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聞》台灣遊戲《還願》變咒怨,一張小熊維尼符咒玩出政治角力

2019-03-08 17:10

? 人氣

赤燭創辦人姚舜庭說:「做台灣元素的遊戲,沒有人能贏得了台灣。」(林瑞慶攝)

赤燭創辦人姚舜庭說:「做台灣元素的遊戲,沒有人能贏得了台灣。」(林瑞慶攝)

記得兒時記憶中的阿嬤家是什麼樣子嗎?如果不記得,那麼就靠《還願》喚醒你沉睡的記憶吧。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以白色恐怖為背景的《返校》成功獲得關注後,遊戲開發團隊赤燭將目光轉向台灣傳統民俗與祭儀文化。沉潛兩年後,於今年二月十九日推出恐怖解謎遊戲《還願》,再次贏得讚譽,連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也在二月二十五日直播玩《還願》,四小時內竟吸引百萬人次觀看。

遊戲直接挑戰習近平?

《還願》是以第一人稱為視角,帶領玩家回到一九八○年代台灣常見的舊公寓中,透過主角杜豐于穿梭在熟悉又陌生的家中,一步一步揭開與妻女三人在這個屋簷下發生的故事。

當年《返校》上市之初,由於題材指涉台灣發生白色恐怖的歷史,毫不意外地成為不同意識形態競逐的戰場,原本只在小圈子中受到關注的作品,獲得媒體「關愛的眼神」,透過報導的渲染與網路口碑發酵,樹立台灣獨立遊戲的里程碑。當時團隊成員謙虛地說,這只是因為天時地利。

但開發團隊怎麼也沒想到,除了遊戲設計精巧,《還願》也因為遊戲裡一張符咒以梵文寫上「習近平小熊維尼」、疑似以咒語「呢嘛叭唭」諧音辱罵「你媽白痴」更加爆紅。而且面對的不只是台灣內部意識形態,還有更複雜的兩岸爭議,以及後續延伸的商業損失與賠償。

 

《還願》因遊戲裡一張符咒引發政治角力。(翻攝自赤燭遊戲Red Candle Games臉書)
《還願》因遊戲裡一張符咒引發政治角力。(翻攝自赤燭遊戲Red Candle Games臉書)

以政治人物做為揶揄對象,古今中外比比皆是。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便榜上有名,在各種媒體及場合被嘲諷或醜化,連遊戲也不例外,例如Mr.President!就是讓玩家扮演保鑣,在各種荒謬的場合以肉身替川普擋子彈。

這種以醜化元首為題材的遊戲,對處在言論自由世界的我們而言見怪不怪,更不要說只是遊戲中的一張圖片或是一個場景。但在「城牆」之內卻是大逆不道。

但問題真的是小熊維尼嗎?或許我們打從一開始就問錯了問題。對於中國管理言論的單位來說,《還願》在中國掀起的風波根本不是「揶揄」,而是直接挑戰國家領導人;在「長城」之外的我們可能都忘了,這位領導人是不能挑戰的,即使是「小熊維尼」也不行。

「小熊維尼事件」在部分中國網友心上最過不去的,一是自發性的自肅,確保自己不會成為相關單位的關注對象;另一個則是感到背叛,在明知中國嚴格的言論與思想審查下,不論是無意或蓄意,放入這樣會陷人於不義的元素,是對合作廠商與支持開發團隊的中國實況主的背叛。

赤燭過去不是沒有應對過類似事情,在牽涉到政治敏感的議題上,《返校》就採取比較聰明的方式。例如《返校》的中國版本中,就把場景中的青天白日旗換成虛構的國旗;對話中提到的「共匪」,中國版則全部改成「匪諜」。透過這樣的方式,遊戲得以輸出中國,中國網友倒也相安無事。

中國審查台灣遊戲將更加嚴格?

赤燭確實是該道歉,但絕對不是因「傷害中國情感」道歉,而是對在商業上造成影響的合作廠商,以及可能因此暴露於風險中的中國玩家們道歉。基於這樣的認知,對於赤燭陸續公布的幾份聲明啟事,確實知道問題出在哪裡並做出準確的說明,應正面看待。

不過有人質疑,赤燭此舉將使未來台灣遊戲進入中國的審查更加嚴格,滿足了自我銷售卻葬送台灣獨立遊戲產業。但這是一個倒因為果的結論,事實上,正因早已嚴格審查,否則《還願》也不會在中國市場走入死胡同。

隨著中國實況主自主下架,台灣卻湧入大批人直播這個遊戲。就陳其邁直播《還願》這件事情上來說,除以行動支持國產遊戲的這面大義之旗外,也是一種宣示,意在畫分我群與他群──對方愈反對的事情,我便愈要支持,以期凝聚我方支持。而這些支持往後可以兌換成什麼樣的紅利,恐怕才是動機與目的之一。

眾多非華語系玩家早已開台

《還願》被中國抵制後,陳其邁在臉書發文指出:「民主自由的國度,創作才能不受限制……。」若是當年《返校》上市,也有這樣的社會氛圍,直播《返校》也會成為政治人物的一股風潮。

平心而論,這次事件中有太多站在政治光譜不同位子的人,都同樣地想要從中擷取對自己有利的片段,加以放大並論述,形成了「雖然熱烈討論,但是關心的都不是遊戲或產業本身」的現象。

《還願》僅是赤燭的第二部作品,一部分輿論擔心,在受到如此的挫折後會影響後續作品的產出,以至於這間公司的未來。不過不必悲觀,赤燭並非不在意中國市場,否則也不會尋找在中國的代理商,但從《返校》開始,赤燭的行銷策略一直都很明確,既不會拘泥於單一市場,也不會拒絕特定市場。

 

赤燭2017年以白色恐怖為背景的《返校》成功,獲得關注。(翻攝自赤燭遊戲Red Candle Games臉書)
赤燭2017年以白色恐怖為背景的《返校》成功,獲得關注。(翻攝自赤燭遊戲Red Candle Games臉書)

《返校》發售之初就已經製作了正體中文、簡體中文與英文三個版本,後來並推出日語版與韓語版,而且登上PS4與NS兩款家用遊戲主機。這次《還願》首發便同步推出五種版本,在國內還沒點燃這波《還願》熱潮時,歐、美、中、日與南韓都有不少實況主已經開台,其中不乏極具知名度的歐美實況主。

至今在YouTube、Twitch等平台上,仍然有眾多非華語系玩家踏入遊戲中杜家的破舊公寓,一邊遊玩、一邊體驗其中的文化符號。

「愈在地,愈國際」,這些年以遊戲做為載體,融入台灣文化元素或社會議題的遊戲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例如以台灣五○年代為背景的解謎遊戲《夕生》,或是探討台灣媒體在掌握極大話語權的情況下,如何宰制輿論風向的《螢幕判官》,都是明顯的例子。

下一部台灣元素的作品令人期待

赤燭共同創辦人姚舜庭過去受訪時曾提到:「做台灣元素的遊戲,沒有人能贏得了台灣。」而赤燭一連兩款遊戲都為這句話做了最好的註解。雖然這次事件確實會對赤燭造成影響,但在風暴後如何重振旗鼓,並再推出下一部作品,還是令人期待。

這世界上從來就沒有「遊戲歸遊戲,政治歸政治」這種事,但不論是支持《返校》、《還願》,還是其他台灣團隊製作的遊戲,絕對不該只建立在「他者的玻璃心碎滿地」或是「膨脹的政治想像」,對於這些選擇用遊戲做為載體,說了一個好故事的創作者,應心懷敬意。


中國遊戲審批限制多

台灣遊戲開發商赤燭製作的遊戲《還願》,因被認為有揶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內容,《還願》中國發行商Indievent發出終止合作公告,遊戲網路販售平台Steam中國大陸區也對《還願》執行鎖區操作。除了中國政治氛圍,若中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事先察覺《還願》敏感內容,恐怕也不會通過審批上架。

中國嚴審各式網路遊戲的法源是《網絡遊戲管理暫行辦法》,辦法規定遊戲不得含有危害國家統一、主權和領土完整、危害國家安全或損害國家榮譽和利益、色情、賭博、暴力等內容。

去年3月29日,中國當局一度聲稱由於機構改制,暫停發放遊戲版號,導致許多新遊戲無法上架,經9個月「冰封期」,才再度開啟審批。

不僅如此,去年8月底,中國教育部等八部門聯合發布《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針對網路遊戲實施總量調控,控制審批數量。當時騰訊、網易等遊戲業務公司股票下跌,排名前10遊戲廠商市值蒸發2000億元人民幣。(張家豪)
 


更多內容請看新新聞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