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冠亞觀點:稅收左手轉右手,國內旅遊補助騙局一場

2019-03-14 06:30

? 人氣

再說若從全國民眾都可享受的理念來看,一則上班族並無隨時渡假的自由;軍、公、教、警、消和大眾交通公司的工作人員也都沒有可隨時請假渡假的權利,而他們都是維持國富民強的中堅份子和絕不逃漏稅的納稅義務人,當看到此政策時更是情何以堪!又請問: 自花蓮地震後的花東旅遊補助、去年大選前的南部六縣市補助、暖冬補助、銀髮族補助和青壯旅遊補助等等方案,所花的經費有產生幾倍的實質回饋嗎?反而造成更多漏洞及弊病的發生,審核和撥款的機制也出現問題而產生民怨…況且也排擠到其他建設經費的預算額度編列!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總之,這類補助旅遊的計畫還是讓百姓自己的錢去花在不同行業!使該行業營收亮麗!然後造成各地方稅收增加,各相關企業形成短暫性榮景!讓台灣經濟成長數字得以粉飾而變美麗!再感覺觀光旅遊業總體收益有加持GDP?而實際仍都是百姓薪資所得與口袋的錢在這塊土地上流來流去,重覆計算!感覺像是個騙局,混得過一時而已!

交通部暖冬補助成效(取自台灣觀光粉絲團)
交通部暖冬補助成效,不過作者質疑「所花的經費有產生幾倍的實質回饋嗎?」(取自台灣觀光粉絲團)

如何讓台灣的觀光旅遊振興繁榮?讓我們先了解旅遊遊客的心態和需求。經研究往往有三種主要的成因,第一為滿足好奇心,第二為追尋歷史軌跡、緬懷歷史遺跡,第三則為體驗與感受異地文化與特殊風味。根據上述的許多資訊和國際的評點可以看到:真正使得台灣觀光無法突破與爆量的原因存在有以下問題:台灣近年來觀光國際化腳步停滯不前、建設和科技運用在日常生活上的技術延宕、政府決策和執行方向不符合民意、全球旅遊客人的眼光忽視台灣的存在、國家在旅遊發展上的定位不明確、可以讓遊客難忘或追求的旅遊內容不足、目標觀光客招攬市場有偏差等。

而最讓人深思的是2017年號稱來台外籍客達到1565萬人次,是10年前的2.8倍!卻為什麼觀光外匯收入較前一年短少267億元?真的要痛定思痛!好好利用在過去經貿鼎盛時期打下的基礎,累積的國庫豐厚資本和所建立的廣大國際友誼,來參照前述那些國家小卻賺得豐厚觀光財的做法!建議未來可持續檢視和觀察可以努力的項目有:應積極為台灣做好更先進的基礎建設;把從十七世紀開始就涉及多國在台統治過的、建設的、能讓遊客追尋及懷舊的歷史文化復舊再生;應該對稀有的地球資源保育和天然生態進行積極的維護與管理;更加強對旅遊設施和觀光產業專業人才的養成教育和精緻服務人才的培育;給相關行業及觀光旅遊業輔以優越的科技管理技術和經驗傳承;連結現代科技、雲端通訊、資料庫及大數據分析,並與行動通信、穿戴工具等等優勢互為應用;加強建置並拓展全球正夯的智慧旅遊。

當在全國上下都一致熱愛這塊土地並重視與全力投入下,相信國內旅遊絕對可以成為台灣的主流經濟!不但引發國民自主性的選擇在國內旅遊,也帶動外國遊客和鄰近國家民眾都首選以台灣旅遊為主要休閒目的地。則台灣成為觀光利國的經濟大國也就指日可待!!!

*作者為中華兩岸旅遊產學發展協會榮譽理事長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