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蘭・昆德拉走了....《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作者在巴黎逝世,享耆壽94歲

2023-07-13 06:30

? 人氣

這位捷克小說家發現自己被共產政權噤聲,他卻憑藉詼諧的哲學小說贏得國際性的聲譽。

英國《衛報》

捷克作家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半個多世紀來在詩歌、戲劇、散文與小說中持續探索存在和背叛,其中最負盛名者當數小說《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Nesnesitelná lehkost bytí)。《華盛頓郵報》稱,昆德拉讓人們關注遭到共產主義壓迫的中歐文化,他的黑色幽默小說涵蓋了其中混合了對於媚俗的哲學思辨、對極權主義的批判。米蘭·昆德拉家鄉布爾諾圖書館的發言人安娜·姆拉佐娃(Anna Mrazova)12日證實,米蘭·昆德拉因長期病痛已於11日逝世,享耆壽94歲。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米蘭·昆德拉雖然是捷克人,但他卻在巴黎流亡了40多年。因為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以「反共活動」為由將其驅逐出境,米蘭·昆德拉則在1975年來到法國,他的捷克公民身份也在1979年遭到取消。米蘭·昆德拉在法國用捷克文寫下了《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但他後來乾脆直接用法文寫作,包括1995年的《緩慢》(La Lenteur)、2014年的《慶祝無意義》(La fête de l'insignifiance),後者也是他最後一本小說。昆德拉認為自己的小說就像多聲部的交響樂,混合各種語氣和風格的寓言、散文與自傳體的反思——以黑色幽默與隱晦的方式探索身份與死亡的本質。

昆德拉的作品爲何具有魅力?除了政治性之外,機智的實驗風格、反叛精神、傑出的諷刺與哲學性的反思。也就是說,昆德拉掌握了「小說的藝術」。

英國《金融時報》

2014年4月,巴黎書店裡的米蘭·昆德拉新書《無謂的盛宴》。(美聯社)
2014年4月,巴黎書店裡的米蘭·昆德拉新書《慶祝無意義》。(美聯社)

米蘭·昆德拉1929年4月1日出生於捷克斯洛伐克的第二大城布爾諾(Brno),他一開始跟隨擔任音樂學院院長的父親腳步學習鋼琴與作曲,但後來轉向文學(尤其是法國文學)與寫作,並且擔任布拉格電影學院的世界文學講師。昆德拉十幾歲時就加入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早年也曾寫過頌揚共產主義英雄人物朱利葉斯·福奇克(Julius Fučík)的作品《最後的五月》(Poslední máj)、甚至寫過讚美史達林的詩歌,但他持續尋找自己的風格與內心的聲音,逐漸擺脫政治意識型態的束縛。

即便昆德拉曾是一名熱心的共產黨員,但他卻因反共行徑兩度遭到開除黨籍,包括參與1968年的「布拉格之春」(Prague Spring)。《衛報》說,昆德拉是「布拉格之春」的積極參與者,他公開呼籲言論自由以及所有人都該具有平等權利。他在1967年所寫的第一本小說《玩笑》(Žer​​t)深受這段經歷的啟發,撰寫一個年輕帥氣的共產黨員因為消遣托洛斯基(Leon Trotsky)逗女孩開心,遭到共黨批鬥、勞改與流放,命運與理性後來也對主人翁繼續開起不同「玩笑」的故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

李忠謙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