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一個城市的蛻變:《台灣使用指南》選摘(2)

2024-01-13 05:10

? 人氣

我岳母住在中正區,離我從前在仁愛路可以觀看示威活動的頂樓住處不遠。那是昂貴的一區在殖民地時代,高級官員住的地段。後來國民黨幹部就搬進那些日本房舍。但多數的木屋已經拆掉改建公寓大樓,公寓大樓的建築形式完全改變了街道的樣貌。除了兩家7-11和幾家餐館,旁邊的巷弄幾乎沒有任何商店。房子的大門隱藏在高牆後面,除了停放的汽車,巷子裡空蕩蕩。在松山的家我一出門,可以直接看進鄰居家的客廳,通常電視是開著的。屋簷下晾著衣服,小巷子裡擺著花盆,開車的人有時不得停車,下車把小孩子的腳踏車挪開。遺憾的是狹窄的通道並沒有阻止任何人買太大的車子。就如同德國人買SUV車的病毒傳染程度,已經如疫情一般,而且沒有疫苗。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接下來我要透過時空漫遊來探索台北市。根據維基百科,台北有兩百六十萬居民,只是台灣排名第四的城市,但這容易誤導,因為在還有三百九十萬人居住在比鄰的新北市,同屬台北大都會區。然而以東亞的標準而言,台灣的首都並不算是大都會:香港、上海、東京或首爾是另一個等級。有個朋友有一次貼切的把台北形容成迷你摩洛克(*譯註:Moloch原是中東地區大的一個神祇,在當代歐美語言,有特定的引申義,象徵金錢、權利或犧牲價值觀的社會或系統)。台北住屋和綠地狹小並非偶然:這裡每平方公里有九千八百位居民(柏林是四千人)。從歷史上來看,我們可以把台北比喻成一本由一系列對彼此有敵意的作者合寫的一本書,因此每個作者盡力抹去前面的章節,直到只剩自己的敘述。幸好沒有人完全成功,因此今天仍然可以找到蛛絲馬跡,只是你必須知道到哪裡去找。

《台灣使用指南》書封。(玉山社提供)
《台灣使用指南》書封。(玉山社提供)

*作者簡介施益堅 Stephan Thome,出生於德國的比登科普夫,目前定居台北。本文選自作者新作《台灣使用指南》(玉山社)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