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大的在後面,論郭台銘選總統

2019-04-07 05:30

? 人氣

鴻海總裁郭台銘(右)會是比韓國瑜(左)更強的總統候選人?(截圖自鴻海集團youtube)

鴻海總裁郭台銘(右)會是比韓國瑜(左)更強的總統候選人?(截圖自鴻海集團youtube)

韓國瑜在廈門時,面對記者詢問對參選2020的意願時,說了一句「老鼠偷拖鞋,大的在後面」,變轉身離去,留下一團問號的背影,這話什麼意思?然後,郭台銘可能參選2020的傳聞便迅速播開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老鼠偷拖鞋,大的在後面」這句歇後語絕大部分台灣人都沒聽過,但他也曾在高雄夜市漲價的時候,用同樣一句話指責漲價攤商,可見此言之意是「短視近利不可取,更大的利益其實在後頭」,或是「為了眼前的小惠,而失去了未來的大收穫」。

這句話之所以與郭台銘連結了起來,是因為在這個時間點郭台銘採購了大量的高雄農產品,並與韓國瑜互動密切,而且還有許多令人費解的行動,例如開啟Line@帳號,臉書粉絲專頁,以及突然增多的公開活動。這位大老闆突然高調起來,原因不明,難免引起諸多揣測。

至於郭台銘面對紛至沓來的詢問,只是在臉書上簡單發文表示,「選舉不能成為唯一的寄託,要和世界拼搏不容易,大家一起做實事」。郭董希望台灣民眾,尤其是媒體,將關注力從選舉轉移到更務實的問題上,很符合他的形象,也十分有理,但就是無法滿足庶民盼望「能者領導」的人心。其實,一般人就是希望有能力的人出來務實解決問題,如此而已。

無論如何,傳言一出,鴻海股價爆量漲停,重登台股二哥寶座。

藍營希望郭台銘出來競選已經好幾年了,但郭始終表現得興趣缺缺,如今八字似乎有了一撇的苗頭,自然引起各方關注。以郭董的背景,可想而知,輿論開始質疑「金權政治」,甚至抨擊郭若參選,就是為了圖利自己的企業集團。一般而言,這種反應過快的負面評論,基本就是綠營人士的操作,其呈現的也是綠營知識階層的焦慮,因為郭台銘是比韓國瑜更強的藍營人選。

如果將角色對調成親綠的張忠謀,這些喊打喊殺的輿論恐怕就會轉變成歌功頌德。

郭台銘這件事,很快讓我聯想到管中閔。在「九合一」大選前,媒體問管,是否會自願放棄就任台大校長,管的回答是,他想看「九合一」的結果。意思是說,如果人民仍傾向挺綠,他會放棄,否則,他會與民進黨當局周旋到底。

其實我想郭台銘也是一樣的,台灣社會如果仍是政治意識形態烏雲罩頂,就算他挺身而出而且當選,一樣不能做事,對做實事比較有興趣的企業家而言,當然不願被意識形態綁手綁腳。「九合一」大選拜「韓流」之賜而藍綠翻轉,可能讓郭看到了人民轉向務實的契機,才比較有意願去考慮做政治領導人。

那些對「金權政治」的風言風語,沒有考慮到郭若做台灣領導人要失去什麼: 第一,郭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再也不能全球到處跑,而會被鎖在台澎金馬。第二,其財務,身家都要完全透明化。第三,其親朋好友都可能會被潑髒水。第三,在大陸,美國都有事業的郭,以前是兩邊如魚得水,當了台灣領導人就得如履薄冰。

換作一般人,都已經富可敵國了,手機裡各國領導人的電話號碼也比誰都多,卻選擇做個被綁手綁腳又得走鋼索的人,又不是美國總統,何苦來哉?

 

因此,只要站在郭台銘的角度看事情,那些「郭圖私利」的言論,才是真正的小人之心。況且,退一萬步來說,若郭能為台灣企業打開更寬闊的活路,並造福人民,鴻海利多又如何?本應喜聞樂見不是嗎?說不定,為了避嫌,郭還可能必須刻意迴避自己事業因他的新身份,而大發利市的政策。

由此可見,郭台銘選不選,端視人民支持的力量夠不過夠強大,因為被潑髒水是肯定的,若人民支持力量不足,誰也不願淌這渾水。

開啟Line@後,短短8天,郭就吸引了33萬粉絲加入,看起來,破百萬不是一件難事,這股力量的支撐就是關鍵。

郭台銘若成為台灣領導人,台灣的會走向哪裡?毫無疑問,台灣會走向更為開放的路。郭的個人思路是世界格局,長期從島外觀察島內,必然比常人有更多的感觸。台灣內部不必要的隱形圍牆太多,法規面,經濟面,媒體面,政治意識形態,社會意識形態,政黨利益,政府體制,以及妾身未明的主權問題,層層高牆堵死了台灣的發展,人民不但被迫分歧,也因此而「分心」。

從「分心」的角度來看,不必與其他國家比,與大陸比即可,對岸人民一心一意在拼富強,已是顯而易見的事實。路線是否正確的問題還是其次,重點是人民有一致的方向與希望凝聚成團結的整體,台灣則沈溺於「多元」情結,分心於各種「價值」的追求,好比一個玩物喪志的人,對「嗜好」投注大部分心力,而耽誤了正業。

「經濟100分,政治0分」由韓國瑜帶頭呼口號,力量已然不小,由郭台銘帶動唱則份量又更大,說服力又更足。因此沒有人敢忽視郭的意向,他確實有比韓更強大的號召力,與適時性,人民已經受夠了那些傳統知識菁英的小鼻小眼,目光如豆,台灣目前就是需要一個有大破大立格局與魄力的領導人突破困境。

明明實力不足,偏偏又愛糾結於那些需要實力做後盾的問題,這種政治環境只能容納2流,3流甚至不入流的一小撮人群宰制,都是偷拖鞋的老鼠,難怪賢才不出。

或曰,企業家不能做政治領導人,因為政府面對的是多元的社會,必須滿足社會各式各樣不同的需求,而企業老闆的思維是於對單一目標(獲利)的追求,所以沒能力處理目標多樣的政府組織。

這種似是而非的淺見殊為可笑,典型目光如豆的觀點。須知,大型企業老闆的管理對象,是一個一個掌管企業不同層面的專業高層主管,並有一套驗證績效的管理機制,與政府組織的結構是類似的。至於單一目標,套用在政治治理的領域上,就是「施政主軸」,任何政治領導人都要指明一個他將帶領人民前進的方向,並作為施政主軸,而不是同時指出很多方向,且每一個方向都沒有輕重緩急之分。所謂的社會多元需求,亦可類比於企業內部不同部門的需求,何來「單一與多元」的對比之說?

再者,企業家最起碼有管理過大型組織的實戰經驗,扁,馬,蔡在做總統前,哪一個人曾經管理過比郭台銘企業組織還複雜的機關?台北市府?法務部?陸委會?兩個藍綠政黨?故而,這種論調不只是書生之見,連常識基礎都缺。

目前郭台銘並無政見,所以很多事尚無法判斷,但若從做實事,拼績效的角度來看,郭台銘是比任何檯面上政治人物都適合作為領導人的人選。

務實人民的判斷標準,應該是看有意大位者談的都是解方,或談的都是無解的問題。

*作者為自由撰稿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

雁默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