合污,遂邁出門庭、揚長而去。六四陰居陰位,潔身遠遁,處明夷之世,這也是常見的一種人生態度。

英國小說家康拉德著有《黑暗之心》(Heart of Darkness)一書,以非洲深處的探險隱喻人性內藏的黑暗,後來好萊塢導演科波拉將之改拍成電影《現代啟示錄》,背景換成越戰,以渲染美國人的夢魘。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江湖險人心更險,明夷之心實在有必要深入瞭解。《易經》強調「知幽明之故」「明於憂患與故」,一旦獲明夷之心,有實力則與民除患,無實力至少也可不助人為惡。

山景(取自公眾號@劉君祖經典講堂)
江湖險人心更險,明夷之心實在有必要深入瞭解。(取自公眾號@劉君祖經典講堂)

六五。箕子之明夷,利貞。

《象》曰:箕子之貞,明不可息也。

《易經》經文引史實為例者,卦辭僅晉卦言康侯,爻辭則有泰、歸妹六五「帝乙歸妹」,既濟九三「高宗伐鬼方」、未濟九四「震用伐鬼方」,以及明夷六五「箕子之明夷」等。如前所述,箕子與紂王為至親,內亂而能正其志,合乎卦辭利艱貞之義,六五和上六最近,遂引箕子明義。「明不可息」,最黑暗之時亦不放棄內心的一點光明,這種堅持相當重要。

九三。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不可疾貞。

《象》曰:南狩之志,乃大得也。

九三陽剛當位,居下卦離明巔峰,和上六相應與,在明夷一卦中代表針鋒相對、有實力誅除暴君的角色。「南狩」一辭即《春秋》微言大義所在,南方為離明,南面而王代表向明而治,「南狩」則代表向明而狩——為了使社會重見光明,興兵革命推翻暴政。

「大首」即元兇首惡,指上六,「得其大首」表示革命成功、擒賊擒王。「仲尼志在《春秋》。」「南狩之志」在解民於倒懸,「乃大得」表示轉折艱難、成功不易。撥亂反正得循序漸進,萬不可操之過急,故稱「不可疾貞」。

山(取自公眾號@劉君祖經典講堂)
撥亂反正得循序漸進,萬不可操之過急。(取自公眾號@劉君祖經典講堂)

春秋新王革命講三世義:據亂世、升平世、太平世。每個階段有不同的工作重點,革除積習舊敝,實非一蹴而就。明夷九三爻變,成復卦。出入無疾、七日來復,一元復始、萬象更新,正是南狩不可疾貞之象。《春秋》講「三世必復」「俟後聖」,只要最後能突破時代的黑暗,成功都不必在我!

《春秋》最後一條:「十有四年,春,西狩獲麟。」麟是仁獸,獲麟象徵復性成功、仁滿天下。南狩之志、西狩獲麟,經學宗旨,一以貫之。

離卦上九爻辭有雲:「王用出征,有嘉折首。獲匪其醜,無咎。」《小象》雲:「王用出征,以正邦也。」「王」即新王,「出征」即南狩,「折首」即得其大首,「正邦」即撥亂反正。折首之後並非取而代之、以暴易暴,而是天下為公,「見群龍無首,吉」。離上九為上經最後一爻,當上卦離明巔峰,「大人以繼明照于四方」,責任深重,和明夷九三旨趣相通。

森林(取自公眾號@劉君祖經典講堂)
「世襲制專斷獨裁之可怕、元兇首惡之必除」。(取自公眾號@劉君祖經典講堂)

綜觀明夷六爻,除六五外皆得正位,本身條件不錯,卻因上六高高在上胡作非為,造成全體受傷、萬馬齊喑的局面。初九、六二、九三爻辭以明夷為句首,首當其衝,民間受難深重;六四、六五爻辭以明夷居句中,政府亦受制而無能為力;上六不言明夷,言不明晦,本身昏暴,專以傷害別人為事。世襲制專斷獨裁之可怕、元兇首惡之必除,於此可見。

「南狩之志」是要徹底解決問題,以免「初登於天,後入於地」的歷史劇一再重演,因此文王、箕子、湯武革命皆未深悟明夷之心,其實他們都是革命的對象,全在南狩的範圍內!南狩通復卦之理,復見天地之心,以天地至公無私之心去對治黑暗齷齪的明夷之心,便是明夷全卦的宗旨。

*作者為臺灣周易文化研究會創會理事長;中華孫子兵法研究會副會長;中華奉元學會現任理事長。本文選自新版《易經與現代生活》,原刊「劉君祖經典講堂」公眾微信號。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